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

 祝希鹏 2020-04-30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本病症为皮肤起红斑,水疱,皮疹累累如珠形,沿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呈带状,多数水疱簇集成群,伴有神经痛,好发于胸胁,亦见于头面及其他部位,本病骤然发病,多见于春秋季节,不受年龄限制,1次罹患后,一般可获免疫,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蜘蛛疮”;

治法一

取穴:

阿是穴(患处局部);

操作:

在疱疹周围正常皮肤,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干燥后,用梅花针沿疱疹团边缘正常皮肤行密集叩刺,叩刺横面约2-3厘米,叩刺速度70-80次/分钟,中等度刺激,致局部微渗血,每日1次,直至痊愈,叩刺时应注意一是枕头方向与皮肤垂直,以增加刺激面积,减轻疼痛,二是对于首次治疗者,叩刺手法要轻,以防病人产生畏惧心理,三是禁止叩刺疱疹,以防感染;

来源:

山东中医杂志,(2):24,1989;

治法二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用回旋灸法治疗,施灸时选用苏州针灸用品厂“念盈药条”,燃着一端在病变部位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每日1 次;

来源:

陕西中医,(5):214, 1988;

治法三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暴露病区, 选好体位,用闪火法,现在皮损两端拔罐,然后沿带状分布将火罐依次拔在疱疹集簇处,火罐要求拔紧,松弛不紧者,重新吸拔,留罐15分钟,留罐期间出现水疱,不必介意,每日1次,直至痊愈为止;

来源:

中国针灸,(2):46, 1986;

治法四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用围刺法治疗,周围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隔日治疗1次;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9):38, 1987;

治法五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局部用碘酊和酒精棉球做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叩打(三棱针点刺亦可)患处,将疱疹顶端全部刺破,然后取火罐滴入95%酒精5-10滴,投火点燃后待其燃烧正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入被刺破的疱疹上,须使罐内皮肤隆起,有少量血液溢出,待3-5分钟后将火罐起下来,用消毒纱布擦去血迹,清洁局部,注意疱疹溃破感染化脓者不宜用此法;

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5):29, 1985;

治法六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常规消毒疱疹周围,然后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划线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药酒涂于疱疹上,每日3-5次(雄黄药酒制法,取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同时酒水各半调和);

来源:

陕西中医,(10):461, 1986;

治法七

取穴:

阿是穴(病变局部);

操作:

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是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两端及分叉处施行,灸量以患者对灼热感能耐受为度,此法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位,二是艾条熨热灸,沿皮疹之大小,回旋熨热灸,灸量以皮疹周围正常皮肤灸起红晕为度,时间为20-30分钟,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炷的部位;

来源:

广西中医,(2):13, 1986;

治法八

取穴:

蜘蛛,正坐位,医者站在背面,取细线一根测量出患者的头围大小,将剩余的线除去,然后用测量的线由前向后经颈绕一圈,再将二线端对齐,沿胸椎正中线向背后下稍拉紧,合拢的线端所达之处,即是穴位;

操作:

取蜘蛛穴,用艾叶施灸,日久1次;

来源:

新中医,(11):27, 1987;

治法九

取穴:

曲池,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操作:

取曲池穴,直刺0.5-0.8寸深,或配合施灸,每日1次;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9;

  

治法十

取穴:

蛇眼穴,位于大骨空穴两旁,即大拇指指背中关节两骨突处;

操作:

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刺入该穴约3分深,使针尖沿骨缝刺入关节腔内,略行捻转,立即出针,然后挤压,使有黄色黏液冒出,每穴约2滴,第一次针患侧,第二次针对侧,每日1次;

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19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