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一趟门,一家5口全中毒!祸首竟是……这种毒比“新冠”更狡猾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4-30
近来,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不少人开始迈出家门,到户外走走,爬爬山、钓钓鱼、摘摘野菜、采采野蘑菇……

等等,野蘑菇?似乎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这不,最近就有人中招了!

出个门,一家5口全中招!
这种毒比“新冠”更狡猾

近日,深圳一户人家外出踏青,路上见有白蘑菇,老父亲凭“经验”判断:此菇能吃!

于是摘了十几颗回家,煲了一锅鲜美的蘑菇汤给家里人吃。

结果10小时后,一家五口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赶往医院检查,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

经判断,医生怀疑是毒蘑菇中毒,马上安排送ICU抢救。

经调查,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是号称“蘑界毒王”的致命鹅膏。

说起致命鹅膏,几乎每年都有因误食它而中毒的事件发生——


致命鹅膏又名“白毒伞”,每年春夏,是其生长的旺季。

虽然长得白白净净,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其本身含有鹅膏毒素,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而且,一个中等大小(10克左右鲜重)的剧毒鹅膏就足以导致一个成年人死亡。

图源:网络

有数据显示,自从致命鹅膏被发现以来,至少导致100多人中毒,其中超过60人死亡。

有毒的食物,谁都不会去吃,但为什么每年还会有人为一口鲜美“前赴后继”呢?

归根到底,还是太过自信,认为自己有辨别食材好坏的能力,比如上述的“老父亲”。

很多人认为,辨别蘑菇是否有毒,看其颜色是否艳丽即可。可谁又能想到,色彩单调的“白毒伞”也是一种致命蘑菇。

所以,在无法准确辨明的情况下,对于野生蘑菇,不要采,更不要吃!

另外,生活中还有不少常见美食也“带毒”,大家食用时一定要多留心,切勿图一时嘴欲,把自个小命丢了。



5种常见美食,都是食物中毒的“重灾区”!

1. 未成熟的青番茄

作为国民蔬菜的“番茄”,吃不对也会中毒。这绝对不是在吓唬你。

西红柿中含有一种叫做“番茄碱”的毒素。成熟的西红柿,番茄碱含量甚微,一般无毒害作用。


但在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中,番茄碱含量较多,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流涎、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提醒:不吃青番茄,尤其不生吃青番茄。

2.鲜银耳

虽然很多人习惯买干银耳,但仍有人喜欢吃鲜的。

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提示:食用鲜银耳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鲜银耳容易携带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食用后可造成肝肾损伤,甚至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更可怕的是,目前没有应对该毒素的特效解药,食用鲜银耳中毒后,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措施,死亡率很高。

提醒:干银耳的营养并不比鲜银耳差,且银耳干制过程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所以,银耳还是吃干的吧。

3.四季豆

四季豆称得上是蔬菜中的肉类,其所含的蛋白质多于白菜、番茄、柿子椒、黄瓜等蔬菜,是人们摄取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


不过,由于四季豆含有皂苷和植物血凝素(PHA)两种毒素,只有在100℃的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分解,如果烹饪时间过短,或受热不够,均会导致毒素清理不彻底,食后导致中毒。

提醒:烹煮时,当四季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方才说明熟透了。

4.织纹螺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每年的4~9月是其旺汛期,但同时也是它毒性最强的时候。

图源:网络

织纹螺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食后可因为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而且,这种毒素无论是煮沸还是盐腌,都无法将其破坏。

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

目前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提醒:不要购买、食用不明螺类产品。如果误食织纹螺,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5.红心甘蔗

有句老话叫“清明蔗,毒过蛇”。

清明过后,气温回升快,雨水也开始增多,正是细菌、霉菌生长和繁殖的理想时期。而甘蔗本身富含糖分和水分,这也给霉菌生长提供了温床。


霉变甘蔗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初期,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吞咽困难、大便失禁、抽搐等,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发展至昏迷,甚至死亡。

提醒:吃甘蔗时,如发现蔗肉变成浅红色、浅棕黃色,或有斑点斑块,或是感觉有酸霉味、酒糟味,立马扔掉。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新媒体中心原创出品 -


编辑:SOLA/瑞瑞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