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先读薄,再读厚,2个步骤将书籍内化为知识

 雅博学苑 2020-04-30

古人说“此生有涯而学无涯”,教导我们活得一日,便得学习一日,故而才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信息迭代更新的速度跟古时相比,快了十倍百倍,要想不被时代抛弃,永远保持竞争力,更得不断精进。

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我们的学习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作后,大部分人的学习方式为阅读,同时我们没有了整块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的目的也从由应付考试变为了实际应用。因此提高阅读效率,将书中知识尽量转为自己所用,决定了我们的成长速度。

阅读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消遣式的阅读,寻求的是阅读的快感。这种阅读是体验式的阅读,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带入感,会跟书中主人公同悲同喜。还有一种是为了自我提升、获取新知识的阅读。这种阅读则像“寻宝似”的阅读,为的是找出书中能为自己所用的任何东西。

体验式阅读不需要什么阅读技巧,带着一颗心即可。但是“寻宝似”的阅读,则需要技巧方法,否则可能浪费了时间精力。数学家华罗庚曾提过“把书读薄”和“把书读厚”这两个概念,今天想从这两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性阅读的方法。

01 先把书读薄,快速获取核心

一本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不可能字字珠玑。根据二八原则,一本书中只有20%的部分为精华,把书读薄就是找到这20%的内容。

作者写一本书,在动笔写之前,肯定会先确定书的核心知识点和逻辑框架。把书读薄的第一步就是梳理出书的逻辑框架和核心知识点。

拿到一本书后,不要急于打开,也不要翻到第一章节,就开始组逐字逐句看起来。我们先思考一下书的标题,一般书的标题特别是副标题,就会给出整本书的核心点。比如成甲的《好好思考: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从书名就大致能判断出这是一本讲思考力和学习力的书。

如何梳理出书的核心观点呢?我们可以借鉴成甲的“五星笔记法”。

“五星笔记法”其实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就是在就是每次做笔记之前,先画出一个五角星,每个角代表一个问题,一共五个问题。五个问题回答完,笔记才算做完了。虽说这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其实这也是一种把书读薄的方法。当我们回答完五个问题,也就知道了书的核心观点。

第1个问题:预判对方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翻开书后,我们首先要看的是目录。目录基本就是对章节内容的归纳和概括,同时目录的编排也能给出整本书的逻辑框架。然后根据目录,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

  • 预判每一个章节的主题是什么?
  • 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 作者会如何阐述这个主题?

第2个问题: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

如今有一群专门以读书为生的人,也称之为“专业读书人”,比如樊登等,他们分享书评、讲书稿、拆书稿。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看了这些,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去看原书了,因为这些文章直接就把结论给出来了,但是没有详细的论证和思考过程。

结论很重要,但我认为掌握这个结论的推导逻辑过程更重要。正如我们学习数学中的勾股定律一样,掌握“勾三股四弦五”这个结论当然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如果掌握了在三角形各边各做一个正方形,然后通过几何换算得出勾股定律,那么我们的学习显然会更有内化效果,以及更有体系化。读书也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推理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弄清楚观点、论据、推理过程,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画出逻辑图。

第3个问题:这本书我有什么疑问和启发?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不能作者说啥就是啥,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

  • 书中的内容我有疑问吗?
  • 作者的想法有什么局限性吗?
  • 有哪些观点给自己很大启发?

通过回答上诉3个问题,找到知识的适用性和边界条件。

第4个问题:书中的方法论、想法或者给我的启发点,可以提炼为哪些有效策略?

当在书中看到启发的点和方法论时,不妨尝试问答以下3个问题:

  • 这个方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 这个策略为什么有效?
  • 这个策略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

回答这3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在深度思考“为什么这个点会对于有启发?”其实就是在把书中的新知跟自己过去的经历经验相结合的过程。

第5个问题:列行动清单

列行动清单,则是用书中的知识或者方法论指导以后的工作学习,其实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一本书最精华的地方,其实应该就是这个部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点,最终一定要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生活中,否则他就如摆放的花瓶,没有任何用处。

当我们回答完这五个问题,把这五个问题的答案整理成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就是薄的书。

02 再把书读厚,丰富出“血肉”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会跟其它知识点发生链接。从一个知识点,通过联想法,构建出一个网状知识结构,就是把书读厚。如果说把书读薄是找出正本书的精髓,那么把书读厚就是丰富出血肉。

如何进行联想呢?我举一个最近阅读的例子。我最近在看最近我在看《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书正文的第一页有句话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必然会欣然接受关于灰姑娘的故事,他曾写道:“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这是第一个权威性的观点。

看到这个观点,我会停下来,想这个观点是什么意思?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吗?然后开始联想生活中或者已知的信息中,有没有能够论证这个观点的?

然后我联想到了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我把这篇文章再次找出来,提炼出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一些案例。那么我就找到了支撑这个观点的例证。

找完正面例证后,我又联想到之前看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有提到一个观点:外界环境的刺激和人的反应之间,有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这个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跟上诉观点是矛盾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的例证用的是一位被关在集中营的心理学家的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