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篇

 mingjiu 2020-04-26

L1-01三种体的意义

很多人喜欢书法,学习书法,但是不得要领,成功比例不大。这是什么原因?

你看,通常是去买几本帖,买支毛笔,回家就开始练起来。但是这儿他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书法的'法’搞清楚。你想你连书法的'法’都不懂,你怎么可能成功呢。书法牵涉到好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说你买一支毛笔,什么毛笔是适合你需要的呢?你买一本字帖,哪一本字帖是入门帖呢?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后就一直困扰著你,妨碍你的进步。所以今天第一堂课,我先从最基本的概念给大家讲。

什么是书法?以下我就初学者经常提出的问题开始讲解。这些问题我用数字标明。如:1.问题

然后我解释的要点,就标明为 1.1、1.2、1.3 等等。如果你对我解释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我黄简艺术工作室的社交网站上提问。提问的时候请你註明是哪一点有问题。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1

第一个问题:

书法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真书,又有欧体、褚体、颜体、柳体......,初学者应该先学哪一种体好呢?

中国汉字的体很多,初学者往往觉得很困惑。这里重要的是把各种体的意思搞清楚。那么怎么做呢?要了解汉字的这些体,可以把他做一个分类。

1.1 字体的分类

我这里介绍一篇好文章,作者是著名学者郭绍虞教授。生前担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文章的题目是《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发表於《学术月刊》1961年9月号。这篇文章把汉字各种体分得很清楚,郭先生说: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下面我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三种体的意思。

1.2 文字的形体

    文字的形体=字体  

    第一种 文字的形体,就是通常所称的字体。

    指字形的结构特点。  

    字体是文学上的概念,考察的标准是字形的结构特点。

    有相同特点 的字,就称为一种字体。如篆字、隸字、草字。

    在汉字演变史上,字体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秦以前用篆字,举例来说,'天地’两个字,小篆 就是这样写的(图01-01-01),和现在很不同。在文字学上,篆字属于古文字。汉代转用隸字,隸字属于今文字,它的结构特点有别於篆字。汉以后用正楷字,一直用到现在。正楷字起初称为今隸,从文字结构上说,正楷字和隸字基本一致,学过正楷字的人,可以读出大多数的隸字,没有很大的困难。唐朝人称正楷字为隸字,因为二者是同一种字体。

篆字和隸字都属于官方的正体字,和正体相对的是手写体。手写体中有严密的系统、有结构特点的就是草字,随手乱写的不算草字(图01-01-02)。

1.3 書寫的字體,書寫的字體通常稱為書體。

    書寫的字體=書體

    指書寫中產生的不同體式。書體考察的標準和字體不同,不是從結構特點出發,而是就書寫特點而言的。

有了文字,就有書寫。寫的時間長了,因為用途不同,工具材料不同、書寫的人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體勢。一種字體可能衍生出幾種、十幾種書體(图01-01-03)。書體和普通的手寫體不同,普通手寫體沒有規則,書體是特意創作的。

 『』   以小篆為例,史籍記錄小篆就有十幾種書體(图01-01-04)。一個小篆的『君』字,字體相同,就可以寫出好多種書體(图01-01-05)。常用的比如,粗壯的就叫『玉箸篆』,線條細的叫『鐵缐篆』,下垂的筆畫,好像韭菜的葉子,就是『薤(xi)葉篆』.它們書寫的特點,各有不同。這種情況在外國文字,比如說英文裡邊,也是一樣的。英文也可以寫出各種書體,在電腦中我們稱為字型(圖01-01-06)。

觀察這些不同的書體,主要就是點畫的形狀不一樣。

那麼書體有什麽用呢?第一當然是美化字型了,第二. 它也在不同的場合起著區分的作用。比如說一篇文章標題要醒目一點,和正文不同。就可以用另外一種書體。中國古代很早 就懂得利用書體。

據《說文解字.敘》記錄,秦代政府用了八種書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 摹印,六曰署(shu3)書,七曰殳(shu1)書,八曰隸書(图01-01-07)。各有各的用途。

第一种是大篆,大篆是秦国一直使用的文字,相傳為周宣王時太史籀(zhou)所整理。籀是人名,史是官職,故稱史籀。史籀整理文字,寫成大篆十五篇(圖01-01-08)。戰國時,秦用籀文,其它六國用古文,七國文字不統一。史籀的大篆十五篇沒有傳下來。現在北京博物館藏有十個鼓形的石碣(jie),上有文字,石鼓文就是屬於籀文系統的文字。每鼓一首诗,内容是纪录秦國國君出獵的情況。大篆應該是用於比較莊重場合的一種書體。

第二種:小篆.

秦始皇統一天下,廢止六國文字,創制小篆。負責人就是當時的丞相李斯。小篆簡化大篆,整齊畫一。你看這個作品,《繹(yi)山刻石》相傳就是李斯所寫的(圖01-01-09)。小篆當時是一種新創制的官方字體。

第三種.刻符.

刻符用於兵符.兵符是一種信物,將軍在外,皇帝傳達用兵的命令,怎麼知道是真的呢?古人做一個老虎形的銅器,從中間一分為二,左半由將軍保管,右半皇帝留著。當使者傳達用兵的命令,必須把皇帝所有的右半虎符,和將軍那左半對上,合成一體,命令才生效(圖01-01-10)。

王國維先生指出,秦.陽陵虎符字體是小篆和古文相雜,可能就是刻符這種書體的特點。

第四種蟲書.用於寫幡信。幡是旗幟,你看古代官員出巡,往往就要打正旗號,寫明自己的官職。

經常是寫在麻布或帛(bo)等紡織物上。可能是紡織物上行筆不方便,所以筆畫屈曲蜿蜒,好像蟲子的身體,成為一種書寫特點,所以叫蟲書。1973年在新疆肩水金關遺址,出土了一個很寶貴的蟲書實物,『張掖都尉棨信』(圖01-01-11)。張掖是地名,都尉是官職。尺寸不大 ,比一張信紙還小,醬紅色,上面還有一個繫(xi4)可以掛起來。

第五種,摹印,顧名思義就是刻印章所用的書體。

秦代印章往往劃出方格,每字一格,就要想方設法把這個方格佔滿,所以有些地方要拉長,有些地方要縮短,有些筆畫要彎曲,有些筆畫要簡省。摹印這一種書體,就有這些特點。『宜春禁丞』是秦代官印的一個例子(圖01-01-12)。

第六種署書,用於封檢題署,也用於題榜。所謂封檢,簡單地說就是標籤。古代運送物品,將東西放入口袋,用繩子捆住,上面加一個標籤,這就是封檢。在封檢 上往往寫上物品名稱、經手人的姓名、封口的日期等等(图01-01-13)。秦代的封檢還沒有實物,這是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的漢代封檢(图01-01-14),所以寫的是隸書。可以看到木片中間有一個洞,這就是穿繩打結的地方。

把繩結穿入木片洞中,加上紫泥封住,好像現在用火漆印一樣,防止有人私下拆開。封檢不一定是木的,歷史紀錄有金屬的、有玉石的,大都為官府所用。第七種是殳書

,殳是一種八角形的武器,這裡泛指兵器。古時兵器是私人物品,所以上面就刻有署名。除了標明使用者的姓名,還有裝飾作用。1965年12月在湖北江陵縣望山一號墓出土了越王勾踐寶劍,上面就有八個字。我們放大一點來看,這個字畫是經過變形的。做了美術加工。起筆的地方有鳥頭的形狀,所以又稱為鳥書(圖01-01-15)。看起來這些字,好像一種花紋。

第八種隸書。秦代公文繁多,所以叫隸人[就是有罪服刑的人]幫助抄寫。後來有一個叫程邈的人,將這種字體做了整理。

隸書秦代是用於公文抄寫,到漢代就成為正式文字。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簡(图01-01-16),這個字體呢,跟小篆有所不同。

到漢代王莽時期,也規定了政府所用的六種書體。這就是: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翼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 四曰左書,即秦隸書。五曰繆(mou3)篆,所以摹印也。就是前面講的摹印篆。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把鳥書和蟲書結合在一起了。這里呢六種書體我就不詳細講了。

漢代除了這六種書體之外,還有兩種重要的手寫體。

1.《說文解字》說『漢興有草書』,這是指有系統有規則的草書,不是隨手亂寫的草書。漢代使用的草書,又稱章草。(图01-01-17)你現在看見的是敦煌出土的草書木簡,草法很嚴整,寫的人是受過訓練的人。

2. 另一種是行書,開始是簽名所用。簽名古代又稱畫押,所以行書最早稱為行押書。後來行書用於寫信,又稱為相聞書。

(图01-01-18)

這裡是新疆出土的一封古人信件實物,叫李柏文書,書寫的年代是在東晉成帝時候,和王羲之差不多同時,也算是比較早的行書作品。

真書

真書是漢代末年產生的,代表人物是鍾繇。當時真書稱為章程書,用於公文、奏章、抄經等(图01-01-19)。

『』

L1-14

*******************************

26

27

还有一种尖尾,把尖锋拉到线条的最后。这个动作叫什么呢?这是揭笔。

在行草书中,为了提高速度。有时候用侧锋直接拖出这个尾巴。这是侧锋写的,不是尖锋写的。我们知道,行笔时因为中轴弯曲,尖锋总是落在后面。当写到一根线尾巴的时候,整个笔锋往上而离开纸面。结果收尾实际上是侧锋滑过,尖锋没有写到尾部,造成尾巴松散。如果要用尖锋写出尾部,就要用到揭笔这个动作了。

【玉堂禁经】说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九曰揭笔,这里讲到的揭,是指揭腕,古代书法论著中经常提到揭,都是指手腕动作。玉堂禁经有六次提到揭,在结裹法这一章中,又讲了揭腕这个术语的意思: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 等字是也。跟九用比较,都是指写撇捺的收笔动作。而且有左揭腕和右揭腕之分。再举个例子,传为元人所著《书法三昧》这样说:左为左揭腕,右为右揭腕,皆不可无力。

所谓左右揭腕,讲的浅白点,就是翻手掌。左揭腕就是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掌心向右。

第二句话,侧锋平发。请大家注意,侧锋和平发 是两个动作,不是以侧锋平发,这样变成只有一个动作了。唐人讲的侧锋,是把笔锋倾侧过来。这侧是动词,倾侧笔锋就是扭动手腕,这样以来就改变了原来的中线,(例动画图)你看行笔时笔心是弯曲的,6号侧面在纸上,如果这样结束,就是断笔。当你倾侧笔锋,将笔心扭向新的9号方向, 原来的6号侧面就离开了纸面,断笔不会出现了。然后你把尖锋沿着新的9号方向中线拉到尾,平发收笔,这样线条尾巴就会十分尖利。新的方向未必一定是向右,也有向左,向中。各种可能都有。关键就是手腕倾侧,离开旧的中线到新的方向。

如果行笔时手腕在右,揭笔时倾侧笔锋就是手腕向左。这就变成了往下侧,出锋尖就在下。至于平发,未必是直线,平只是中线左右两边平衡,中线也可以是弧线。沿着弧线出锋

第三句话举例: 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人天两个字的脚,就是撇和捺的脚,鸟爪形,形容尖利。

揭笔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横的收笔;如果你想收出一个尖利的尾巴,就可以用揭笔这技法。所谓尖锋到尾,其实就是揭笔收尾。

第五 用按揭收尾。这比单用单用揭笔收尾进了一步。因为用五揭笔收尾,它只能用在比较细的捺笔上。

如果写粗肥一些的捺笔,笔锋一定铺得很开,成为扁平的形状。捺笔一波三折,第三折往往很短,要把铺得很开的笔锋,在这么短的距离内收尖,当然难度很大。单用揭笔对于这种情况往往还是收不好。那怎么办?解决的方法就是再加收锋动作。

玉堂禁经介绍一个收锋动作叫按锋。他说: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八曰按锋,这句话关键是按,按是什么意思呢?古字本义是反转。重点不是往下,而在反转。

按和揭是相对的术语。

手腕向右(手心向左上),看起来是向上了,这是揭 ,手腕反转向左(手心向右下)看起来是向下了,这就是按。

前堂课讲到 左右揭腕,用来写令人入等字,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收笔,正好相反:一个是左揭腕,一个是右揭腕。所以在书写动作中,按揭不是指上下提按,再是指左右翻手掌。要注意,单说揭,指左揭腕,只有一个动作。 而揭笔有两个动作,侧锋和平发。单说按,指右揭腕,没有说往下圧。在九用中下压是蹲,不是按。

囊锋虚阔:笔锋虚阔,就是铺得太开,不紧密。这个时候的笔锋往往是扁平状的,囊锋虚阔 就是把铺开的笔锋收起来。

当毛笔成为扁平形状,你只要(手腕)一右一左,毛笔就聚尖了。所以,当你写一捺,不管它铺得怎么开,你只要向右揭腕做按的动作,然后做揭笔动作,就可以顺利地收锋了。

30

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乙)是也。

踆(cun2) 就是往下踏

驻笔 就是小小的一个停顿,好像乐曲中的休止符,

    【运笔时。而意有所顾,因用迟涩出之者,为驻。】

      意思是运笔时停一停,想一想,出笔慢了一下,这就是驻。

下衄 驻了以后,继之而来的动作就是 下衄。

     往下做一个扭笔心的动作,等于加一个下踏的动作。

     这个 下衄 不是写什么笔画,只是引导你去下一笔的起笔位置。

夫有趯者,趯有两个读音,

          一指尖锋行笔,读跃,趯锋; 

      另外一个指分笔独立写的钩,读Ti4

      这里说,你要写一个趯(钩),你就要先做踆的动作。

好像写 刀 乛 其中的钩,

玉堂禁经,永字八法

【趯须踆其锋。】 还加了一个批注:【得势而出。】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踆锋是取势的。在没有取得势以前,不要踢出。

写趯等于一踢。想想踢球的动作:当你起脚时,必定是先向后再向前的,这向后的动作,就是一个取势的动作。 

踆锋写法:

例1:你看,这是一个竖,挫笔收尾;   这是一个钩,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呢?

重要的是看它们的中线,

竖笔的中线很简单,两面换起笔,一直拉下来,

一钩的中线,注意也需要起笔的,

根据书法口诀 欲左先右,应该是反方向起笔,

但这两笔现在接不上,如果我们在一竖行笔后往下衄锋,那就等于加了一个圈,这一下就很顺利地无缝接轨了。这个往下衄锋,就是踆锋动作。

31 九用总结

一曰顿筆

二曰挫筆

三曰驭锋

四曰蹲锋

五曰踆锋

六曰衄锋

七曰躍锋

八曰按锋

九曰揭筆

==================================================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顿 下首也,就是叩头。古人跪在地上,头一上一下,这就是 顿。顿笔也是这样,往下又往上,称之 为顿,真是很有道理。

摧锋骤衄是也,包括两个动作,一是摧锋,就是推锋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骤衄,迅速扭锋 转向后,衄锋是扭动中轴,改换 方向,这一推一衄,一上一下,就达到收笔之目的。顿笔就是现在的回锋。

则努法下脚用之,努法 就是竖笔一种,永字八法中的一竖就是努。

竖笔写到下脚,一推一回,就收笔了。

其实不止于竖笔。你写一横到尾,一去一回收锋,都是顿笔。玉堂禁经只是举竖笔为一个例子,

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乙)是也。

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锋,紧御澀进,如锥画石是也。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用于圆尾收笔法,是尖锋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摧锋就是把尖锋推到前面,然后骤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

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末尾呈断木状,称断笔。

用于断尾收笔法时,收笔时只用推。

挨锋捷进就是快速推进。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 笔心直下: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峰接触纸张

开锋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五曰踆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乙)是也。

踆(cun2) 就是往下踏

驻笔 就是小小的一个停顿,好像乐曲中的休止符,

    【运笔时。而意有所顾,因用迟涩出之者,为驻。】

      意思是运笔时停一停,想一想,出笔慢了一下,这就是驻。

下衄 驻了以后,继之而来的动作就是 下衄。

     往下做一个扭笔心的动作,等于加一个下踏的动作。

     这个 下衄 不是写什么笔画,只是引导你去下一笔的起笔位置。

夫有趯者,趯有两个读音,

          一指尖锋行笔,读跃,趯锋; 

      另外一个指分笔独立写的钩,读Ti4

      这里说,你要写一个趯(钩),你就要先做踆的动作。

好像写 刀 乛 其中的钩,

玉堂禁经,永字八法

【趯须踆其锋。】 还加了一个批注:【得势而出。】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踆锋是取势的。在没有取得势以前,不要踢出。

写趯等于一踢。想想踢球的动作:当你起脚时,必定是先向后再向前的,这向后的动作,就是一个取势的动作。 

踆锋写法:

例1:你看,这是一个竖,挫笔收尾;   这是一个钩,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呢?

重要的是看它们的中线,

竖笔的中线很简单,两面换起笔,一直拉下来,

一钩的中线,注意也需要起笔的,

根据书法口诀 欲左先右,应该是反方向起笔,

但这两笔现在接不上,如果我们在一竖行笔后往下衄锋,那就等于加了一个圈,这一下就很顺利地无缝接轨了。这个往下衄锋,就是踆锋动作。

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锋,紧御澀进,如锥画石是也。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这里的 囊锋虚阔 就是收铺开的笔毫。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揭笔有两个动作:先结束行笔中线,换向,以尖锋收尾。

收尾时如果笔毫铺得太开太扁,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按揭 是以掌心左右为标准:

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

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掌心向右

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 笔心直下: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峰接触纸张

开锋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锋,紧御澀进,如锥画石是也。

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末尾呈断木状,称断笔。收笔时只用推。

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挨锋捷进就是快速推进。

收笔动作:断尾,挫笔

          圆尾,顿笔

          尖尾,揭笔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这种收笔,是用尖锋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摧锋就是把尖锋推到前面,然后骤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揭笔有两个动作:先结束行笔中线,换向,以尖锋收尾。

收尾时如果笔毫铺得太开太扁,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这里的 囊锋虚阔 就是收铺开的笔毫。

按揭 是以掌心左右为标准:

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

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掌心向右

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