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如何配伍应用“补药之长”——黄芪?

 茂林之家 2020-04-29

作者:胡献国

黄芪,又名黄耆,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本草纲目》言“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

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黄芪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补虚,小儿百病”。《别录》言其“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


《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的效果,对中毒或陷于疲劳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黄芪有持续的利尿功能

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疗效,当代著名中医岳美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古方新用,另创一方“复方黄芪粥”,用于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收效颇为显著。

黄芪配伍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黄芪配桂枝:桂枝温经散寒,黄芪功擅补气。两药合用,有益气温阳,和血通脉之功,适用于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而成的血痹,肌肤麻木或疼痛者。

2.黄芪配柴胡:柴胡能升阳举陷,黄芪能益气升阳,合用治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诸症,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以及久泻脱肛等症,方如补中益气汤。

3.黄芪配葛根:葛根有升阳之能,黄芪有益气之功,合用之可益气通窍,可治疗气虚耳聋。

4.黄芪配知母:黄芪甘温益气,知母滋阴清热,润燥除烦。两药合用则能益气养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有热,身热劳嗽,乏力脉数者。

5.黄芪配茯苓: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黄芪益气宁心,合用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如归脾汤。

黄芪配茯苓可利湿消肿,治疗各种水肿。黄芪健脾利湿消肿,茯苓淡渗利湿消肿。

6.黄芪配附子:附子温补助阳,黄芪益气固表。两药相使为用,共奏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气虚阳衰,卫表失固,自汗,倦怠,畏寒等。

7.黄芪配枳实:枳实能破气除痞消积,黄芪能补气升阳,两者配伍,补中有泻,适用于脾虚清阳不升,气滞不能运化之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

8.黄芪配人参:人参与黄芪同为补气要药。人参善补五脏之气,守而不走。黄苠补气善走肌表,走而不守。两药合用,具有更强的补气作用。

人参与黄芪,一走一守,内外兼顾,故一切气虚不足之证均可使用。如脾胃气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者,用参、芪能鼓舞中气,健脾助运;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胃下垂、子宫脱垂者,用参、芪能益气升阳举陷;肺虚卫弱,动则气喘汗出,易感冒者,用参、芪能补气固表,预防感冒;心虚气怯,心慌心悸者,用参、芪能补心助脉。其他如久病体虚,以及脾不统血之出血,气虚发热等均可以参、芪相配,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人参与黄芪均有益气养阴之功,可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肺脾肾之气,又能生津止渴,为治消渴常用药物。黄芪生津之力逊于人参,通过补气达到生津止渴之效,如参花消渴茶、十味玉泉片等。

人参与黄芪均能补脾肺之气,治疗脾肺气虚之证。人参大补元气,为补气第一要药,并益气生津,安神,善补五脏,为治里虚主药。黄芪虽补气之力弱于人参,但温升之力用于人参,并益卫固表,补气利水,托疮生肌,善走肌表,为治表虚要药。

9.黄芪配白术:黄芪配白术均有利水消肿,补脾益气之功,治疗脾虚水肿。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善走肌表,为治疗气虚水肿要药,尤多用于皮肤肌腠之间的水肿。白术补益脾气之中,又有燥湿之功,对脾虚湿盛,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尤宜,尤可治疗脏腑组织之间的水肿。

黄芪配白术均有固表止汗之功,治疗表虚、气虚自汗。黄芪既能补脾气,又能益肺气,以外达肌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为其专长。

因此,黄芪固表作用优于白术,可治疗诸虚不足所致的汗出,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白术专归脾胃经,长于补脾益气而固表止汗,故善治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阴虚盗汗者,则非所宜。

黄芪配白术均性味甘温,有补益脾肺之功,治疗脾肺气虚之证。

黄芪补脾益肺,为补中益气要药,治疗肺脾气虚证,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及气虚自汗等。白术专归脾胃经,补中健脾,善补脾益气,为培补脾胃要药,治疗脾气虚证,脾虚水肿,汗出异常,胎动不安等。

10. 黄芪配当归:黄芪与当归均有行血活血之功,治疗气虚血滞所致的半身不遂等。黄芪重在补气以行血,有推动血液运行之意。当归重在补血以活血,有祛瘀而不伤血之妙。当归补血丸(中成药):方由当归、黄芪

黄芪与当归均有补益气血,补益托毒之功,治疗气血亏虚,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黄芪重在补气,使气旺血生,气血充足而托毒外出,收敛生肌。当归重在补血,并能活血,使血液充足,血脉畅通而获排脓生肌之效,且当归活血之中,又有消肿止痛之功,故也可治疗疮疡初起,肿胀疼痛等。

11.黄芪配鹿茸、肉桂:三者均有温补托毒之功,治疗虚寒性的疮疡。黄芪重在补气,主治气血不足所致的疮疡不溃,或溃久不敛。鹿茸重在温补阳气,滋养精血,善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等。肉桂偏于温散寒凝,通行气血,善治阳虚寒凝,血滞痰阻所致的阴疽、流注。

12.黄芪配银花、皂刺:三者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