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互联的时代里,人工翻译该何去何从?

 昵称14934981 2020-04-29

会被机器淘汰吗?

在科技互联的时代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机器翻译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尤其是英翻中。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翻译从业人员会被取代吗?会失业吗?我们未来该何去何从?

目前看来,取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会促进行业洗牌,淘汰低端翻译是必然的,尤其是笔译行业里靠机器翻译快速出稿的译员,长期下去,大脑不思考,自己不累积进步,最终淘汰这部分译员的不是机器,而是他们自己。

而对于处在这个艰难时期的我们,翻译行业从业者们,需要考虑的不是会不会被机器淘汰的问题,更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在淘汰自己?在科技互联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聚焦加强专业背景知识,提升中文英文水平和翻译,以科技互联网行业为例,要想提升英语和翻译能力,紧跟科技时代脉搏,要关注几个要素:

A. 科技互联网背景知识知多少?

比如最起码你要知道你手机的操作系统是什么?那操作系统的英语表达是什么,操作系统:OS(operation system),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电池,电量,充电,屏幕等知识和表达,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观看网上的手机等智能设备的产品发布会,如苹果,三星,华为的发布会,双语学习观看(一般都会有同传直播),累积相关表达;

比如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手机都是依靠生物特征识别来解锁

biometric recognition: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biometric unlocking methods 生物特征解锁

Our devices now rely on our faces, fingers and more to identify and authenticate the user by our definiti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现在,我们的设备依靠人脸、指纹等确定的生物特征来识别验证用户的信息,如

Face/facial recognition 面部识别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指纹识别

a fingerprint sensor/scanner 指纹传感器/扫描

B. 译前准备充分吗?

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翻译项目或是会议开始前都需要熟悉了解行业背景知识,笔译这个行业更是如此,因为落实成文的内容比口译的语言质量要求更高,尤其是中译英,很多做习惯会议口译的同行偶然翻译笔译,会习惯性的用口译的思维去处理译文,结果出来的译文就如同机器翻译的效果,翻译出来的英文流于表面,让人读起来一头雾水,轻则影响阅读理解,重则影响合作谈判,经济利益。

如 IE这个词,我们最先看到这个词,以为是IE浏览器,但是在IT某些具体细分的领域里,这个是Inference Engine的缩写,意思是推理引擎;CV不是简历,而是Computer vision,机器视觉。而说到'推理'还有inference和reasoning,原文里说到了推理,那么是inference还是reasoning?这些一旦不懂行业知识,翻译错误就会闹出笑话。

以我最近的一个中译英笔译项目为例,核心主题是OpenVINO toolkit赋能相关行业实现智能化。非IT或是非科技专业的人看到这个词,就会想到这是个什么外星语言?在接到这样的笔译项目时,和口译会议会前准备一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背景知识,先在网上搜索OpenVINO toolkit,搞清楚这个工具套件的功能作用,然后边翻译边整理校对相关核心术语;

其次,要特别注意中翻英的英文输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不懂中英语体差异的人英文行文很容易流于表面,让读者读起来一头雾水。

以这句话为例:

在全闪分布式存储优化项目中,我们展开密切合作,在基于英特尔®至强®第二代可扩展处理器的平台上,引入其他软硬件产品,着力于软件优化,最终大幅提升该存储解决方案的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全闪存储方案。

一般口译版本:In the all-flash distributed storage optimiza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 Intel® Xeon® second-generation scalable processor , we have worked closely to introduce oth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ducts on the platform, focused on software optimization, and ultimately greatly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ution. We provide users with a higher performance, cost-effective all-flash storage solution.

以上这是典型的口译的句子,在口译现场中,由于现场时间和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的译文,尤其是同传会议中,大多数都是以这样的短句为主,听众瞬时接收信息,即时理解。但是如果落实到笔译里,译文就要体现出英语书面行文特点,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言表达的质量,这和口语中文和书面中文的道理是一样的。

人工笔译版本: In this all-flash distributed storage optimization project, thanks to our close cooperation, we have utilized oth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products based on the 2nd Generation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 with a focus on software optimization, and thus great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stributed storage solution with the provision of higher performance and cost-effective all-flash storage solutions to users.

此版本可以看到体现出英文的“显性逻辑”的特点,句子结构清晰严谨,符合英文书面行文。

C. 疫情期间,翻译失业了?

目前市场上一方面大家感慨疫情对翻译市场造成重创,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我也会发现客户重金寻找高质量的中译英译员,这也足以说明市场的风向在变。以前是我们急于向欧美国家学习,加之国人英语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本地化,英翻中的需求很大;而现在,大家普遍英语表达能力都提升了,不管语法对不对,句子美不美,完不完整,总之外国人能听懂,交流没有大问题,而且大部分职场人士英语阅读的基本功还是很好的,大部分的英语文章也能看懂,所以目前英翻中的需求有萎缩的迹象。反之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开放,欧美国家乐于了解中国各行各业,展开合作,所以带动中翻英,国际化的需求逐年增加。所以,踏实学习,提升基本功是王道。

还是以刚才的句子为例,下图是某机器翻译软件结果,不难看出,机器翻译进步很快,如果人工翻译不努力,不思考,译文还不如机器翻译,就只能等着被淘汰。

D. 如何提升英语和翻译能力?

a. 了解学习翻译技能方法,不管英语基本功有多么扎实,或者是否在海外留学生活多年,如果想做相关的正式职业翻译工作,还是要学习下专业的翻译技能和方法,我带过的学生有很多海归,他们的典型特点是英语听力听辨一般都很好,却经常卡在不知该如何整理语言逻辑,翻译成地道的中文,或是如何提升中译英的翻译质量等;

英翻中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听辨问题,而中翻英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问题,想要做好英中互译,一定要了解中英语体差异,并不断在学习及训练中加强理解,打磨译文。

b. 英语能力反向提升,学习一门语言,都是学习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译这五大方面,'译'就是进行两种语言的自由转换,一般被视为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所以解析翻译,尤其是同声传译英语学习训练方法非常用意义,通过翻译训练可以实现反向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E. 与其围观吃瓜,何不参与学习?

关于英语和翻译技能方法,我会在近期推出的科技翻译课程上全面讲解,助力提升英语和翻译能力!同时我们教学团队也会在开课前定期分享同传翻译工作经验贴,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词汇术语等,帮助大家了解行业知识,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的朋友可以看我们的帖子学习提升;而渴望有老师带领,伙伴互动学习,有团队氛围的同学可以报名课程,根据发布的词汇和行业知识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开课后可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作为科技互联网翻译课程的教学负责人,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历时两个月,从选择主题、确定材料、打磨内容到课表确定,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因为目我们不想流于形式,趋于雷同,一直在思考要在科技互联网翻译课程的教学上突破创新,更是基于刚才所提的三大要素,这才有了经过我们探讨达成一致的:

教学理念:

结合科技专业知识、英语能力、及翻译技能提升:

1. 科技专业知识:15个科技主题,涵盖高科技、互联网、电子产品等相关行业知识、专业术语,完成科技互联网相关主题的知识梳理和术语整理;

2. 翻译技能训练:口译(讲解并巩固听辨、听译、交传、回译、视译等训训练方法)、笔译(讲解口译笔译区别、笔译译文质量标准、笔译训练提升方法);

3. 英语能力训练:解析同声传译英语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翻译训练反向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我们会在课堂上,将口译以及笔译的训练方法融汇在科技互联网的实战材料里不断的帮助学员巩固提升翻译技能,同时也可以提升英语的相关能力和水平。

译匠口译集训营现场照片

师资设计:

为了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学习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我们特意考虑安排三位不同背景、经历的主讲老师。我在英语教育培训及翻培训行业深耕多年,已经讲了12年的课了,在这12年里,教过各行各行业的学生。从千人的大课堂到一对一的高管私人订制课程,各种班型,不同阶段水平的学生,我都会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课程,融汇创新学习方法因材施教。所以我相信在课程设计、学习方法、教学经验、翻译经验等方面我的资历足以帮到想学习科技互联网英语及翻译的朋友们。

另外两位老师在科技翻译领域的资历及教学经验很是丰富,也是我在会上经常合作的同传搭档,他们常年担任对于苹果、三星等智能设备直播发布会的同传。我们竭尽全力,在未来两个月的课程里会一直紧跟大家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及时汇总复盘,帮到大家在课程里学有所得,收获满满!我们的教研会议早已并一直在进行中!

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 Hillary老师同声传译

F. 学习预热

今天我们先一起开启学习部分智能手机的表达:

a. 硬件之电池Battery

Battery life电池寿命、待机时间

例句:When buying a new phone, the number one priority for me is a good battery life. 买新手机时,我最关心的就是待机时间够不够长。

例句:Those big, luscious AMOLED and LCD screens and taxing apps are an obvious drain on your battery. AMOLED 和LCD屏幕尺寸大,颜色艳丽,再加上众多应用程序一起运行,使得手机耗电非常快。

b. Increase/improve /save battery life 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省电

例句:Using a dark-colored wallpaper, enabling doze Mode or switching off vibrate can increase battery life.

使用暗色墙纸、启用休眠模式、关掉震动,这些措施都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charge your phone 充电

例句:It can last all day on a single charge. 它充一次就可以用一天。

Portable batteries 充电宝

Wireless/cable charging 无线/有线充电

c. 屏幕Screen

touch screen 触摸屏

The screen is very hi-res. 这个屏幕非常高清。Hi-res是 high-resolution的简写

The screen has extremely accurate colors. 这个屏幕色彩非常清晰准确。

d. operation system (OS) 操作系统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Google's open-source platform Android, Microsoft's Windows Phone, Apple's iOS谷歌的开源平台安卓,苹果的IOS

例句:The operating system equips the smartphones with advanced computing capabilities, runs applications and enables the device to perform basic features.

该操作系统为手机配备先进算力,运行应用程序,并保证手机运行基本功能。

e. 内置程序built-in basic apps

calendar 日历

contacts 通讯录

maps 地图

clock 时钟 -set alarms 设闹钟

weather 天气

f. 下载程序

A million innovative apps in a wide range of categories are available to download that can keep a user entertained, productive, organized, current on breaking news and socially connected.

译文:一百万个各类的创新应用程序(app)供用户下载,这些app有料有趣,即时丰富、条理清楚,满足用户对获取新闻讯息,社交链接等信息方面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