分享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入出有致 2020-04-25

借助精心构设的故事,有目的的贬抑或抬举某人某事某物,使人物个性在前后不同表现中形成鲜明对比,并进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使事件发展富有波澜,使物品在对比中凸显比喻或象征意义,即为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抑扬法是一种有意借助对比而实现以正衬反或以反衬正目的的写作技法,在文章中,通常表现为要褒扬而先贬斥,或要贬斥而先褒扬,亦表现为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在记叙文中成功运用抑扬法,有利于在原本平常的故事中营造跌宕起伏的情感张力,借此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阅读心理。

记叙文中的抑扬法,从情感表达上看,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结合。从内容安排上看,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不同主体间的抑此扬彼,同一主体不同时空中的抑扬。

针对上述分类,日常写作中,可以将抑扬法区分成如下几种运用形式: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第一,不同主体间的抑扬法。此法多适用于叙事类文章,即通过某些具体事件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来对比烘托所欲讴歌赞美的主体,同时间接批评其他人。

许多同学都写过这样的作文:自己和某同学一起外出时,遇到了某件事情。当时,自己内心矛盾斗争很激烈,最终却并没有依照道义去做这件该做的事。然而,正在“我”还处在思想斗争中时,同学却挺身而出,完成了这件事情。

这样的故事虽然很老套,在抑扬法的运用上,却处理得很好。文章为了抬高同学形象,先花费相当笔墨写自己的表现。越是将自己的内心冲突描绘得详细生动,也就越是体现了自身的患得患失心态,也就越是将自己往渺小处“抑”。及至描绘同学行为时,有限的笔墨,即实现了“扬”的目的。

当然,此法也可反其道而用,即借助描写一点点将他人往下“抑”,最终实现“扬”自身的目的。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第二,同一主体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此法多适用于写人的文章,在具体运用中,又可细分为几种不同情况:

①因误会而导致的先抑(或先扬),又因获知真相而形成的后扬(或后抑)。“先抑后扬”如《琐忆》,开篇先写听来的别人的议论,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随后在通过一系列事实的描绘,将真实的鲁迅推至读者眼前,如此,鲁迅的伟大人格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呈现。“先扬后抑”如《竞选州长》,开篇先通过比较,极力突出自己的种种优势,强化自身的美德,将自身放置在必胜的位置上,而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却通过一系列事件的描绘,将“我”自认为的各种优势全部击破,让原本有个好名声的“我”在编造的十大罪状面前声名狼藉、焦头烂额,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甘拜下风而放弃竞选。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②因人物个性表现角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例如,很多表现城乡差异而导致的家庭矛盾的作品中,作者多喜欢先展示来自乡村的老人的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层层的“抑”来为后文展示其其它方面的过人美德服务。

③因人物不同时空中言行的反差而形成的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例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那群士兵,平日里总是惹是生非,牢骚满腹,给人一幅兵痞感觉,但置身战场后,就立刻有了灵魂,成了令人尊敬的英雄。再如有的作品先通过大量的语言行动描绘来表现某人的“高尚”和“勇武”,最后通过其在歹徒面前的软弱,揭示其外强中干的本质,进而实现批判的目的。

这三种情况,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作文,要点都在于生动形象的细节。唯有将人物置身于具体感人的细节活动中,抑与扬才有了对立中的震撼,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第三,抑扬交错,互补互相。此法多用于复杂记叙文的写作,通常表现为:抑扬双方不停交替,一“抑”一“扬”,再“抑”,再“扬”。或者一“扬”一“抑”,再“扬”,再“抑”。整个文章在二者的交错中前行,最后落脚为“抑”或者“扬”。

这样的结构方式,往往是将前两种方法糅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其特点是多了些波澜,多了些起伏,文章阅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

【范文赏析】

让我走远看看你

湖南考生

我是你生命的延续。命运的精灵在我出生之日起便用血缘的长绳将我和你绑在一起,挣不脱,扯不断。我们紧紧相伴十八年,却因置身太近,使我在这十八年的晨光与黑夜感受不到我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温暖厚重的那个字。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以后啊,让我走远看看你。

很小的时候,别的孩子还被全家捧在手心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小心翼翼地牵着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你把我带到游泳池边,用命令的口吻说:“下水。”几岁的孩子,即便在浅水区也不及水深的高度,怎么敢走向那未知的恐惧?你没法向我说明求生技能的重要,狠心扔入水中,且拦住急欲下水救援的哥哥半分钟,任那么小的小孩子在水中挣扎、叫喊、哭泣。那是如死亡般恐怖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十岁的我被教练一眼相中,加入县游泳队的时候,当独自去海南潜水却中途弄掉氧气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一技之长竟如此有用,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小学的时候,别的孩子还举着棉花糖坐在单车后座的时候,别的父母还做好可口的饭菜为孩子端上桌子的时候,你配了一把亮闪闪的钥匙挂在我胸前,随口叮咛:“靠着右边走。”于是,长长的20分钟的路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丫头片子,便这样一点一点学着自己走了。因为步行,每天要早起10多分钟;因为步行,每天要晚回家10多分钟。回家后,没有炊烟,没有人声,先做作业,等父母回来。你永远不会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是多么恐怖的事,自强如你,只会觉得那是天经地义。那是如粗布般灰暗无光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四年级的我便能独自骑车去上学的时候,当12岁的我便一个人走南闯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自立竟如此超人,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初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你调去外地,留我一人在家读书。妈妈尚且每周回来一次,而你,即使我过去,也未必能找到时间陪我。好强如你,只是在偶尔见面时责备我的功课,那是如羽毛般苍白无力的忘记,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里深深怨恨着你。然而,当我顺利考入重点中学的时候,当我在高中亦能平平稳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严厉竟能如此激励一个人的成长,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

今天早上,你又骂骂咧咧地责怪我不会买圆规,硬是自己上街重新买回一个最好用的,亲自送到教室,然后转身离开。我站在远处看着你,和近距离的相处不同,我突然觉得你已苍老一个世纪。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得太近,因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点评】文章主体部分的四个大段落,均分别以抑的手法切入,以扬的情感收拢。这就从四个不同角度,突出了父亲独特的育子方法,更好突出父爱的“另类”与厚重。

作品中的若干细节描绘,表面看来都是那么不近人情,似乎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成长中的阴影,并影响未来的健康发展。然而,此后成长中的一个个经历,却偏偏印证了这些做法的价值和意义。如此,抑扬之间,便也就有了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性。文章正是通过这样的精巧构思,完成了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描绘,同时又紧扣住了作文命题的主题要求。满分佳作也就自然诞生。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二十:记叙文中的“抑扬法”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作文

生活中,常因为某些误会,使我们误读了身边的亲人、同学或朋友,他们却并不因为这误会而轻慢了我们,多数时候,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着我们。如此,在误会消除时,我们便愈发能够体会到他们品德的美好、情感的纯洁。

请以“我终于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必须使用抑扬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