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劳动有利于增强学习成长效益

 育邻人 2020-04-29

运动、劳动有利于增强学习成长效益

育邻梦

人类社会是分工协作的群聚性社会,人是荤素搭配的“杂食性”饮食,人的身体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分工协作的整体。因此,人的学习成长同样需要综合性的调度多系统协调,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成长活动,比如借助脑力学习文化知识、借助四肢锻炼运动与劳动能力,是谓让学习成长活动“劳逸结合”。

实践即是劳动也是运动

学习的本质就是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

人们通常所讲的学习分为两部分,学是链接、了解、理解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大脑记忆以供后续开展实践活动所用;习是尝试、体验知识,是通过理解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将社会性的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参与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私有能力,是通过实践运用、检验、强化理论知识。简单的讲学习就是通过观察、模仿、记忆、练习获得成长处事的能力,是将人类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有智慧和思想转化为个人适应社会生产、生活能力和“私想”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了解社会生产、生活的智慧知识,就是更好、更多的了解借鉴前人生产、生活的智慧成果,以达成“站在巨人的肩上成就巨人”的成长目标。

技能是个人通过反复实践练习而获得的个人完成生活任务的能力:①技能是熟练完成生产、生活事务的方式或动作方式。《辞海》将技能定义为: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叫做技巧;《教育词典》把技能定义为:通过学习重复和反省而习得的体能、心能和社会能力,个体对这种能力的提高也许是无止境的;《教育大辞典》的定义: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该观点突出了技能获得的方式是通过活动或动作习得的,对技能的获得方式有较为明确的回答。但忽视了技能与知识的联系,未能提示技能尤其是智慧技能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技能训练方法上,可能导致机械模仿和重复练习。②技能是认知指导行为实践活动的统称。技能是个人在认知指导下通过行为实践完成生产、生活任务,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为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能力。③技能属于知识运用范畴。技能是对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实践,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能力活动的统称。技能是将知识经验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以使知识经验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

幸福家庭在厨房

运动增强人体免疫力,提升学习成长能力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有助于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免疫力、提升学习成长能力。① 运动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速率,使人体的心率、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释放,让心脏的收缩变得更加有力并增加心脏冠状动脉伸缩弹性,通过增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② 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运动受大脑指挥且运动可以使大脑的中枢细胞处于兴奋的状态,不断的增强脑细胞的活力和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使大脑思维变得更敏捷灵活。另外,运动可调节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防止大脑神经过度紧张而起到消除负面情绪和减轻压力的作用,运动过后睡眠质量得到改善,让我们更有精力去面对生活和工作;③ 运动刺激呼吸中枢并加快呼吸频率、加大肺容量,使我们的呼吸肌和呼吸辅助肌都得到有效锻炼,进而增大肺活量和改善肺功能。运动让身体细胞更具活力,让生命呈现出年轻态,运动促进细胞内的污垢、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的排出,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运动提升人体对各系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升生活、学习效率。经常运动的人大脑神经组织协调能力更强,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提高了同样的学习时间,自然能习得更多的知识内容。所以,运动是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成绩。有老师曾经对高三学生做过运动助学实验,就是将高三年级分为普通、好、优三个层级,普通班级每天增加运动助学一小时以上、好的班级每天增加运动助学半小时至一小时、优等班级按照原有的学习规律学习。一年之后的实验结果是,普通班级的高考成绩最好、中等班级次之,原本的优等班级高考成绩最普通。

家务劳动让家庭更舒适

劳动培养学习成长的责任心

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劳动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一切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基础途径,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原始人保障基本生存的劳动是狩猎和采摘,农业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劳动是种植、养殖,现代社会的形式劳动已经非常之多,包括体力类的生产劳动和智力类的创作、管理劳动。学习成长活动的本质就是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最后参与、融入社会,劳动让人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对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能够培养个人学习成长的责任心。

1、劳动就是自我服务

教导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常告诫孩子要学会“自己的时期自己做”,引导完成学习、生活上的自理,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独立照料自己的生活。现今,独生子多是家中的“王子”“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生活依赖性强而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如此孩子很容易患上“王子/公主病”。因此,对孩子成长教导需要注重孩子的劳动教导,如教导孩子搞好个人卫生清洁、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分工......让孩子意识到,劳动就是为自己的成长生活服务,只有劳动才能换取社会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才能获得期待的精神财富【荣誉与地位】和物质财富,劳动就是自我服务。

2、生产劳动激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劳动就是将现有知识或物质资源进行解析、重构,就是改造利用现有生产、生活资源让其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比如绘画就是将观察、现象到的事物通过画笔呈现在画布上,下厨就是将原本零散的食物原料、调料进行加工整合为可口的美食,清洗就是借助水与碱清除物品上的污渍、让他们恢复干净整洁之身,手工制作就是将原本普通的物质材料加工成为艺术品,种植就是将种子播种到土地力借助时间、阳光、土壤的力量完成种子质变到量变【种子发芽生长成植物之后结出新的种子】的循环.....

小学低年级劳动课就是简单的生产劳动,比如手工制作和了解种植养殖。手工制作就是借助不同的原材料和工具,将他们重新组合成我们想象的那个东西,这就要求孩子们即时观察手边的材料和工具、想象设计要制作的物件,最后将观察与想象结合创作出新物件;种植养殖是人类基本生活资源的基础保障,是人类借助自然力量、通过劳动获取食物的基本形式,了解种植养殖引导孩子认知食物的生长、收获过程,让孩子们认知到食物并不是伸手即来的,食物真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社会劳动换取成长地位

成长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从外界获取成长资源成长自己和通过自身能力服务社会建设换取社会成长地位,也就是一方面被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又为人民服务,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性的劳动实践能够让孩子们懂得生活在集体社会环境里,为同伴而服务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比如家庭中引导孩子帮助家人制作饭菜、清洗碗碟,学校学习中委派值日生搞好教室内外卫生......家务劳动和学校集体劳动都会获得家人或同学的赞誉,进而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成就感。同时,随着孩子成长能力的增强,他们能够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也就会更多,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生活地位。

劳动创造美食

成长即生活,生活就离不开运动和劳动,运动保障身心健康、劳动奠定生活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基础。因此,运动、劳动有利于增强学习成长效益。

运动、劳动有利于增强学习成长效益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运动、劳动有利于增强学习成长效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