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中外】与狗肉有关的两个汉字

 老沔城人 2020-04-29



【古今中外】

与狗肉有关的两个汉字
 

  读苏轼文集,有《记徐州杀狗》一短文:

  今日厢界有杀狗公事。司法言,近敕书不禁杀狗。问其说,云:《礼·乡饮酒》:“烹狗于东方,乃不禁。”然则《礼》云:“宾客之牛角尺。”亦不当禁杀牛乎?孔子曰:“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死犹当埋,不忍食其肉,况可得而杀乎?

  苏轼在徐州看到公家杀狗摆宴,诘问司法官员,回答说法律又没禁止杀狗,为什么不能吃。双方都有经典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当然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那位宋朝的司法官员说的没错,中国吃狗肉的传统确实悠久。吃狗肉的风尚的演变,大致是从上及下,由贵而俗。具体来说,从统治者的祭品,到贵族的珍馐,再到普通民众的美食,乃至市井无赖的牙祭,渐渐卑下——至今我家乡有句俗语叫“狗肉上不了大桌子”,意即形容某人畏畏缩缩,见不得大场面,没见过大世面。历史上狗肉确实阔气过,有两个汉字,恰能够证明。不过,还得沿着汉字的演进一路溯游而上,才能看出狗肉在以前曾是多么尊贵。

  一个是“献”。

  献,简化后只保留了犬旁,根本看不出所以然,得看繁体。繁体为“獻”,简化前左边原来是个古怪的家伙,鬳。这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下边三条腿,中空,用来盛水;中间一层箅子;上边的空间可以放食物来蒸,其实就是古代的蒸锅,只不过箅子不能活动,整个是一体的。这样还不够形象,那就再看甲骨文的“献”字,简直就是一幅图,一条狗摆放在一个锅子样的容器旁边,马上就要上锅蒸煮了,一目了然。统治者要祭天祭鬼,就得贡献上牛羊之类,献品中也有狗,估计是怕生狗肉不合祖宗们的胃口,故要先用蒸锅蒸熟了,再极为庄重地献上去,以示尊重(至今家乡过年祭拜祖宗,上贡前仍是把早已摆好造型的鸡、鱼、大肉之类放在蒸锅里象征性地蒸一下,再按次序摆上供桌)。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献贡这么隆重的事,狗肉绝对是主角之一,乃至先人们在创造“献”字的时候,最终选择了“犬”,而不是牛羊鸡猪。




分别是繁体和甲骨文的“献”

    再一个是“厌”。

  绝对不是讨厌吃狗肉,所以才发明了厌字。恰恰相反。厌,繁体作“厭”,本是“猒”,厭猒是古今字。把“猒”拆开,就是甘、肉、犬。楷书变化后,已看不出来,看小篆或金文就很清楚。一张嘴巴,下面一个肉,右边还是放着一条狗。猒最初的意思,按说文的说法,就是饱也,足也。可以想见,古人大快朵颐一番甘肥的狗肉,一种无比充实的满足和幸福感悠然而生,怎么去描述呢,于是就创造了“猒”,这是个会意字。开始就是满足的意思,贪得无厌,就是这个意思。满足感时间一长,逐渐地由满足而生厌倦,又衍生出其他意思。鱼能让古人尝到了“鲜”,只有狗肉能让古人品味到满足。舌头从不骗人,除非你从心里去抗拒它。




分别是小篆和金文的“猒”


    (来源:东写西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