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设什么样的疼痛科 (原创)

 玄德玄同 2020-05-01

一 慢性疼痛对机体的危害

疼痛(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慢性疼痛包括原发性、癌性、创伤或手术性、神经病理性、头面、内脏和肌肉骨骼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症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的生命。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

二为什么要建立疼痛科

慢性疼痛的诊疗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等同急性疼痛分散在临床各个学科,包括神经内、外科、骨科、肿瘤科、康复科、风湿免疫科等,这些学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疼痛和疼痛性疾病进行常规的诊疗,许多顽固性疼痛患者得不到及时、恰当治疗,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约30 %的慢性疼痛患者查不出明确的病因,治疗就更为困难。面对这些慢性疼痛,必须依靠专业的理论去对待、专业的技能去处理,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为此,2007年7月16日,卫生主管部门签发文件,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增设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根据文件精神,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可设立“疼痛科”,开展以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为主的诊疗服务。经过十年的发展,全国独立开展慢性疼痛疾病诊疗的科室由不足50个增加到2000多个;专业疼痛医师从不足1000人,增加到近两万余人。现在,中国的疼痛医师已经可以采用几十种微创介入技术对脊柱关节源性疼痛、神经痛、癌痛等7大类慢性疼痛疾病进行有效的诊疗。

三.疼痛科的诊疗范围(ICD11)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主要包括:

1.慢性原发性疼痛的诊断治疗:弥漫性慢性原发性疼痛(如纤维肌痛症)和 局限性慢性原发性疼痛(如非特异性背痛,慢性盆腔疼痛),以及其他慢性原发性疼痛

2. 慢性癌痛的诊断治疗:1)由癌症或转移引起的慢性疼痛;2)化疗引起的慢性疼痛(原根分类:神经病理性疼痛);3)手术导致的慢性疼痛(原根分类:慢性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4)放疗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其他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疼痛。

3. 慢性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的诊断治疗:手术后或某些创伤后,疼痛持续超过正常的愈合期,疼痛超过3个月;排除性诊断,除外其他疼痛(感染,恶性肿瘤),以前存在的疼痛

4.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治疗:1)末梢神经病理性疼痛;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3)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4)非特异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5. 慢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治疗:1)慢性原发性头痛;2)慢性继发性头痛;3)慢性口面部疼痛;4)非特异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

6. 慢性内脏疼痛的诊断治疗:持续性炎症,血管机制(缺血,血栓),梗阻和膨胀,牵拉和压迫,复合机制(即梗阻和炎症同时存在),以及其他部位的牵涉等

7.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诊断治疗:

四.疼痛门诊诊治范围

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配合药物、三臭氧氧化疗法等诊治范围

1. 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腰穿后头痛等。

2. 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3. 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4. 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 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

6. 痛经、慢性盆腔痛。

7. 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五 疼痛科收治住院病种

采用CT、C型臂X线影像、超声引导治疗疾病:

1. 颈、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病变引起的颈源性头痛、颈肩上肢疼痛、功能障碍,背痛、腰腿痛。

2. 三叉神经痛:在CT介入下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注射治疗和射频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3. 晚期癌症剧烈疼痛。对一般药物控制不太理想的癌症疼痛采用影像介入下神经毁损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疼痛。

4. 带状疱疹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控制疼痛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的剧烈疼痛,并能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采用影像介入下神经毁损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有效控制。

5. 脉管炎、雷诺氏病等交感神经相关性疾病。采用CT影像介入下行交感神经阻滞或射频毁损治疗控制或改善疼痛。

6.椎间孔镜治疗脊柱源性疼痛。

六 疼痛科核心技术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936号。

1疼痛科基本标准关键技术

2推荐标准技术

 

七 疼痛科人员组成

1 人员资质:具备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2 人员组成

根据医院及科室规模

1、门诊人员:医师 1—5人,护士 3-5人;

2、按病床与门诊工作量配备医生与护理人员,医师与病床比为 1:4,护士与病床比为 1:5。

八.疼痛科常用设备及器具

 1、诊断设备及器具:诊疗床、红外热像仪

2、急救设备:供氧设备、麻醉机、简易呼吸器,各种型号的喉镜及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

3、监测设备:多功能生命监测仪;

4、治疗器具与设备: 神经刺激器、镇痛注射包、硬膜外腔置管包、硬膜外腔穿剌包、针具、银质针加热仪;

5、 微创介入治疗设备

射频治疗系统、三氧系统、等离子治疗,激光治疗系统,椎间镜、彩超、C型臂以及其它疼痛治疗设备。

九  场地

1门诊诊疗

标准诊室2-3间,病人等候区,呼叫系统。

治疗室:40平方米,内设治疗台、药品橱、急救车、无菌物品存放橱,治疗车,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器、吸引器,空气动态消毒机。

2 病房

1、治疗室:50平方米,内设CB机,手术台、药品橱、急救车、无菌物品存放橱,治疗车,多功能监护仪、麻醉机、吸引器,空气动态消毒机

2、配置间:8—12 平方米,内设药橱、摆药桌(或台);

3、物理理疗室:12—15平方米,内置常用理疗设备。

4.标准病房:12张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