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 中医之肝

 娑婆医女 2020-04-27

一、     目录

²    肝藏血

²    肝调节血量

²    肝为“血海“

²    肝主生血

²    肝主疏泄

²    肝主谋虑

²    肝为刚脏

²    肝主筋

²    将军之官

²    罢极之本

²    肝之华在爪

²    肝开窍于目

²    肝在液为泪

²    肝在志为怒

 

²  肝藏血

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作用。

²  肝调节血量

指肝对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²  肝为“血海“

因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女子月经有关,故称。

²  肝主生血

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即肾精输于肝,经肝之气化而化为血,故称。

²  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机以保持全身气机条达舒畅,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²  肝主谋虑

指肝藏血而主疏泄,有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精神活动的作用。

²  肝为刚脏

指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

²  肝主筋

筋束骨,系于关节,其运动强劲有力而灵活,须赖肝之报气血的营养,故称。

²  将军之官

指肝。因肝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肝藏血而主谋虑,反映了肝既刚且柔,如同将军有勇有谋,故称。

²  罢极之本

指肝。肝藏血而主筋,筋司运动。筋膜得肝之气血充养面强劲有力,活动自如,且能消除疲劳,故称。(罢,读作疲(pí),免去,消除之意;极,疲困之意。罢极,即消除疲劳)。

²  肝之华在爪

爪为筋之余,爪和筋均赖肝之气血的营养,爪甲之荣枯可反映肝之精气的盛衰,故称。

²  肝开窍于目

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营养,故称。

²  肝在液为泪

泪为肝之阴津所化,经肝气疏泄至目,滋润和保护眼目,肝气收摄,使泪不外流,故称。

²  肝在志为怒

怒为肝之精气经气化而表现于外的一种情志变化,久怒则伤肝气,故称。

二、     前人论述

1. 解剖:肝位于腹部,居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2. 由肝的生理特点延伸的认识。

(1)《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左右者,升降之道路。

(2)肝居下焦……朱震亨:“下焦司肝肾之属”。

3. 《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4. 《六节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

5. 肝为“刚脏”(动、升)。柔脏(柔和之性)。

6. 肝为“风木之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7. 主支,主升。

8.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9. 肝体阴而用阳,藏血为阴、疏泄(升动)为阳(养肝体,柔肝用)

10.       肝为女子之先天。

11.       《素问·金匮真言论》称肝为“阴中之阳”。

12.       肝属于木,以木升发、条达的特性来说明肝具有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理特性。

13.       五脏应五时,肝气旺于春。

三、     生理功能

1. 主疏泄

概念: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开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升发的特性,能够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的运行,促进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畅达疏通。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

《素问》:“土疏泄,苍气达。”(木疏土)。

《格致余达·阳有余阴不足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生殖调节)。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调畅气机

气机,气的运动,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

肝主动,促进着气的通畅条达,促进着气的运动,是气运行的动力;肝主升,调节着

气的升降。肝的疏泄功能,对于气的升降出入协调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脏腑、经络、器官等组织的功能,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全身藏腑器官等组织活动才能正常。

病理变化及表现:

肝的疏泄异常,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一是疏泄不及,病理变化为肝气郁结。

多为抑郁所致,肝失疏泄,气的升、动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到阻碍,形成气机不畅,引起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气郁滞,肝郁)的病理变化,出现两胁,两乳或少腹的腹痛不适等。

二是疏泄太过,病理变化为肝炎上炎。

多为过怒引起,也可由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气的升,动太过,引起肝气上逆,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

头胀头痛(气火上逆于头)。目赤肿痛(肝在窃为目),急燥易怒(肝调畅情志),咯血(肝火犯肺),呕血、吐血(肝火犯胃),卒然昏厥(血随气逆),腹泻(甚至呕血及飧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音义同迫)厥。”

  

1.     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都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布。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调节气的运行,从而促进着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

《自证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生理上,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血液和津液正常。

病理上,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影响血行,导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血瘀),出现癥积、肿块、妇女则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肝气郁结,影响水液代谢,导致水液输布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痰阻经络可成痰核、瘰疠、瘿瘤或水停而成水肿,膨胀,痰气交阻于咽,梅核气,女性可见两乳胀痛,肿块等。

2. 促进脾胃运化(促进消化功能)。

肝主疏泄,促进消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脾胃运化:

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取决于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的协调平衡。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脾胃的升降,促进脾胃的运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

肝主疏泄,调畅脾胃的升降,促进脾胃的运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

病理变化及表现:

疏泄异常,可影响脾胃的功能,影响胃的降浊,浊气不降,在上出现呕吐,呃逆,嗳气,在中出现脘腹疼痛,在下出现为便秘。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没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克。“

二是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的调节,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胆与肝相连,胆附肝叶之间,胆汁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

生理上,疏泄正常,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正常,消化功能正常。

病理上,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等多种消化功能异常的病痛。

3. 调畅情志

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行,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调节着情志活动。

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的作用,实际上是由肝调畅气机派生的。

生理上,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就能使人心舒畅,情绪乐观。

病理变化及表现:

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常,就会引起情绪活动的异常。

肝的疏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情绪急躁,稍有刺激,即易于发怒。

情志活动异常,持久或强烈的情志刺激,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引起气血运行的失常。

抑郁不舒,导致疏泄不及,引起肝气郁结;急躁易怒,导致疏泄太过,肝火上炎,《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

4. 促进男子排泄和女子行经(影响生殖)。

男子排精和女子月经来潮,与肝主疏有着密切的关系。

《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男子精液排泄通畅有度,女子月经来潮有期。

女子行经的调节,肝的疏泄功能尤为重要,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

四、     主藏血

概念: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不同生理状态下,血液分布不同,此项生理活动是由肝藏血来调节的,近期的某些书籍认为肝的疏泄功能也参与调节。

《素问·调经论》:“肝藏血。”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主藏血的生理意义(5个方面):

(1) 肝主藏血,濡养全身。

肝能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有利于发挥血液对全身的濡养作用。

《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拳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

摄。(肝在窃为目,在体合筋。)

(2) 肝主藏血,制约和涵敛肝阳:

肝主藏血,血属于阴;肝主疏泄,升动为阳。肝阴肝阳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肝主藏血,可以制约和涵敛肝阳,防止阳气过于亢盛升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畅达。

肝体阴而用阳。(养肝体而柔肝用)。

(3) 肝主藏血,防止出血。

肝主藏血,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图书新编》:“肝者,凝血之本。“

(4) 肝主藏血,化生经血

肝的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于女子的月经来潮。

肝主藏血,有“血海“之称;(冲脉起于胞中,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也有”血海“之名。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血充足,血海旺盛,则月事以时下。

病理变化:肝血亏虚。

病理表现:

(1)     藏血功能失常,可引起血虚或出血病症,引起机体失于血液濡养的病症。

(2)     肝血不足,血不舍魂,魂不守舍,则见惊骇多梦,梦游,梦呓以及出现幻觉等症。

(3)     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可引起月经量少,甚则闭经,或月经量多,甚则崩漏等症。

五、     在志、在液、在体、在窃

1.     在志为怒

2.     在液为泪

3.     在体合筋

4.     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是指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肝在体合筋,是指肝所滋养的是体是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生筋”《素问·六节脏象论》称肝为“罢极之本。”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爪为筋之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