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生写作与再生作文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9-22

共生写作与再生作文

“作文教学·名家有招”

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
黄厚江
名家说招

在我本色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操作机制,或者说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共生教学。(详见《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和谐共生教学法介绍》,载《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5(A)期)而共生写作,是共生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共生写作既是一种写作教学的理念,又是一种写作教学的方法。有关调查告诉我们:学生写不好文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激情;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的知识化和结论化。共生写作,就是通过师生之间写作体验、写作经验和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共生写作的基本课型有两种。
一种是师生之间的共生写作。即以教师的写作体验、写作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引导学生的写作。我发表于《语文 学习 》2011年3期的《用“感激”唤起“感动”》所介绍的作文教学案例就是这样的类型。当学生写作“感动”这个题目遇到障碍时,我不是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理念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参与我的写作活动,用我的写作素材和学生一起构思“感激”一文的写作,比较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和解读生活中的“感动”。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参与到我的写作活动中,我也常常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
一种是生生之间的写作共生。即通过同学之间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促进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的形成,优化写作过程。我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9期的以“风”为题的议论文的评讲课就是这样的类型。一位同学的议论文,观点很不明确,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的观点都不一样。评讲中,我们分别以文章中的某一个观点进行现场再写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并不是通常的作文修改,也不是一般的升格训练。因为它不是将一篇文章加工得更好,不是就着一篇习作展开教学或者写作的训练,而是激活出许多新的写作体验和新的思想。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由同学的习作激活了自己的写作,写出好文章的情况是十分常见。
从具体内容的角度看,共生写作教学则有立意共生、选材共生、构思共生等多种写作形式。
共生写作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于:
1.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师生两个主体的融合。
对语文教学的主体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我们一贯认为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个主体交融、互动、共生,是教学高效率、高境界的重要标志。可以想见,只有教师主体或者只有学生的教学,或者两个主体分离对立的教学,肯定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如此。共生写作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进入写作主体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使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互相激活,高度融合,使作文教学进入一种理想的状态。
2.把结论式的作文教学变成过程化的作文教学。
我们始终认为:结论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缺少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简单传递结论、记忆结论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而作文教学的结论化则更为严重。一些老师的作文指导就是教给写作知识(所谓方法也常常就是知识),所谓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就是给学生的作文下一个结论。而共生写作,更关注写作过程的互相激活,写作体验的互相交流,写作经验的共享。这对于改善学生的写作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所谓再生作文,即充分利用已往的写作体验和写作积累,进行再次作文。这是和共生写作教学紧密联系的一种写作方法。共生写作是立足于教师作文教学角度的表达,再生作文是立足于学生写作角度的表达。其基本类型也是两个:一是自我作文的再生;一是他人作文的再生。其具体的写作,也有同一材料的再生写作,同一场景的再生写作,同一命题的再生写作,同一话题的再生写作,同一立意的再生写作等多种形式。
再生作文的主要意义在于:
一是可以建立一个局部的写作训练系统,使学生的多次写作之间建构成一种内在的联系。
很多人认为,目前作文教学的低效是由于作文教学没有一个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而我以为我们不必追求一个宏观的、理性的、统一的教学系统和训练系统(详见拙文《写作训练系统建立的理想与可能》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4期),而更应该关注局部的、微观的教学系统的形成。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大致两个星期才能批改完毕,两个星期以后再评讲(如果有评讲的话)时,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大多没有印象,评讲后换一个题目再进行写作,评讲的效果在下次写作中很难体现。而再生则注重前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前次写作的基础进行后此写作,能有效地避免写作训练链的断裂。至少在一个阶段内或者一个“写作疗程”内建立训练的系统。
二是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
我们认为,提高写作能力重要的途径,或者说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学习写作知识,甚至也不是掌握写作方法,而是积累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这个“经验”不是和“教训”对立的经验)(见拙作《关于作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思考》,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11期》)。一般说,人们都是在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中形成写作的兴趣,获得写作的规律,享受写作快乐,培养写作能力。再生作文,则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不仅积累了自己的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而且可以积累别人的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
三是可以立体化地进行写作训练,拓展学生作文的思维空间。
我们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过程基本都是直线性的,同一个写作主体前后写作活动之间是断裂的,不同写作主体之间各自都是封闭的。而再生写作,则打破了这个壁垒,不仅沟通了前后写作活动之间的联系,而且打通了不同写作主体之间的交流。使写作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维互动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共生写作教学和下水作文并不是一回事。下水作文是指教师努力站在学生立场的和学生同题作文,目的主要在于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但教师的写作,和学生的写作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过程。而共生写作强调的是师生写作体验的共享,教师写作过程和学生写作过程之间的融合。
而再生写作和作文修改也不是一回事。作文修改是对一篇已完成的文章进行细致的推敲,并做出适当的变动,修改后的文章和修改前的文章是同一篇文章。而再生写作并不是对前面已经完成的文章进行修改,而是在前一次写作的基础上,甚至是在并没有完成的写作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写作。这个“基础”可能是一篇已经写好的文章,也可能就是“半成品”的素材,或者是一个题目一个话题;这个“基础”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别人的;后次写作写出的文章尽管和前一篇有联系,但却是一篇全新的文章。

名家亮招
(说明:这是一次两节连上的作文课的后面一部分。课前,借班上课班级的同学,每人给执教老师提供了一篇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
师:现在我要问你们,黄老师读你们的习作,会最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文呢?
生:1号。
师:为什么呢?
生:嗯。1号同学平时写作文最好。她是我们班的标志。
师:1号同学是哪一位?是这位女同学吗?你太荣幸了!我太佩服你了!你看,全班这么多人都没有异议地赞同你的文章。人气这么旺!不过,很遗憾,我这次最喜欢的不是你的作品,而是6号同学黄津汝的习作。请黄津汝同学读一下她的习作。大家看看,是不是也像黄老师一样喜欢?
(黄津汝诵读《我因应试狂》)(投影显示,原作略)
师:好,请坐,我想听听同学们的评价和感想。如果你也喜欢,请举手。好,很多同学举手了,也有很多同学没举手。我们请你们心中的班级代表蔡诗瑶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篇作文。
生:我觉得——首先她能想到这样一个话题,我觉得——
师:话题好材料好,是吧?
生::嗯,材料很特别;然后,她写得也非常——就是——最后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就——
师:她被奥巴马震撼了,你也被她的文章结尾震撼了。是这样的,对吧?(生:嗯!)好,其他同位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表现手法很独特。
师:什么表现手法呢?
生:她的主题应该是批判应试教育的,然而她不是直接以自己的身份——口吻写,而是幻想自己是复旦大学的学生——
师:把自己当作是复旦大学提问者中的一个。是吧?
生:嗯。然后,通过——就是奥巴马对她的评价就是从侧面反映现在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
师:嗯,好的,请坐。两位同学提到的三点想法,我都非常赞同。
第一,是这种直面现实的精神,或者说是责任。我们很多同学写作文,写来写去就是写自己的成绩,隔壁家的小狗。可不可以写呢?当然也可以写。但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了,明年我们大多数就是成年人了,我们不仅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我们还是中国未来的一代。对不对?你们这么优秀,你们没有这样一种承担责任的意识,那还有谁来承担呢?我们刚才说:好文章是从自己心里流出来的,这是对的。但关注现实,才会让自己的文章更有分量、更厚实!
第二,就是蔡诗瑶同学讲的第二点。就是结尾很震撼。这是什么手法呢?是欲扬先抑。一开始写得很平常,很琐碎。到最后,异峰突起。第三,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她的手法,这是什么手法呢?正面去批判应试教育太多了,说不出新道道来;而且大道理,我们中学生也很难说得好,也不够艺术。对不对?你看她,以一个应试教育的成功者的角度来写,这就是反讽。其中隐含着对比,这就很有张力。
从记叙文的角度看,也写得非常好。——记叙文普遍的毛病,就是泛泛而谈。都是叙述,那不是好的记叙文。记叙文的灵魂,是描写。描写什么?集中描写这个同学的心理感受。细腻,集中,又清晰,不枝不蔓。高考作文怎么评价我们暂且不去说它,但是一定要学会这种写法。800多字,不能枝蔓。你们的随笔很多是2000字,在考场怎么写得出来啊?所以,要精致一点,集中一点,枝蔓少一点。有好的素材,会加工就更好。黄津汝这一篇文章应该说加工得非常好。
那么,黄津汝同学的文章有没有缺点呢?有没有同学发现?——津汝,你刚才进行写作反思的时候,有没觉得自己的文章有什么缺点啊?
生:我觉得思路有点乱。
师:哪儿有点乱?
生:就是有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感觉。
师:哦,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那不一定乱,有时候还非常好,可能是写作的高境界。好的。其他有没有?没有?下一次再读,或许就会有发现。——我倒觉得中间“如果没有应试教育……如果没有应试教育……”这两段议论不够好,可以更含蓄一点,简洁一点。因为毕竟是记叙文,议论太多了,会破坏它整体结构的协调,会破坏它的美感。
好的,这篇文章,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别人写得成功,我们该怎么办呢?羡慕?忌妒?忌妒,是小人;羡慕,太平庸。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善于据为己有。对不对?怎么据为己有呢?有同学说,下次考试,我就写“我因考试狂”,那叫抄袭。“据为己有”应该理解为“化为己有”。有个成语大家应该知道,叫做“他山之石,可以——”
生:可以“攻玉”。
师:但这样说不够恰当。好文章本来就是“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攻器。现在,我们来看看黄津汝同学的这篇文章,如果我们不套用不抄袭,你怎样化为己有啊?
首先,这样一个话题,这样一个材料,我们可以写不同的文体,表达不同的主题。——大家想想,看到这个材料,一般最容易写什么文体?
生:议论文。
师:对。写议论文。黄津如的文章后面还有一个“写作缘由”。我觉得很有启发。她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呢?——奥巴马来华访问,是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儿。可就在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演讲,并接受青年学生提问后,网上便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谈到事后的感想如何时,他只说了一句,中国青年对英语很好学。并且就网民们来看,被提出的八个问题中也只有一两个是有价值的。
大家再看看这几个学生提的是什么问题?(PPT有关资料)看好了吗? 觉得这几位同学提的问题质量很高的,请举手?哦,这位同学觉得很满意,你说说,你感觉最精彩的是那一条?
生:关于“和而不同”的那一条。
师:“和而不同”这条,你比较喜欢?为什么?
生: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文化,而在“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要遵守“和而不同”这条原则。
师:好的,你主要是喜欢这一条。请坐。同样的话题,这位学生的立意和黄津汝就不同了。是吧?大家觉得提得最差的是哪一条?
生:最后一条。第六条。
师:哦,第六条是最后一条。你认为第六条最差。我觉也得这个提问比较差。黄津汝当时比较关注的,是那位获奖的学生。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们今天不去深入谈这个问题。黄津汝根据这个话题这个材料写出了这样的优秀作文。她可以写出一篇记叙文,我们可以写议论文。对吧?她否定,我们可以肯定。同是否定,立意也可以不同。黄津汝批判的矛头指向应试教育,我们如果不指向应试教育,还可以指向什么呢?
生:我觉得可以批判奥巴马的形式主义。他来中国,只是为了敷衍一下我们。
师:哦,这位同学的眼光很独特。也可以啊!你的意思,问题不在我们的大学生提问比较差,而是奥巴马这家伙太坏。是吧?可以可以,也是一个角度。
生:我觉得可以批判这几个同学在这种国际性的场合上面为什么不用中文?
师:首先我想纠正一下,我们刚才一个词用得不好——“批判”这个词用得重了。是吧?我们是借八位同学的提问这个话题来思考问题。不是“批判”他们更不应该批判他们。几位同学是无辜的,像你们一样的无辜。——这位同学说的问题是:几个大学生提问为什么不用英文呢?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我们现在到处是英语的世界——譬方说打个电话查询机票,一接通话筒里跳出来的不是中文,是什么呢?是英文。学英语是好事,但是这样一种畸形的“英语热”就很可怕。这个同学的话题,很值得一说。母语的冷落,英语的狂热,从表象上讲这没有问题。但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民族自尊民族自信的问题。我觉得这位同学可能也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外交场合,你奥巴马到我们中国来,我们中国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用英语呢?所以奥巴马的话刺伤了这么多国人的心,恐怕也与此有关。这是一个话题,还有什么可说可写的吗?(指名一位同学)
生:没想好。
师:哦,没想好,没关系,接着想。其他同学有没有想好的?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同学为什么不能提出更大气、更有深度、更有高度的问题呢?你看:“你来这里,带了什么呢?”“你又从我们这里,带走什么呢?”——多么幼稚!幼稚的背后是什么呢?记得王国维的墓碑上有陈寅恪写过的两句话——“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缺少的就是这些。缺少的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是一种自由之精神!——好,我说多了,其他同学有没有话说?请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提的问题都无关痛痒,就是不够尖锐,我觉得是一种精神的丧失。在我们前面的时代,有 “五四”运动啊,这些青年的精神都是非常尖锐的。到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把“中庸之道”贯彻得太彻底了!就是——就是——完全是那种畸形的感觉。
师:我知道你有很多想法没表达清楚的,但我能理解你的心,理解你的想法。刚才你说那些学生说出来的话都无关痛痒。为什么无关痛痒呢?因为他缺少一种承担,缺少一种担当。所以他们说的话就无关痛痒。对不对?好,你们看,津汝同学这一篇文章,唤起我们这么多想法。文体可以换一换,立意可以有更多不同。这就叫做“借他人之玉,琢我的宝器”。我们今天主要不是谈论奥巴马的问题,我们是讨论写作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最难的问题,黄津汝写的是记叙文,如果我们也写记叙文 ,而且和黄津汝的写法还不重复,大家想一想,可以从什么样的角度写呢?这个问题有意思也有挑战。
生:我觉得可以从奥巴马的角度出发,假设我是奥巴马,——
师:假设你是奥巴马来写记叙文——有意思。继续说——
生:假设我来中国提问,然后我看到这样一群学生,我有什么反应。
师:你主要写什么?
生:就写——这——中国学生非常追求英语,但对于国语却这样冷漠啊,然后,对这种东西有一种想不通的感觉,然后就是自己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的学生。
师:很好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你看,她很敏感,或者说很敏捷。黄津汝写的是六位提问者中的其中一位,她可以用奥巴马的口吻来写记叙文。大家一起动脑筋来想一下,如果写奥巴马的心理,你们觉得应该侧重写什么内容?
生:黄津汝她写六个学生,就是写他们的心情。其实也可以描写奥巴马的心情。可以写——他一开始,是满怀期待的心情。
师:他在想中国学生会说些什么——
生:后来感到特别失望。
师:她写一个学生的心里过程,我们可以写奥巴马的心理过程,从期待到失望,他肯定预想会遇到挑战甚至会遇到难堪。当问题一个接一个提出来,他心里就越来越放松;最后心里在暗暗快活,在高兴,在得意。你看中国挑出来最优秀的学生,不过如此,太好对付了。如果想得远一点,他估计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可以把他的那种得意的心理写出来。对吗?对,完全可以写得更细一点,说不定他原来想过结束一句话说什么,说不定他在家里还学了一句中文之类的准备秀一秀,可是,最后放弃了。他认为,对这样的人,不要用这样的方式;还是用英语说“你们的英语学得很用功”。——我们一起继续想下去,一定很有意思。可是我们要下课了,大家回家再想吧。
好的,我们今天的这节写作课就结束了。

名家拆招

2010年12月份,浙江绍兴组织了一次以作文教学为主题的“语文大讲堂”活动。我应邀上一节作文课,做一个题为“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策略”的讲座。接受执教任务后,我想通过这节课表达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同时也交流一些我平时的做法。我请绍兴教研室的陈老师布置同学们每人自选一篇比较满意的文章用WOD 文档发给我。这节作文课的立意主要就是“共生写作和再生作文”。我想告诉同学们和老师们:提高写作能力,除了我们通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学习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乐于发表(并不是指在报刊发表)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写作的体验和体会,自我反思写作的过程,都是提高写作能力很重要的途径,而善于借助自己以前的或别人的写作体验和积累进行写作活动,能够有效地完善自己的写作。和主持人说好,我的作文课不拘泥于一节课时间,后来上了大约两节课。这里节选的是课堂实录的后一部分。前面部分主要是习作交流,写作体验交流,自我反思修改,自我再生写作。节选的这一部分,主要是借一位同学的习作进行集体再生作文,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我作文共生教学和再生作文的想法。
备课时,阅读黄汝津同学的习作,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本来并没有关注奥巴马访华时大学生提问这个事件。读了文章,便查阅了有关资料,我真的很震撼。我当时想得更多的不是理性的评价黄汝津的文章能得多少分,而是由她的习作唤起的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我想了很多很多,产生了表达的强烈冲动。回过头去再看她的文章,觉得她写得的确很成功。于是我就想把她的习作连同我的共鸣和感受都带到课堂上去,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表达的欲望。从现场效果看,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在教学中,我的思考和感受主要是融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集中的强势导入,只是在组织引发学生的交流时适时地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
这节课最重要的是体现同学们之间的共生。可以说,是黄汝津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或者说是黄津汝的这篇习作,激发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黄汝津这样的表达唤起了同学们的表达欲望。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是不夸张的。从不同文体的选择,到不同立意的选择,再到同样文体不同角度的选择,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活。而更有意义的,是这个写作过程的体验。这比之于我们平时的作文评讲,仅仅介绍评点优秀习作的长处,是有意义得多的事情。我事先备课的安排,是要请黄汝津津谈谈具体写作体验的,教学中顺从于现场情景,就漏了这个环节。但黄汝津在反思写作过程中说到了自己是“想到那写到那儿”。尽管她把这当作了不好的表现,但也是一个写作体验的交流。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及时引发她谈谈为什么能够达到“想到那写到那”而且写得很好的境地。
而这节课的再生写作和共生作文是同时呈现的。同学们在听黄汝津读了她的文章后不是停留于讨论她的文章好在哪里,而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也是集体的写作活动。弄清楚优秀习作好在哪里,果然对写作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这本质上还是一个结论教学。我们主张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所以,主要的教学活动是组织开展再生作文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中、生活中的写作意识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借班上课和公开课的局限性,写作也只是体验的共享和思想的交流,并没有具体写作成果的体现。这果然是个缺憾,但我们仍要强调这样的过程比之于写出一篇文章来更有意义。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写”解决的,甚至主要不是依赖于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