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融的《长笛赋》今译

 飓风居主人 2020-04-28

我博览古代的经典,精研术数之学,又喜好音乐,能自己弹琴吹笛。担任督邮这职位公务较少,清闲些。独自居住在郿县平阳镇中。有一位洛阳来的旅客,他住宿在客舍中,吹笛奏出《气出》、《精列》、《相和》诸乐曲。我离开京都洛阳一年多了,刚听到这音乐甚为悲壮,因此非常喜欢。我敬慕前辈文人王褒、枚乘、刘玄、傅毅等所作的萧、琴、笙等赋,想到只有笛还没有人为它做过赋,所以聊且作篇赋来充数,所以作了《长笛赋》。其辞如下:

籦笼之竹真是奇特啊,生长在终南山以北的悬崖上啊。托身于九重高山的孤峰上,下临万仞深的溪谷。箭竹篙竹是如此挺拔直立,单独在极危之地聆听风声。秋雨冲刷它的根部,冬雪积满了它的枝头。耸立在山巅之上是如此的孤危啊,承受着旋风将要倾落啊。它的身旁叠满了巨石,层层交错叠起。形势险峻,倾侧起伏,山谷幽深空旷,有港洞连通。山间沟壑深而平,密布了大小地洞灰暗不明。山谷回旋相绕,山冈连接不断,林中长满小竹蔓荆,麻栎朴树高大而茂盛。

于是山水汇流,水积不通,池水决口。大水激荡滂流,就像木杵投入石臼一样注入隙穴。水流湍疾回旋,波声激扬澎湃,波澜就像鱼鳞片般相连不绝,浪峰浪谷高下起伏,沸涌喷沫,奔荡冲击。大水冲激山石,动撼竹根,大水是在每年的五、六月来到,或者是一年来五至六次。

所以山间无路,人迹罕至。猿猴白天长啸,鼯鼠在深夜鸣叫,寒熊嘴巴开合,公鹿顾视颈毛,山鸡早晨群集,野雉清早鸣叫,有的求偶,有的叫子,有的悲号,有的长叫。一边走一边辨识道路,喧哗吵闹不已,它们在竹林的左右经过,这里各种声音杂乱,没有一个昼夜是停息的。

竹子生长在艰险之地,又积聚各种悲鸣之声。所以它应和清风时,枝梢迅速摇动,声音鸣响,好似绷紧的瑟而发出的乐声,又好似古琴号钟弹出高亢的音调。于是被流放之臣,被驱逐之子,被遗弃之妻,别离之友,如彭咸、伍子胥、伯奇、哀姜、孝己,这些人的精魂聚集在下风,聚精会神地注耳专听,不由得随之叹息,捶胸、顿足、悲泣,泪如雨下。通宵达旦忘记睡眠,不能控制自己。于是就派鲁班、宋翟,造云梯、立起高柱,踏着细根,踩着小草,胸伏着峭崖,腹部贴着山岩,到了竹所生长的山顶上,匍匐在地伐竹。经过挑选截去根、梢,按照法度取材,乐师夔、师襄、师旷使它合于音律,最后让十二律吕都完全具备了,以黄钟为主调。以火挢揉烤直,斧头削得光滑,度量比拟,之后加以裁削。凿通磨光,竹屑纷纷坠落。外表用本色,朱色涂在内里,将此物定名曰“笛”,从笛声中可以观察贤士。

长笛摆放在东阶,八类乐器一起合奏。奏着音乐用餐,吃完时奏雍诗撤膳,以此伴君子享用美食。乐师们退出宴席,来到黄门走廊下继续练习音乐。重丘县的宋、灌二位乐师,还有郭、张二姓的名乐师。乐师及专业之士,在此修习音乐。悠游闲暇的公子王孙,他们心里喜爱五声的谐和,耳悦于八音之协调,就彼此相互聚集在园庭,详细欣赏乐曲的繁会丛杂,是如此的丰富啊!

就似花朵纷葩烂漫,确实可喜啊;如水波扩散广溢,真是奇异啊!各种乐声激荡冲击,真是令人称奇啊!众声繁多杂乱好似华丽的羽毛交错,激烈中转为急切。由郁积转而雷声大作,其响亮振动,愤激奔放。又好似云气旺盛周布四覆,突然声音又从地下响起,勇猛有力,就像响亮的打铁声,激切令人生寒。

乘着节奏声音聚集时又颠波起伏。听着笛声想像它的形状,状态似流水,又像飞雁。乐声如鸟翼掠水,水波摇荡,高飞远视,飞舞盘旋。众声郁结如雷声磅礴,又如水势浩荡汹涌,宏大错落。乐曲能与哀乐之情调适,声音节度井然有方。声调适度节奏规律,增减有次疏密恰当,声随微风轻拂纤弱奥妙,仿佛存在又仿佛消逝。

余音凝滞似乎消失,中间停顿之后再度奏起,好像光焰突然灭没又重新燃起。有人殚精竭虑的专一习练,工于演奏。其音水准凌驾了其他丝竹乐器,更在鼓钟之上。笛声如树木直立像绳结缠绕不断,宽容大度可容纳众声,与箫管乐器并奏与金石共鸣,互相演奏不争夺次序,来宣通八方之风。乐律既已和谐,哀声至五降而罢,曲调临近终了,余弦再次奏起,手指繁密而按,节奏紧密互相重叠,众音急促似蜂集或蚁聚,各种乐声混同合奏,到曲终而止。然后停下手来暂时休息,杂曲又再次奏起,其曲目令人耳目一新,让人心神为之悸动。有时安详舒缓徐和,有时惆怅低回。有时急急相求,忽近忽远。像是登高而下似要倾倒又复原,众音纠结,盘曲摇动。以手指循按笛孔或抑或隐,笛声也进入各种变化。五音纠结切摩如溪水之流,五音交替更代旋转,手指推移按抑,在孔间滑动,变化商音又生出征声,其曲精妙悦耳。

所以聆听乐曲的人,从节奏来观法度,并体察变化于章句之间,由此知道礼制是不可逾越的。听赏乐曲的人,思绪遥想于遥远的上古时期,心情在忧伤中得到愉悦,以此知道长期忧戚者不能安闲悠居。所以谈论笛声的意义,比拟它的形象,可以知道:笛子放恣纵肆,悠闲宽大,像似老子与庄子的气度;温和正直,柔而能毅,是孔子与孟子之道;激切明朗,清正严肃,是卞随、务光的耿介;愤郁之情不能和顺是专诸与孟贲的勇气;节奏分明断续清晰,是管仲与商鞅的慎谋能断之法;贯通舒畅,乱而能理是申不害与韩非的明察;意旨繁缛、络绎不绝似范雎与蔡泽的说辞;分割节制则如邓析与公孙龙的聪慧。于上则取法雅乐《韶箫》、《南籥》,中则取法度于雅曲《白雪》、《渌水》,于下则采制民间乐曲《延露》、《巴人》。所以无论尊、卑、美、丑、贤、愚、勇、惧之人,乃至鱼鳖禽兽之类,凡听到笛声,没有不像麋鹿一样吃惊地竖起耳朵,像熊攀树,若鸟伸足,像鸱之视,若狼反顾,拍掌噪呼欣喜踊跃不已。

他们各得其所愿,人人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都会回到中和之道,使风俗淳美。听到笛声,屈原会快乐地回朝廷,介之推会接受晋文公之禄,澹台灭明会收殓儿子尸体而归葬,皋鱼节制了悲哭,南宫长万会停止弑君逆谋,渠弥不再起杀昭公之念,蒯聩能退兵,陈不占会变得有节操不怯懦,王公保住官位,隐士安居山林,农夫乐于耕作,百姓们都有房子安居。

蟳鱼将头伸出水面,驷马仰头而听,玄鹤也乐得跳舞。在这个时候,声乐家绵驹唱不出了歌声,伯牙毁弃了琴,瓠巴放松了瑟柱,磬襄放下了磬悬。他们张目直视,屡屡赞叹。早已顾不得仪容外表,坐立不安,拍掌之声如雷轰鸣,两眼忽开忽合,涕泪交流而下。所以笛声可以与神灵沟通,感动万物,抒写精神,晓喻志意。表达诚心呈现志向,率领大家起来作事,冲去杂乱思绪,洗去污秽之念!

从前伏羲氏造琴,神农氏作瑟,女娲制簧,暴辛为埙,尧帝的共工调和钟声,舜帝时的叔整理钟磬,他们销镕金属,研磨玉石,画上花纹图案,弄圆敲击,取木和土,雕玉琢石,刻木镂金,钻孔修凿。极尽巧妙,花费许多时日,然后才能成为乐器,声音才能像我们听的那样。唯有笛子,是按照它天然资质,不改变材性,砍伐下来吹奏声音就如此。这就符合简《周易》中所说的简易之道,是圣贤的事业啊!

如此六种乐器还须依靠二皇和圣哲才能为人赞扬,何况笛子生成于大汉,然而学者不能深识它可以助益大汉朝盛功美德,忽略而不加以赞扬,真是可悲啊!有庶士丘仲,能说笛的出处,然而不知它的绝妙之处。其辞曰:近世双笛从羌人中产生,羌人砍伐竹子未能停止。龙在水中鸣叫却不现出龙身,羌人截竹吹奏声音颇似龙吟。在竹上打孔穿通竹节,裁如马鞭状,便易于手握持。京房先生深懂音律,所以本着原来四孔再加一孔。京房所加的孔是后来才有,这是所谓的商声,于是五音至此完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