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三句宋词表达了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并表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它们分别是:
而宋代禅宗则将修行的境界也分为了三重阶段,分别是:
人生苦短,倘若用年岁丈量人生,短短几十载,也不过少年、中年、暮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不同的内容和形态,人生没有彩排,我们能做的便是尽可能的将每个阶段的人生都过的充实和精彩。 下面笔者为每个人生阶段精选了一首经典诗词,人生如诗,山水几重,让我们且吟且行。 少年是轻舟白马,追梦天涯少年,如初生的朝阳,灿烂而炙烈,伴着五彩缤纷的虹霞,当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人在少年,意气风发,轻舟白马,追梦天涯,李白的《少年行》,便道出了少年该有的恣意雄心和激扬壮志。
少年意气,应当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上击筑饮酒,应当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而歌,应当结识像燕太子丹一样的爱贤之士,应当结交像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侠士一样的朋友。 少年时就应该胸怀豪杰之气,树立伟大的壮志和雄心,身负壮志,将来自会有奋发激扬之时。 若再遇到像鲁句践和荆轲下棋争吵的事情,要互相包函,相处和睦而不相欺。 五陵少年骑着银鞍白马,满面春风的从长安金市东面奔来。 游春赏花之后,他们最爱去哪里呢?他们常常相言欢笑的到胡姬的酒肆中饮酒作乐。 少年意气,当如李白的诗中所云“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少年豪气,当如李白的诗中所写“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第一首诗,李白将少年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和追慕描绘的淋漓尽致。 而第二首诗,李白则描绘了一群五陵少年踏花赏景、欢畅豪饮的意气风发形象,寥寥数语,却将豪情少年的形象勾勒的惟妙惟肖。 这便是李白心中的少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不负韶华。 中年似一缕清风,行走匆匆
梧桐叶上的滴雨声,一声声叫嚣着秋意。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嘀嗒雨声,更添了心中的愁思。夜里做着归家的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落下,棋子还没有收,叹息又将滞留在这新丰客舍。躺在床上,十年的宦海沉浮和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这是一首悲秋感怀的词,在伤秋的同时,诉尽了羁旅的哀怨和对远方父母的牵挂。 人到中年,少了少年的恣意轻狂,多了心头的责任和牵挂。 中年是一个人的人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万事烦扰,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的拼搏,身上的责任,桩桩件件都是不能轻易放下的。 就如作者词中所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中年似一缕清风,行走匆匆,肩上扛着无法卸下的重担,忙碌,只为了撑起一片天,让家人过得更好,而身后的那份牵挂,正是我们力量的无尽源泉。 暮年洗尽浮华,岁月里沉淀厚重
这首词是黄庭坚的绝笔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三年,黄庭坚生前最后一个重阳节。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人到暮年,心态有了强烈的变化,曾经封侯拜相的人生追求,如今看来都只是一场幻梦,放下这些虚妄,内心反而更平和了。 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被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所以算了吧,一切其实都没有什么可说的! 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还是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开怀畅饮吧,人生什么才是真实的?不过眼前这大好时光和杯中佳酿,所以莫要辜负。 词曲最后,诗人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借花自嘲。词人突来兴致,将花插于头上,花却笑他偌大年纪了还要簪花自娱。至此一个热爱生活的老者不服老的形象跃然纸上。 暮年是人生的淬炼,经过岁月浮沉,沉淀的是一份厚重,看淡了荣辱得失,生活变得更加平实和璞真,一切都释怀了,内心却还保留着一份乐观和开朗,生命变得豁达闲适,回首往事,山水依旧,只不过一颗心更加澄然。 人生薄暮,最重要的便是放下,放下曾经的纷纷扰扰,铅华洗尽,留一份坦然。 人生的三个阶段,各有各的追逐和故事,你觉得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适合读哪几首诗词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