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纳“丝绸小镇”震泽的魅力,如长长的蚕丝一般无穷绵长。 无边潇潇春雨酣畅淋漓地向大地倾诉着甘霖,桑树喝饱了水,每一片叶子都绿油油的,在阳光下苍翠欲滴。太湖雪千亩桑园荡漾在春风里,袭来淡淡清香。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费孝通在书中说,在乡下生活中,农民往往是用不到文字的,因为他们面对面地用语言就可以高效交流。其实,在震泽这块乡土地上,又何尝不是如此,那软软的一句“请吃待帝茶”,一下能让人透过一抺乡愁,感受“家”的味道。而这里的桑叶茶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拉近各方游人心与心的距离。 震泽人好喝茶,除了待帝茶,还有熏豆茶等,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自然有不同的茶奉到客人手上,热情又周到。叫人惊喜的是,前两天,我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邂逅了桑叶茶,原本正感困乏之际,品上一口,顿觉清爽舒畅。 实为好奇,便请教了度娘。《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树被称为“神仙树”,桑叶又名“神仙叶”,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个大大的惊叹号闪现在心里,难怪去年在盛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妇,满头乌发,挑不出一根银丝。当时疑虑地随口问了一声“你怎么会”,对方轻声应答“每天喝桑叶茶”。 “老翁”为“小童”?看看太湖雪蚕桑文化园里的不少工作人员的肤色,心中曾经的疑问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满园春色。 桑叶茶的确很神奇,自有它的个性,醇香不同于安吉白茶,也有异于龙井、碧螺春。桑叶在开水中舒展后,滋润出的是透亮的绿,清澈见底,汤中几乎看不见杂质,尝一口,有种淡淡的香;再尝一口,香味开始浓烈,但很温醇,它穿过你的鼻腔慢慢地向全身扩散。简单,却不失品位。 据说春季桑叶生发的时间,跟碧螺春生发的时间很接近,温柔可爱的小桑芽,聚集了一个冬天的能量之后,只在那三五天,便嫩绿地爆发了出来。 采桑芽是个技术活,选择桑条中上部最新鲜的小芽,叶片尽量均匀完整。采摘时,动作既要敏捷,又不能伤及叶脉,如此反复熟练之后,采桑芽就是一门心旷神怡的体力活了。 桑叶茶的制作丝毫不逊色于碧螺春,室内竹帘或竹匾内摊放几小时,使它轻度萎凋失水,再放在柴火锅上翻炒杀青,随后适当进行手工揉捻、解块、烘干,才能变成桑叶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起周边的上海和苏州,吴江人要淳朴得多,特别是震泽一带的农民,他们临太湖而居,世世代代饮着太湖水,也正是太湖造就了这里特异的区域文化。这里的人崇尚简单的生活,如桑叶茶的汤色一样,不加任何修饰,有种纯纯的感觉。 正是春光烂漫时。在城市中紧张生活的人们,不妨来震泽古镇,来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择一清幽之地,喝一杯桑叶茶,或许能消除心头的繁杂,学会简单的活法。 2020-04-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