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在音乐启蒙,还是在抹杀孩子的音乐热情

 小音咖 2020-04-27

不到三四岁的小女孩,每天被妈妈盯着练琴,每次练琴都少不了大哭一场,以此算作自己的“反抗”。

刚满5岁的小男孩,每晚练琴,妈妈都在旁边监督,弹奏稍有不畅,“虎妈”就是“河东狮吼”,弹琴对孩子来说就是“噩梦”。

null

不止一次听到老师抱怨:“有的家长一上来就说能不能让我家孩子在**时间考到**级,课程也只能围绕考级来,孩子上的辛苦,其实老师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家长虽然知道音乐启蒙的重要性,可却努力错了方向。孩子即便能流畅弹奏一曲,但是没有音乐感知能力,连一首完整的歌都唱不出来。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出口,可孩子连音乐表达的是什么都感知不到,充其量就是一个弹奏乐曲的机器,这种弹琴能谈得上什么享受,和繁重的体力活又有什么区别。

1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 音乐是什么?用名家最普通的语言来讲,“音乐就像面包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人类的生存需要音乐,人类的情感需要音乐。人类要在音乐的美感中抒发情感,音乐的美和敏感性,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音乐成了最能在人们心灵中发生作用的艺术。

乐器学习应该是通过学习乐器来学习音乐、了解音乐、领悟音乐,让音乐作用于我们的人生,作用于我们的生命,这才是根本的目的。

null

所以在低幼龄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中,要突出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即便技术训练也是必须的,但它始终应该排在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之后。

在孩子还不是很适合学习乐器的低幼龄时期,不妨在家里多放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力,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的感受。

null

真正的音乐启蒙总是全方位的。因为,小孩子就是行动导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唱歌、运动,以及舞蹈,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通过妈妈口中的一段熟悉旋律,孩子会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受,身体的各种感官同时也会得到刺激和促进。

2

家长可以为音乐设计一下故事情节,比如,“我们现在要坐火车出去玩了”,然后播放欢快的音乐,与火车旅行的愉快气氛相对应,孩子和家长连成火车的样子在跳动;家长可以突然暂停音乐,哦——原来是火车到站了,开门——chiiiiiii,家长问:“有人要下车吗?” 关门——chiiiiiii。(鼓励孩子用嘴巴模仿发出音响) 

音乐又加快了起来,火车继续向前行驶,陡然的“kuang!”, 家长可以更换成激昂交响乐,发生什么事了?哦哦,原来火车坏了,赶快修理一下吧!这时候孩子又配合着家长,表演起动作来,这里修修那里补补。家长问,“火车修好了吗?” “修好了!” 家长可以继续开始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继续着故事的想象。

null

对于更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出一些音乐表现的题目,如“温暖惬意的午后时光”,“鸟语花香的森林”等,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动作、琴声、模仿音响,表现一幅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音乐图画。

将故事,音乐和表现力相结合,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让孩子真的爱上音乐,保持学习音乐的热情。

null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千万不要在学琴中,把自然的需要变成孩子们的“噩梦”,在游戏中让孩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才是低幼龄儿童正确的音乐启蒙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