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负面情绪」超标,不妨做15件小事清除内存“垃圾”

 图书 馆员 2020-04-29

【如果你的「负面情绪」超标,不妨做15件小事清除内存“垃圾”】人们常用“排毒”来表示将身体有害物质清除出去,其实除了躯体,我们精神、心理上也有许多有毒有害的情绪、想法,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疾病风险。《生命时报》邀请心理学家,介绍15件给精神“排毒”的小事,让你放松心情,愉悦起来。

人们常用“排毒”来表示将身体有害物质清除出去,其实除了躯体,我们精神、心理上也有许多有毒有害的情绪、想法,不及时“排毒”就会影响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甚至增加疾病风险。

《生命时报》邀请心理学家,介绍15件给精神“排毒”的小事,让你放松心情,愉悦起来。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肖 蓉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周铭

1 整理东西

杂乱无章的家庭或工作场所会影响身心健康,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把屋子、工作环境的东西整理得井然有序能减轻压力,让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2 远离“放毒”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关系需要培养,但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有好处。无论是伴侣、朋友、亲人还是同事,如果你和他在一起时会感到痛苦或被轻视,这些都是他们“放毒”的迹象,建议保持距离。

3 停止自我批评

偶尔的反省和自我批评能帮助你找到缺点和不足,但经常这样做会越来越自卑。对自己友好一点,你不是一无是处,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

学会拒绝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没有恶意的请求加以拒绝是困难的,也许是为了维护关系或维护对方面子。

但总是应诺他人并不是好事,这会导致你的压力增大和承担过于繁重的义务。建议在同意某件事之前,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不要害怕拒绝。

5 诚恳地谈心

与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开诚布公地谈论问题有助于减轻思想负担。为了获得最佳的谈心效果,要以积极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如果当时太生气或压力太大,就休息会再谈心,不要往身边人身上撒气。

时不用手机

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焦虑和抑郁。美国心理协会建议人们有意识地减少浏览手机的次数,把手机设置静音,晚上睡觉时把手机放在远处。

7 心怀感恩

用心花时间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是清理大脑的好方法。

研究表明,心怀感恩不仅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还能帮助你与孩子、朋友和同事建立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每天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包括写感恩日记、给别人写感谢信等。

8 出去走走

有时候镇静大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出去散步,能让你在精神层面得到休息,远离压力源。此外,它还能增加快乐感和提高自尊心。

9 做份财务规划

没有什么比感觉自己的财务状况良好更让人快乐了,缺钱是大多数人的压力源。

如果你担心入不敷出,就制订一份详尽的财务规划,记录每笔收入和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把钱花在刀刃上。

10 做顿美食

简单而美味的烹饪不仅能改善心情,还以许多积极的方式刺激大脑,例如制订饮食方案能培养组织条理性,把它分解为多个细节有利于问题解决和多任务处理能力,且做饭能提高执行功能。

11 多做好事

帮助他人能提升整体幸福感,哪怕是给朋友带份饮料,帮同事取份快递,都能改善心情、减轻压力和增加幸福感。

12 设置优先级列表

要做的事情太多,就容易茫然不知所措。为了控制这种无序感,可以列出每日要做的事项,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睡眠,再把要完成的任务分门别类,把最重要的事写在前面,把无足轻重的小事往后放一放,再一条一条执行。

13 学会放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背负着各种情感包袱,包括未实现的梦想、失败的滋味、怨恨、离愁别绪等。然而,陷入思来想去的漩涡只会让你一遍又一遍地受到伤害。
适时学会放手,过去的已经过去,你还有现在和未来。放下包袱不仅让人轻松,还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压,培养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增强自尊心。

14 开怀大笑

笑是良药,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心理学家发现,有幽默感和经常大笑有助于保持健康,这是因为欢笑能增加血液流动,减少应激激素生成,即便是对自己假笑也有效果。

15 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为改善心理健康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照顾好身体。经常锻炼能改善情绪、缓解压力、增加能量和警觉性,以此来减少心灵毒素。▲

消除烦恼的30个方法

凡夫都有烦恼,但一些有信仰、有修养的人,则把烦恼降到最低。你是烦恼人吗?以下告诉你一些消除烦恼的方法.

  01、不埋怨他人

  这是消除烦恼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方法。责备自己或他人让你的心态停留在对往事的纠缠上,不如抬起眼睛向前看,想想下一步怎么办。

  02、积极看事情

  “真倒霉,刚要出门却下起了大雨。”与其这样想,不如想“今天空气多清新多湿润”。把每次“倒霉”都想成锻炼自己在变化中生存的机会。

  03、烦了睡一觉

  虽然忧郁和睡眠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但专家指出,只要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就有一定的改善情绪作用。

  04、卧室有阳光

  “醒来时卧室充满阳光,会让你一整天都感到高兴。”哥伦比亚大学光照治疗和生物韵律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博士说,早晨的阳光对人体健康最有益。

  05、换一个灯泡

  如果实在没时间早晨晒太阳,就把家里客厅或餐厅的灯泡换成节能灯吧。它发出的光比白炽灯更像阳光,能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

  06、与宠物一起玩

  仅仅抚摸爱犬15分钟,人体就会释放出感觉良好的激素———血清素、泌乳雌激素和催产素,同时降低紧张激素———皮质醇的水平。

  07、保持微笑

  对于同一件事情,经常微笑的人会看到它有趣的一面,经常紧皱眉头的人则会看到它让人烦恼的一面。

  08、吃几块巧克力

  吃巧克力是改善情绪的好方法。波兰内科医生利亚·谢尔曼称,巧克力中所含的色氨酸能够激发大脑中改善情绪的血清素。

  09、换种避孕法

  服用避孕药导致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引发情绪低落。如果是这样,那就要考虑用安全套等不会影响激素的避孕方法。

  10、写日记或画画

  不管是写日记还是唱歌、画画,这些和艺术有关的行为都更有利于转移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

  11、运动30分钟

  当人情绪低落时,可能不想做任何事情。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出去跑步,或去健身房运动30分钟,心情很快会好起来。如能长期坚持,还有助于改善抑郁症。

  12、抚摸你的爱人

  轻轻抚摸爱人的脸或手,体会肌肤之间接触的感觉,能让人体释放兴奋激素内啡肽,同时降低血压和心律,使身体感到更加放松和愉悦。

  13、哼首歌曲

  人内耳某个能对歌声作出反应的器官,与负责传递兴奋的脑部神经相连。所以烦恼郁闷时唱首歌会立即转变心情。

  14、亲近黄色和绿色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房间里摆明黄色和嫩绿色的东西,能让人心情更愉悦,因为它们是阳光和春天田野的颜色。

  15、多吃鱼和坚果

  日常饮食中摄取对健康有益的脂肪酸越少,越容易抑郁。因此老吃肥肉的人容易情绪差,多吃鱼和坚果则让你远离烦恼。

  16、尽量别加班

  压力大和身心疲惫是让情绪变差的常见危险因素。要想心情轻松愉快,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不要加班,也不要去做超出能力以外的工作。

  17、开始减肥

  肥胖和抑郁有密切关系。肥胖者更易发生抑郁,而情绪低落的人也更易成为肥胖者。所以要想情绪好,别让自己太胖。

  18、照顾好身体

  长期心情不佳可能让你患糖尿病或心脏病的几率加大。反过来,疾病也会使人抑郁,比如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更易低落。

  19、补充维生素D

  饮食方式不仅影响健康,还影响大脑发育。情绪不好时补点维生素D,可以吃鱼油、鸡蛋、动物肝脏或牛奶,有改善情绪的作用。

  20、千万别借酒浇愁

  忧郁或焦虑的人常靠想喝点酒来缓解情绪,但注意一定不要喝多,这样会影响大脑中分泌的化学物质,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适当喝点红酒,让自己微醺、放松就可以了。

  21、固定时间做事

  每天午饭后喝一杯酸奶,晚上8点一定去慢跑。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会让你每天都有所期待、充满希望,这样的人最不容易情绪低落。

  22、改变固有看法

  同样是医院,小孩子害怕它,成年人则认为它能帮自己解除病痛。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有限认知看待事物,所以碰到负面事情,多想想自己的看法是不是太主观了。

  23、找个乐观朋友

  与快乐的朋友在一起会使自己也变得快乐,与经常抱怨的朋友在一起,会使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差。

  24、有个好人缘

  人缘不好的人更容易郁闷,这样的人处理不好社会关系,得不到更多社会支持。因此要想情绪好,先要学会和别人良好沟通的能力。

  25、到网络上求助

  网络发达的年代,千万别小看它的力量。给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微博发个私信,也许能解决你情绪上的大问题。前提是一定要先搜索一下他的背景,小心受骗。

  26、学会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如果你总对人充满热情,看到对方的优点,你就能够战胜坏情绪。

  27、赶紧戒烟

  吸烟不仅会损害你的心脏和肺部,还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8、烦恼时别做决定

  情绪低落会影响你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这时最好不要做什么重大决定。如果一定要做决定,最好先咨询一下家人和朋友。

  29、改变减肥方法

  有些人为减肥很少吃主食,这样容易导致抑郁。研究表明,多吃一点主食,同时减少脂肪摄入,同样能减肥,还能让心情更愉悦。

  30、和朋友吃顿饭

  心情很差时别把郁闷的事藏在心里,和朋友吃顿饭倾诉一下,就算他不能完全理解,也一定会给你精神上的支持。

焦虑症抑郁症的康复速查手册

写这个的原因是,生活中有类似情况的非常多--最大的数据是4:1,而且有大量误诊和误解,希望给大家参考,特别强调几个总原则:

(我微博中有多篇从不同角度解读的内容,大家可以搜索了解,也可以私信我)

1.焦虑症抑郁症不丢人,和感冒一样的,多数都可以经过调整自愈

2.焦虑症抑郁症不特别,能得也能治好,不要抓住疾病不放

3.大多数情况下,吃药没什么太大副作用,别怕

4.规律的有氧运动,是治疗和改善状况最好的方法,这是公认的结论

5.确诊和吃药要找医生,看神经内科或心理科,最好三甲医院

一、什么状况可以怀疑自己有焦虑症抑郁症类疾病

本来正常的你,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怀疑是焦虑和抑郁类疾病了:

(确诊要找医生判断,另外绝大多数人通过运动等调整可以自愈,不用怕!)

1.身体:几个月甚至是几周来,身体乏力,胃部不适,失眠,心慌,胸闷,头晕、偏头疼。

尤其是:

1)总想长舒一口气,或嗓子中感觉有块东西吞吐不下,有人会怀疑自己得了癌症;

2)或感觉心跳的很快,有心率不齐,怀疑自己有心脏病等各种疾病,但做过各种医学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或仅仅是胃炎等普通疾病;

3)疑病(本身疑病就是个病):就是总觉得自己有病,反复去检查,检查完了a器官没问题,就去检查b。。。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变,多半是心理类疾病或因为心理导致。

2.情绪:

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对事情没有兴趣;

非常不想去上班;

(成年人)对性生活没有兴趣;易悲观多愁善感,易流泪;

很烦躁,容易被激怒。

3.思想和语言:

忽然思维活跃极度敏捷,经常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停不下来,半夜也容易想到很多好点子,感觉思想停不下来;(焦虑)

或:感觉脑子很迟钝,想事情很慢。

4.急性症状:

忽然血压高,心慌胸闷,害怕,有濒死感,你以为得了心脑血管疾病;

忽然害怕到人多的地方,或密闭的地方比如怕坐飞机。(惊恐发作、广场恐惧、幽闭恐惧等)

特别注意:惊恐发作很容易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

二、抑郁症焦虑症常常被误诊(也是几个让人特别紧张的状态)的情况:

1.惊恐发作(失控感、濒死感):

这是焦虑症严重时的一种表现,患者忽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濒死感,心慌害怕,惶惶不可终日。我看到盛大创始人陈天桥也得过这个病,这也是很容易误诊的疾病---被当做心脑血管疾病来治疗,因为的确有时候会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伴随。遇到这个的时候首先不要判断错误,很多人因此反复去急救中心,甚至呆在医院不敢走,一开始很多医院也会当成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同时的确惊恐发作的感觉非常难受,要治疗。

2.大脑狂乱:大脑停不下来思考,担心自己发疯。请放心你还意识到自己大脑不断思考,停不下来,就疯不了的。同时要及早解决失眠问题。

3.担心心脏病:心慌胸闷,心跳的快,担心是心脏病,担心突然心脏停跳。这个可以通过做心脏彩超和运动平板测试来彻底诊断,如果以上检查没有大问题,也请放心,心脏没有那么容易停跳的。

4.癌症:咽喉有东西,吞吐不去,以为得癌症,其实是梅核气。

三、如何看待焦虑症和抑郁症?

1.不要害怕。

南怀瑾先生说21世纪最大的疾病是精神类疾病,所言不虚。不要过度害怕焦虑症、抑郁症,很多人都这样,有数据说发病率是8:1,更极端的说是4:1,很多人曾经得过又好了,或正在得这个病,只是不知道而已。也别觉得自己很特别,这个真的很常见。

2.大量的抑郁焦虑被当成身体疾病在治疗。

中国大量的心理情绪类的疾病(或因心理情绪为主诱因导致的身体问题)都当成了身体疾病去治疗,中国情绪心理类疾病的概念普及的晚,普通人对这些有时也忌讳,似乎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就是心情不好或心胸不开阔,其实这些疾病和感冒发烧一样;可以患病当然可以治好。

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心理情绪类疾病有大量的身体症状,比如头晕头疼、发力、胃部不适,甚至血压高等,这些结合在一起被当成身体疾病治疗了。

3.能得就能治好!

4.焦虑症抑郁症不单纯是思想问题!

比如,抑郁症症不是心眼小,得这样的病不丢人!

确诊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有心理思想的诱因,但绝对不单纯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严重的疾病会有大脑递质的变化(也是生理问题),是需要服药的,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疾病仅仅是小心眼、想不开,开导开导散散心就好。

5.要不要吃药?

挂号去什么科室?比如严重失眠,生活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些的判断要相信转专业的医生,一般要看神经内科,或心理科,建议去三甲医院。

注意,有些化学药物有的作用,比如让人迷糊、大脑迟钝,手脚麻木等等,不用担心。同时不要多度担心,除非长期和大量用药,否则副作用没有你想的那么大。

6.自我康复的核心方法:运动+调整作息规律让自己远离亚健康+心理疏导

四、人为何会得焦虑症和抑郁症?

1.焦虑症抑郁症有身心两种原因

往往心理类疾病都伴随身体不适,而身体的疾病又有某种心理的原因,这个结论东西方的医学都是认可的。中医讲人得病有3个原因:内部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部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还有一个是不共内外因,比如被狗咬了被车撞了(其实严格的讲,被狗咬了都有内部原因)。生病就是内外部结合原因结合的结果。
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变,多半是心理类疾病或因为心理导致。而心理类疾病多数都有身体的原因,比如长期的亚健康,作息不规律等等。

2.焦虑抑郁(及其他顽固性慢性病)的常见心理原因:

比如顽固头晕头疼者往往和父母或领导关系不好;

而在两性关系和情感上有障碍的人,容易腰部不适或有妇科类、胸腺类的疾病;

焦虑症伴随血压高;

抑郁和焦虑都容易胃部不适,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容易被患者当成癌症等大病--梅核气---感觉胃部不适,嗓子有东西吞咽不下去,屡次检查也没有什么结论。
很多情绪心理类疾病都伴随一个另外的病,叫疑病症---就是总担心自己得了什么样子的病,反复做检查,或检查后无病但总是担心,挥之不去。

3.人什么时候会有这些疾病

1)性格原因:从患病者个体要素来讲,一般来说天生敏感、情感丰富细腻,有追求完美的倾向的人容易这样;
一般来说,人的身心反应机制是长期一贯的,成年时候发现怎么突然会有抑郁或焦虑症呢,好像这些问题是从天而降的,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人小时候就有这样的问题,只是那个时候不懂,不知道这个是抑郁或焦虑,第二呢青少年时期身体好精力旺盛,信息量少,专注力强,就过去了。
我高中阶段努力学习,得病休息了半年,医生有各种判断,什么身体受寒、气虚等等,最后判断为“神经衰弱”,曾经吃过各种药,回想起来其实也是一种压力导致的疾病。

2)外因:

从外部际遇来说,遭遇生活工作重大变化,比如工作变动、创业(失败)、亲人去世、感情失败(两性关系差、一直没有男友或女友)等等;

3)身体素质:从患者身体来说,一般爆发这样的疾病,往往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乏力、缺乏食欲、失眠等。

五、疾病可以是你变的更好的一个契机!

1.疾病不是突然来的,疾病是一个人长期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种结果---长期生活作息的方式,思考和度过人生的方式。

2.疾病是一个提示,往往告诉你,这样的生活、工作方式不行了,你要做出调整。很多人在做出重大人生决定前会有焦虑症;很多人在放弃一个事情前也容易有大病---这个的心理机制是----不是我懦弱无能,想放弃----你看是身体实在不行了,必须放弃,其实这是身体和潜意识在帮你自己,帮你做出重大决定。

3.不要持续的自怨自艾,把疾病看成一个改变的机会。很多人通过疾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这就是你为什么要得病的原因,可以获得更多爱、关心、关注,可以让生活暂停一下,可以暂时不去面对什么,或给你一个理由让你放弃一个什么。同时要明白,不要一直停留在这个疾病中。有的时候,是自己不想好,因为得病这个状态很舒服。朋友,差不多了,就要想办法走出来,疾病让人重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

六、如何判断疾病的程度?

1.睡眠质量:

失眠严重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同时不要怕,短期或一段时间时间睡不着没什么的。失眠的可怕还不是失眠本身,是很想不失眠,对吧,有经验的朋友应该能体会。本身睡不着就很难受了,又很担心睡不着的危害,更严重了。

2.饮食和排泄,女性还有生理周期:

如果能有顺畅的排便(大便成形)和生理周期比较正常,那说明整体还好。通常焦虑者容易大便干燥(火旺),抑郁者容易大便塘稀(脾虚)。

3.有自杀、伤害他人等倾向必须就医。

七、焦虑症抑郁症的康复原则?

1.不要轻易放弃正常的生活工作。

要尽量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个有时候很难,但要坚持;当然,有些重大生活工作的变故,打击人的心情,让人很难走出来,这个外人很难理解,不过话说回来,生活还要继续啊,又能如何呢?

2.调整作息:

迅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整体判断,同时总结反思一下前段时间的生活、工作情况,对压力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一个思考,并作出改变,比如饮食作息这些好调整的先调整起来。

3.运动起来!(另文单独介绍)

4.心理治疗:

要想根本上有所改变,可以辅助心理治疗,对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进行观察,记录,反思总结,看看自己得病的原因---疾病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一个人。5.你真的想好吗?要相信能治疗好,要想治疗好,这么说好像很奇怪,我自己病了难道我不想治疗好吗?还真的是,有的人潜意识里不希望治疗好,他不相信真的可以好,一直沉浸在这个状态里边,或许因为疾病较重他失去了离开疾病的能力,还有就是潜意识中这个病帮助他获得关注,或者逃离某种生活,或者暂时不用去面对某些问题等等。

6.关于医生:找一个你信任的医生很重要。心理情绪疾病伴随着各种症状,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至关重要,同样的药甚至不同的人开效果不同。

八、抑郁焦虑常见的身体调整的理念和方法!!!运动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公认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规律的有氧运动。

1.饮食--不喝冷饮牛奶酒类,晚饭减半肉减半:

1)多食油腻寒凉(寒凉之物如冷饮、牛奶,也包含过量食用水果)伤害脾胃之气加上久坐,导致脾虚,反过来脾虚又让人乏力精神萎靡;

2)非时而食,早饭午饭过于草率急躁,晚饭缺过于丰盛,晚饭后人困乏,饱食而眠。

3)营养超标,身体运化不掉,易壅滞 。过去形容书生说手无缚鸡之力就是指因为不运动,所以肌肉无力,同时会不耐劳,稍微运动就觉得疲惫,相关的很多问题也会出现,比如抵抗力低,很容易生病,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很多人虚胖,原因之一是内脏寒冷,需要更多的肉来保护。

4)结果:从中医角度看,如果把中国所有人比喻成一个人,按照中医看这个体质是什么呢?总体是肝郁脾虚,原因是---营养过剩、贪图寒凉、久坐少动、思虑多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开玩笑说叫--脑子进水、猪油蒙心。 现在单位体检,医生给大家的建议几乎都包含“少油腻、多运动”。今天多数人都是营养过剩的。现在人多数状态下是久坐工作,很少动。中医上讲“久坐伤脾”。中医说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意味着不运动,肌肉用进废退,反过来会影响脾气,因此很多现代人显得胖乎乎的,但是没什么肌肉,是个“肉人”。 (注:中医上说的脾是包含脾器官在内的一种功能的总称呼,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脾这个器官,其他亦同)

2.情绪调节:

1)减少思虑、比较:当代人压力大,节奏快,思虑多,受各种信息干扰大,常常对比、攀比、计谋、计较、担忧、后悔,焦虑以担心未来,懊恼悔恨以对过去,劳神,故病多。
2)减少信息干扰,少看手机:
a 多数人或偏于焦虑或偏于抑郁,这个状态在中医上叫“肝郁”,“肝主情志”,人的精神状态与肝的功能密不可分。(这里的肝,包含但不仅仅是肝脏那块肉,是一种功能的统称)

b 另外就是要减少干扰,提升精神的专注力,让情绪和心理的稳定性增加,《 内经》上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c 各种干扰中首要的是手机,要少看手机,或者定时看,有意识的减少各种信息的导入。人脑有时也像电脑,有自己的内存限制,关注的信息过多,想的过多,内存不够,既影响思考的质量,也影响速度,还可能带来疾病。当代人饮食越来越咸辣,其中原因之一是人体寒凉,另一原因是节奏太快,非重味不足以体会了,比如我们去农村或老家,忽觉水甜饭香,除了水好空气好外因外,更重要的是人心安静,能用心体会。可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节奏,可考虑定时而非随时查看手机。

3.有氧运动:

1)形式上优选快走,次选慢跑,可配太极拳易筋经等传统健身功法,有兴趣者建议练习咏春拳等武术,兼习静坐站桩等内养方法,女士可以练习瑜伽。

2)时长和剧烈程度:运动要超过30分钟,走路走到手指肚发胀发痒,后背出汗。一般来说,过瘦,过劳者跑步不可过量,从健身角度看,每2-3天一次,每次3-5公里足矣。如果跑步一段时间,发现面色发黑(不是晒黑,而是脸色底部隐约有黑气),人中浅平,则应适当减量。冬天跑步要减量。防止运动过量和选择恰当的运动时间。按《内经》意,人不可频出大汗,“汗为心之液”,过汗伤心。(当代人运动少,吹冷气多,可以出汗多一些)

3)时间选择:运动较好的时间是早晨,次选下午,不建议晚上。晚上万物封藏,身体由阳转阴,运动起来气血蒸腾,阴阳颠倒,起不到锻炼效果,还可能影响睡眠。

4.单独说一下:为什么运动能很好的改善肝郁脾虚这个状态呢?

1)运动让人舒畅:首先“肝主情志,属木,最喜条达”。许多跑步者有体会(其他运动也类似),不开心时去户外跑一跑,一场下来,四肢得到舒展,心情得到释放,中间有人还会吼上两声,跑完出出汗,人舒服很多,会很爽,这个爽就是“条达”的一种。 

 2)运动让人安静:跑步过程中,往往人能静下来,减少思考,让纷乱的大脑稍稍停顿下来,这让人减少思虑。很多长期拍跑步者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跑到1小时左右时,大脑一片澄澈,人处于一种宁静而喜悦的状态中,这个感受甚至接近“定静”的状态(有的甚至就是,实际上佛教的定静修炼中,就有类似跑步的方法)。现在西方研究表明运动会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脑垂体分泌的物质能使人部分消除疲劳感、疼痛感,让人开心愉悦起来。

3)运动促进消化:跑步让人动起来,运动让肠胃蠕动加快,减少肠胃负担,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降低体重,增加肌肉,这些都能帮助解决“脾虚”的状态。另外中医上也讲动能生阳,跑步让人的阳气升腾,精神焕发。  中医上有个药叫逍遥丸(不是“小药丸”),功效主要就是疏肝健脾。被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症状。乍一看这好像这药是专门给女人吃的,其实经常被用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疗效非常好。规律科学的跑步能起到逍遥丸的作用。

5.这样调整睡眠:几点睡好?欲健康则21点睡觉,保持健康要在23点前睡觉,至迟不可过24点。可以早起,如凌晨4、5点。最好中午11-13时可小憩半小时。少睡、房劳(性生活过度,包含看A片和意淫)、思虑三者, 大伤元气。当代人睡眠少而迟, 传火神派名医刘力红先生请教大师南怀瑾先生,当代人养生秘钥如何?南老答,睡觉!另外如果长期身体亏空较大(如多年熬夜缺乏睡眠等),在焦虑转抑郁阶段,往往身体极为困乏,这个阶段可以多睡觉,睡足。

患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与焦虑症后,我们自我调节要注意什么?

大家一说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失眠,都觉得不是什么陌生的话题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很多人都在苦苦的找寻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的方法,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多多的了解一些治疗失眠的好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那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后自我调节要注意什么?

本来来自微信公众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识”

1.生活有规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睡眠周期,选择最合适的睡觉时间及方式,做到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劳逸结合,增强体质。从事久坐体位的工作者应注意减少久坐和连续工作的时间和强度,工作1小时后应休息10~15分钟,活动下头颈部及肢体,自我揉揉头部各处片刻,尽量避免因头颈部劳累引发失眠。

2.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运动助眠的项目有多种,如跑步、竞走、滑冰、游泳、做操、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多数患者来说,应先从走步开始,尽可能走得远一点、快一点,而不是散步。运动量以轻中等度为好,锻炼时间以下午4点到8点效果最好,也有人提倡失眠者坚持在睡前2~3小时进行一次轻中度量运动锻炼,可促进和加深睡眠。

以上介绍的就是失眠后在生活中自己调节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失眠的症状也分轻重,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建议不要光依靠自我调节,还是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这样对于控制失眠的病情才有好处!

接下来介绍缓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的六个小妙招!!!

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不堪重负,长时间有一些不良的情绪,比如说长时间焦虑,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方法进行纠正,否则发展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焦虑症那么就需要服用一些药物了,我们首先应该让自己身心放松下来,要及时的转移注意力,并且在生活中保证充足的休息。

现在人们的生存压力特别大,房价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工资涨幅却不高,所以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疲惫,长时间有一些焦虑的情绪,而这些焦虑的情绪也可能导致人们心慌意乱、肌肉紧张。这种情况大家千万不能忽略,如果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焦虑症。

方法一、 放松

焦虑的情绪会让人们长时间处于心慌以及身体发抖的状态,所以我们就需要先放松下来,减轻这些不适的症状,让焦虑症得到很好的缓解,要想让身体放松,我们不妨通过深呼吸的方法达到目的。

方法二、 适应

我们对让自己产生焦虑的对象,一定要勇敢的面对,我们可以把自己害怕的某个情形分为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那么大家慢慢就可以适应这个场景。

方法三、 注意休息

在生活当中,大家也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可以身心轻松、减少心里的焦虑,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觉之前洗个热水澡,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方法四、 倾诉

倾诉其实也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心理焦虑,通过倾诉可以帮助人们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让被倾诉者成为自己的支持者,渡过难关,远离焦虑情绪。

方法五、 保持乐观

在生活当中,大家也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心理焦虑,如果人们缺乏自信,那么大家首先可以进行自我暗示,要坚信自己一定可以,一定可以渡过这个难关。

方法六、 转移注意力

如果人们最近觉得自己特别心烦,我们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让自己身心松弛,比如说我们可以听听音乐或者是去户外走动。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遇到一些压力,毕竟现在的生活的确非常艰辛,但是人们也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压力,如果自己内心比较脆弱,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虑症以及抑郁症,这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不良的心态,我们必须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