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天承办公室 2020-04-28

甄士隐的一生,就只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回里,他从观花修竹,酌酒吟诗的神仙日子,到跟着麻屣鹑衣的跛足道人出家,经历丢女儿,败家产,遭人嫌三劫,三劫之后,幡然醒悟,抢过道人的褡裢,跟着一起出家了,完成他人生的断舍离,真正的归隐而去,回顾其渡劫之路,令人感到凄凉、凄惨。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1

甄士隐生活在繁华之乡,风流之地,是一个乡宦, 也就是说,他曾经是一个当官的人,现在弃官到这姑苏阊门闲居,这样的人,自然生计不愁,也还有些官场人缘,属于小街小坊里的上流人物,当地推之为望族。

他过着衣食不愁日子,每天无欲无求,酌酒吟诗,有着神仙一样人品,这日子如果就这样下去,也算怡然自得,安享天伦。这时的甄士隐没有想到会出家,也不会预料到他会走到出家的地步。

那时的甄士隐还是一个世俗之人,不过比一般人超脱一点罢了。

年过半百,膝下无子,他稍有遗憾。想要个儿子,延续家族的香火,这是传宗接代的世俗观念,士隐也不例外,他家中不算富贵,却也被称为望族,是回家的乡宦,能上得起台面,唯一不足,就是膝下无子,仅有一个女儿,士隐也算想得开,没有纳妾生子,也没有嫌弃女儿英莲。

没有后面的变故,甄士隐待女儿成人,每天带带外孙,这也算一个归宿。

甄士隐的世俗还体现在结交朋友上,他曾经是官场中人,自然有些还有来往的朋友,书中提到有个叫严老爷的来访,他马上就去迎接,还进行了款待,足见这个严老爷也是个有身份地位的人,广泛结交,给自己多留一条路,这是延续至今也都还存在的风气,不要说他人来访,就是找个理由,小聚一番,也都还是现代人常用的社交手段。

士隐的小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人缘还在,既然是望族,族人有事,找到他,也还有些能量。

这从甄士隐主动资助贾雨村,更能得到证明。他一下子就给了贾雨村50两白银,按照《红楼梦》的标准,袭人那样的大丫头一个月的工资是2两,大丫头的地位至少也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助理级别,一个月也能拿到上万的月薪,25个月,相当于现在的25万元,出手这么大方,是为什么?

资助穷儒贾雨村,期望贾雨村考取功名之后,记住他的大恩,以后能对他所求之事帮帮忙,这就是一种投资。

士隐和现在有权势的严老爷还继续来往,资助潜力股贾雨村,这都是在编织他的关系网,这是他为官的延续。

这个时候的甄士隐,还有一颗世俗之心,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想得到点化,免受沉沦之苦,然机缘未到,他的尘缘未了,以为还能在世俗中,能求得一份立足之地,过当前的小日子,于是,即便快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蠢物,还没被点醒。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2

事情如果没有发生变故,甄士隐大有可能按照原有的生活方式继续,然天有不则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还是遇到了变故,从他最怜爱的女儿开始。

和尚说他女儿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士隐听了很不耐烦,和尚又对他吟了那首诗,他有些犹豫,想问个清楚,然而时机未到,他又怎能明白。

假如,和尚能对士隐讲明英莲的命运,士隐真的会把女儿送给和尚吗?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俄狄浦斯的人,他从出生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将要杀父娶母,亲生爹娘就把他遗弃了,可后来,阴差阳错的就回到父母的国家,亲手杀了亲生父亲,娶了亲生母亲,还是难逃命运的劫数。

幸好,中国的和尚没有把英莲的命运告知甄士隐,让他们的亲情多延续了半年。

英莲最终在元宵节丢了,被拐子拐去了,士隐夫妇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夫妻两人思女成疾,先后得病。

一个孩子的丢失,就毁了一个家庭,这是网络上流传一句话,很多孩子被拐的家庭,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找孩子的过程中,精神上更是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有个丢失孩子的母亲,为寻找孩子,工作丢了,家庭破碎了,当清洁工,跑外卖,就为能多走些地方,能有找到孩子的可能,以致最后精神失常,丢失孩子是对家庭致命的打击。

有人说,孩子死了,也比孩子被拐,也能让人好受一点,这话虽有点挨打,然而也有些道理,孩子被拐,不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遇到怎样的打击和折磨,牵挂父母一生,这无疑是对为人父母最大的打击。

甄士隐年过半百,才得此女,自然是心肝宝贝,丢女儿,是他对人生怀疑的第一步,女儿是心肝宝贝,没有了心肝,活着就只能算是一具躯体,他弃官回乡,安度晚年的愿望落空了,失去孩子,甄士隐不但失去了天伦之乐,还失去了活着存在的理由,他所积攒的财富,所结交的权贵,还有花巨资帮助贾雨村进京考试,这些事情都显得没有了意义。

我们还注意到,在找女儿的过程中,没有严老爷的身影,贾雨村当官后见到英莲,也没有帮她跳出火坑,这就是世俗。

甄士隐只有看破这种世俗,才能唤起他的慧根,真正的“隐”起来,选择出家之路。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3

丢女儿只是亲情的丧失,失去财富,就连生存也成了一个问题。

甄士隐可谓是霉运连连,丢失女儿两个月之后,夫妻俩的病都还没好,就遇到葫芦庙的大火,把所有的家当烧的一干二净,虽然人没有受伤,但是家产化为灰烬,这让士隐跌足长叹。丢女之痛还未愈合,又逢火烧,士隐只能自认倒霉。

幸好还有城外的田庄,这是士隐一家的城里生活的来源,平日租给佃户,那里的财富还在,他们可以到田庄安身。

田庄对家庭有重要的意义。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也说要在祖茔周围多置田地,一则供祭祀之用,二则可以将家塾设于田庄。古代,以孝治天下,即便被抄家,这祖坟周围的地也是不没收的。田庄无疑是一个家族最后的生存根本,有了家塾,后代也可以求学考取功名,是家族兴旺的基石。

甄士隐回到田庄,原可生存下去,也许在乡间娶个小老婆,也可以延续香火,重振家室,然而,田庄近年有天灾,水旱不收,有人祸,鼠盗蜂起,抢田夺地,他无法在田庄安生,只得变卖了田产,失去了家族生存的根本,也没有了家族兴旺的基石。

变卖田产,只能投靠岳父,幸好有些钱财,买些薄田朽屋,也能存活下来。

女儿丢失时,财富还在,平日里结交之人都不见踪影,现在穷愁潦倒,更没有人进行帮衬,当初何必要讨好巴结。回乡后,被推为望族,以士隐之为,当为家族中做了不少事情,然而,家产耗尽之时,也不见有任何族中之人相助,这难免让士隐寒心。

寒心,就是一种领悟,经历此一劫之后,士隐知道了,人在落难之时,方知人情冷暖,感慨人世间,很多东西都是虚浮缥缈,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在灾难面前,都是苍白的。

有此领悟,便又接近悟道一层了。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4

财富上的失去,他人的冷漠,这些都还可以接受,对士隐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岳父封肃的讥讽。

那封肃看到女婿女儿狼狈而来,就不很高兴,看在士隐还有些变卖田庄的银子,勉强收留了他们一家,趁着士隐求他购置田产的机会,半哄半赚,大捞一笔。

士隐做过官,有过田庄,对他老丈人的这种伎俩,不会毫不知晓,看到自己的银子只换来一些薄田朽屋,也不会无动于衷,无奈,他是投靠而来,寄人篱下,只能随遇而安,任人宰割,能维持生计,生存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惜士隐是读书之人,对于稼穑等事无法料理,得到的是些薄田,庄稼收成肯定不好,要出租给他人,没多少租子,不够一家人生计,自己种地,对于士隐这个年过半百的读书人来说,更是困难。

估计那几间朽屋,也仅能遮风挡雨,一没钱,二没力,士隐只能穷了下来,一家人的生计都难以维持。

没有得到老丈人的一点眷顾,被他赚去那么多钱,还一味的被嘲笑,说他不善过活,好吃懒做,士隐明白投人不着,只能自认倒霉,心生悔恨,然钱财尽失,无可奈何,由气生病,贫病交加,中年之人,竟然有暮年之态,下世光景凸显。

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就让这个揭不开锅的乡下人老太过上了小康生活,甄士隐能随手就将五十两银子送人,他的田庄再差,天灾兵匪之年出卖,也不至于二十两银子没有吧。

人在落难之时,最希望能抓到那根救命的稻草,士隐寄希望于翁婿之情,能得到关照,能拉他一把,谁知,被人家吃了,还被嫌骨头磕着人家牙齿,说好些风凉话,除了懊悔,除了自认倒霉,士隐也别无他法。

遇人不淑,还遭人讥讽,士隐终于看透了人生。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5

士隐的醒悟,从他听到破足道人的好了歌开始。

对功名忘不了。士隐弃官成了一个乡宦,在没有退休制度的年代,弃官,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对功名也有所淡泊,回乡之后,还和官场中人来往,还资助穷儒进京赶考,这就是对功名还没有忘记。

对财富忘不了。士隐躺在自己的财富上,过着修竹观花的日子,看似逍遥,实际上依赖于财富的积累,内心中免不了对财富的追求,后来,穷愁潦倒,生计艰难,又为财富所困,懊悔投人不着,对财富还是不能忘却。

对娇妻忘不了。士隐爱他的妻子,在那个年代,一个乡宦人家,只有一个女儿,不纳妾的,属于罕见,以士隐对穷儒的赠与,对岳父一家肯定也能尽女婿之责,平日里想到夫妻之情还在,翁婿之情也不错,遭遇天灾人祸之后,想到依靠岳父一家维持生计,这是对娇妻和岳父一家忘记不了。

对儿孙忘不了。相比前三者,这是最痛苦的,士隐忘记不了女儿英莲,那是他中年才得的宝贝,现在是死是活,有没有受苦,都牵挂着他,然而,女儿已丢,空想徒增悲伤,即便是女儿能在身边长大,能否是个孝顺女儿,也还不一定,由此,也就不想了。

对女儿都可以忘记,功名,财富,娇妻就不能成为士隐出家的牵绊,他现在就什么都能放下了。

于是,他对破足道人的《好了歌》进行了一番注解。

官再大,妻再美,钱再多,不过是过眼烟云,都有失去的一天,从达官显贵到讨饭的乞丐,有时只是转眼的一瞬间。一心想让孩子有个好前途,对他们严加管教,请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又能确保他们不走上邪路,流落烟花之地吗?

现在的世人对功名积极的求取,得势之时,忘记了贫贱之日的窘迫,笑谈官袍太长,嫌自己官位太小,总想往上提拔,极尽巴结之能事,梦想能青云直上,谁知,稍不留意,就成了阶下之囚。

功名利禄,娇妻宠儿,不过就是一个舞台而已,你上去唱几句,又到我上去哼几声,哪有什么歌声永驻,繁华长存,令人可悲的是,有些人沉溺其中,入戏太深,以为可以永驻舞台,其实,在台上的几分钟,不过是为他人的出场做些铺垫,就好比给人做嫁衣一样,主角另有其人,自己不过就是一个龙套而已。

一曲好了歌注解,看破红尘,人这一辈子,官再大,钱再多,终须一个土馒头,悟出这一点,士隐出家了。

《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出家之道:不经劫数,难悟大道

6

经过这三劫,失去了女儿,失去了财富,失去了尊严,士隐跟着跛足道人飘然而去了,真正过上了他神仙般的日子。

这是曹雪芹隐藏的真事。

在悼红轩里,这个经历大富大贵,又穷愁潦倒,瓦灶绳床的文人,他回想自己的家世,重温世间的冷暖,忽然之间,想成为一个飘飘然离去的仙人,不为世俗所扰,不被生计所烦,放下一切,豁然开朗,这就是他品尝人间疾苦之后的感悟,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然后,他把这种想法隐藏起来,用他的笔端记录下那些最美好的时刻,纪念那些像水一样清澈透底的女儿们,为她们立传,一部精彩传世名著就这样开始落笔了。

这就是曹雪芹的“真事隐”。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的,没有的时候,积极的去追求,对功名,对财富,对爱情,对儿女,都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些都拥有,要让事业和爱情双丰收,要让财富和儿女双全,成为人上人,认为这才是幸福,这才是成功。

有人在功名面前耍小伎俩,以致身败名裂,得非所愿,有人在财富面前不择手段,以致铛锒入狱,财产充公,有人对爱情痴情过深,稍有挫折,割腕绝食,还有人对儿女充满期望,恨不得摘星星捧月亮,殊不知得到一个败家灾星。

愿望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只有经历过过失去,方知珍惜,经历劫数,才能悟道,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一份坦然,只有坦然面对生活,生命才多一点舒适自在。

甄士隐的一生就是一部浓缩的红楼梦,是真事,只记录真事,难免枯燥,难免乏味,于是,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动人的儿女之情来,给人更深的印象,也给人更多的回味。

这也许就是《红楼梦》经久不衰的原因,里面蕴含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值得玩味,也值得深究,读懂红楼,也就读懂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