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四地闲夫 2020-04-28

第十章: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每天十分钟极简两晋史,跟随星衍一起快速读懂这个堪称'华夏之殇'的时代!)


公元316年,长安被汉国军队攻破,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司马邺等司马家宗亲后来被通通杀绝,加上此前八王之乱中死于内斗和311年洛阳被屠城之时遇害的司马姓皇族成员,司马家族已濒临灭族境地。但是晋室国祚并未因北地沦陷而就此断绝,一个人成功的延续了晋朝。

此人名叫司马睿。由于其祖父仅仅只是司马懿的庶子,所以他也仅算是司马家的一个远亲而已。早年他生活在洛阳城中,因为疏亲的身份,在整场八王之乱中无权无兵——但事实上,这正是他得以保全的一大原因。'博弈论'中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博弈:枪手博弈——假如很多枪手狭路相逢,需要干掉其他人,但每人都仅有一颗子弹。毫无疑问,八王之乱俨然是一场八人制的枪手博弈游戏。那么怎样做才是最明智的呢?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司马睿

如果非要争权夺利,那么必然会选择开枪打死对自己最有威胁的人物——但自己也会很快被看中自己的人给干掉:这也正是为什么八王之乱整场斗争中,总是一王先干掉一王,随后又被另一王干掉的原因,东海王司马越不正是最后才出场却又获得胜利的么?

但要是只想保命,那么最明智的做法便是——放空枪。解除掉自己对他人的威胁,便能够活下来。

无病无权的司马睿正好具有这个条件。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河间王司马颙主动投降,却还是被杀?

这个就涉及到个人情感问题了。但是司马睿不过一个疏亲而已,且此人常年远避政坛,压根和核心权力圈子里的亲王们沾不上边,何来结仇一说?

总而言之,早年的司马睿确实从未有过加入'权力的游戏''的想法。不过他年少时便结识了一个将对他一生都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人——王导。

王导,出身自魏晋时的名门:琅琊王氏。王导此人十分有才干,且十分忠心于晋室。八王之乱发生后,王导、司马睿俩哥们都还在洛阳城。亲眼目睹了洛阳城一次又一次的杀伐,王导暗中立志——总有一天,一定要重振晋室!但是仅凭他的身份和现在司马睿的力量,是完全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于是他力劝司马睿回到他的封地——琅琊国。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王导

当时洛阳城正处三王混战之际,司马睿当时仅仅只是为了保自己周全而和王导一起逃回了琅琊国,却未曾想,自己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失利,结果逃回东海国。东海国正好与司马睿所在的琅琊国相邻,所以司马越在暗中扩充实力时将司马睿纳入其势力范围,准备反攻司马颖和司马颙。而更幸运的是——司马睿和王导都没有和司马越一起前往前线,而是被任命徐州诸军事,留守司马越的后方大本营!

司马睿的机会来了!

永嘉元年(307年),时八王之乱结束,东海王司马越仍然留在洛阳——当时刘渊的汉国已对中原造成了极大威胁,已经有很大一批人开始往南边迁移 ,以避战乱。王导趁机向司马睿建言:'中原大乱,留在北方只会引来祸患!趁司马越还在外作战,我们应当赶紧离开徐州!渡江南下前往建业,以图远谋!'司马睿同意,于是连夜同王导渡江前往建业,一同渡江的还有四王。此事史称'五马渡江'。

司马睿成功到达建业,但压根没想到,接下来他要接手一个极大的烂摊子——

南方士族。

西晋灭东吴后,对于东吴本土的世家大族打击、排斥程度较大,因而南方士族对于西晋政权普遍存在不满。而司马家族对于南方的控制本身较弱,晋武帝所谓实行的分封制也并未对南方地区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而从八王之乱起一直到后来永嘉之乱,北方许多世家大族也迁移到了南方。土地是南方士族的,但是北方士族也想要充足的土地、地位和名誉,于是和南方士族矛盾极其严重。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王敦

还有更可怕的一点是——司马睿的爷爷,正是当年西晋六路攻吴时其中一路的统帅:司马伷。提起这个名字,江南的人那叫一个恨字。现在倒好,仇人的孙子跑到我们的地盘上还想干大事?

可想而知——司马睿初到江南地区,每走到一个地界都得遭受各种白眼,做事都小心翼翼地,生怕这些江南士族会对自己干出什么不好的事。王导当然注意到了南方这些士族对于司马睿到来的不满,于是凭借自己琅琊王氏极高的声望在本土四处拉关系,收拢人心。然后让司马睿主动去见顾荣、贺循两人:

'顾荣、贺循是这地儿声望最高的人,只要去他们见面,搞好关系,便能收服南方士族的人心。'

司马睿果断听从王导安排,果然与此二人见面当日,江南士族纷纷派出了自己家族的代表人,一起来见司马睿。

由此,在王导的不断努力之下,南方士族基本搞好了。再加上地处荆州、手握重兵的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对东南方具有极大威胁,南方士族不敢轻举妄动,整个南方形势基本稳定。

316年,西晋灭亡。次年司马睿在众臣劝进之下,重建晋朝。由于其都城建业地理位置偏东,史称'东晋'。由于王导主内、王敦主外的辅政形势成功使得司马睿在江东重建晋朝且稳定局势,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王与马,共天下

尽管王导少有大志,一心想要重振晋室,但是此刻他也陷入了一个新的泥潭。不仅是他,整个晋朝都陷入了这种泥潭——

门阀政治。

别忘了,所谓重建的晋朝,压根不是靠武力建立的。司马睿南渡建康,完全是依靠王导疯狂拉关系、收人心,以及王敦手上的兵力才得以重建晋朝。所谓真正的、来自司马睿皇族本身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换个话说,这个新生的朝代,不过是建立在南方本土士族、北方南渡士族为了保全家族利益,防止某方专权而对自己不利的基础上的。司马睿称帝之后,才发现自己名为皇帝,却实际上处处都要服从王敦、王导安排;对待其他士族,不管其地位大小,都要十分恭敬小心——那这个皇帝士卒们选他干嘛呢?

不过是权力的平衡点罢了。

如今的晋室皇族,仅仅是用来平衡门阀的工具。在此后一百多年的东晋历史中,你会惊讶的发现——除了晚期短暂的几年异常之外,整个东晋历史都是各个门阀代表人物轮番'上班'的表演秀,而非司马家帝王的作为史。而且更奇怪的是——每当某某家族过于强大之时,其他门阀便会一拥而上反对这个家族,此类事件在整个东晋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东晋若是仅仅皇权旁落就罢了,可这个国家还有一个极其致命的问题——

不管是南方士族还是北方士族,权力在他们手上,他们却无法有真正有效地北伐。

为什么?

首先是心态——南方本土士族常年定居在南方,本来就不惦记晋朝失去的北方地区,于是压根不想北伐,何况本来他们就不对司马家抱有好感;而刚刚南逃过来避难的北方士族,人家是来避难享乐的,人家怎么会愿意打回去?找死?而更可怕的是不光是大臣们不想北伐,就连皇帝都不想——司马睿即位时,晋愍帝司马邺还没死,打回去干嘛?要真是成功了自己的皇位岂不是要还回去了?于是乎,整个东晋压根没有北伐的斗志。

东晋建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王朝

东晋地图

其次是素质——整个南方地区自从三国时孙吴晚期起,不论军队素质还是武将素质都在走下坡路。为何?南方战事少,这么多年来南方仅仅遭受过一次简简单单的晋灭吴之战,而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全发生在北方,所以南方军备松弛,难以北伐。而且东晋继承前朝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因为东晋门阀势力过于强大,选官的中正完全被大家族人物把控,所以选拔人才完全就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一般选不上去,而且那时候有才表现为'擅长清谈',所以所谓的'人才'压根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那种人才。后面要讲的决定东晋存亡关键的淝水之战的总指挥叫谢安,此人虽然擅长玄学但同时也颇有才能。此人仅仅是个例而已,放眼整个东晋,哪里能找到这么多'谢安'?

最后一点,还是因为这该死的门阀政治——刚刚我们已经说了,整个东晋是靠门阀之间保持平衡拥立的,如果某某家族北伐成功,那绝对是不世之功——这样的话,北伐成功的家族便会打破门阀之间的平衡,极有可能破坏现状,所以整个东晋能掌握兵权的家族不愿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去北伐,就算北伐也基本是以失败告终。

而此时的北方,正陷入一场空前大乱斗……

(未完待续)

关注【星衍史谈】,每日更新一期【极简两晋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