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打造世界级创新活力海岸带

 潘细录 2020-04-28

深圳拥有绝佳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289公里。

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国土委(海洋局)获悉,该委正在组织编制《深圳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我市将以海岸带为空间承载,打造“世界级创新·活力海岸带”,以此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为我国全面推进海洋综合管理改革提供样本和参考。

市规划国土委(海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拥有绝佳的海洋资源优势,全市海域包括三湾,海岸线总长289公里,包括沙滩、基岩、生态等多种岸线,特别是东部大鹏半岛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八大最美海滩之一。海岸带作为陆海交接地带,是实施陆海统筹的重要空间载体。

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深圳被国家委以重任。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家希望深圳在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方面继续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为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提供示范参考。

在此背景下,《规划》提出以海岸带为空间承载,打造“世界级创新·活力海岸带”的三大策略,分别是:基于生态统筹,打造“蓝色生态海岸带”;基于功能统筹,打造“创新产业海岸带”;基于品质统筹,打造“多元服务海岸带”。

在具体措施上,《规划》提出,通过改变海陆布局模式,采取“东西差异、分段管控”的思路,将全市海洋与陆地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的核心地区划为海岸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提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与布局模式,并将陆海一起划为生态、生产、生活三类空间进行管控。

针对深圳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昨天,市规划国土委专门组织国内知名规划和海洋专家进行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海岸带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持续跟踪,目前的项目研究已提供了很好的策略方向和管制措施,希望可以尽快通过学术成果转化、政府宣传和市民参与等角度扩大深圳海洋影响力。

专家有话

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院研究员周秋霖教授:

深圳要跻身世界海洋中心城市行列,除了在海洋金融、海洋科技等方面强化国际化地位外,还需将海洋生活方式和理念融入城市生活,通过海上巴士,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通道,改善陆上交通压力的同时,带动市民体验海洋生活。

中国地理协会副理事长顾朝林教授:

深圳应进一步研究世界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义,强化规划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走向绿色、公平发展,强化深港一体化。

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唐诚博士:

应强化公众参与,深化中小学海洋科普教育,将项目成果上升到学术高度,引领全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南海院高杨博士:

希望深圳在潜水、帆船等海洋活动方面给予更多关注,通过出台政策支持海洋科技发展,引进海洋领域的高端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