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修复师、千金一刻师……来看台湾的“匠人魂”<div>腾讯网  2018-12-26</div>

 南阿木 2020-05-01

匠人百工,一直以来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根基,象征百业昌盛,也展现着当地文化软实力。为纪录台湾百工百业生态,「中华文化总会」(简称:文总)在2017年,推出了「匠人魂」计划,在不同的传统技艺领域中寻找当地职人,拍摄3至5分钟纪录短片,串联形成台湾文化精神的「匠人魂」群像。

他们当中有台北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年过9旬的哨角艺师、第三代传统手工金饰匠人、有60年经验的手绘电影海报师......每一位,对传统技艺的坚持与传承,都值得让人敬佩和感动。

今天从中选了两位匠人,分享他们坚持了大半辈子的职人精神。

「中华文化总会」于1967年创立,为从事台湾文化连结的非政府组织(NGO),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匠人1#岁月修复师

两年前一部央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修复师在北京故宫修文物这件庄严的事情,叙述得细腻且有人情味。

同样的,在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群匠人,将文物修复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默默地为每一幅珍宝文献修补缺漏,复刻岁月光景。

短片的开头,出现了一位着装朴素,骑着红色机车上班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这一集的主角:台北故宫第二代修复师赖清忠,已在故宫工作44年。

1974年,中学毕业的赖清忠来到台北,当时台北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以师徒制为主。

于是在师傅林茂生带领下,赖清忠进入故宫,学习档案文献与善本古籍修复,从此踏上古物修复之路。

44年来,他凭着耐心和热情,将一本本被虫蛀满洞的清宫档案、清史稿、善本古籍完成修复。

至于将赖清忠引领进故宫修复大门的第一代修复师林茂生,早于1961年,就开始协助故宫修复文物。

在2001年退休前,不间断研析各类文献不同的特性,弹性应对每种材质,从结构基底进行修复。

林茂生师傅总是对徒弟说,学习文物修复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尽管这门工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繁琐,但是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才能悟透当中的精髓和意义。

师徒俩在修复文物时,皆秉持「古物有灵」的态度,以对待年迈体弱的病人的方式对待文物。

像是修补有破洞或虫蛀的文献,会先以毛笔沾浆糊,再用毛笔、钳子将小面积的衬纸覆盖在破损的地方。

这样既不增加古籍的厚度,更巧妙地留下不干扰阅览的修复痕迹,

文物修复的工作需要工匠们日复一日的坚持,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创新,用最新最好的技术,针对旧迹拆修补缺。

在修复古书时,修复师需要按照原装整本拆除,了解原来的装订结构,然后在不破坏原本美观度的前提下,用新的技术进行重装,方便日后的修复师在研究时,有迹可循,让修复工作能够日跌更新。

再过4年,赖清忠师傅也将在服务年资届满50年后退休,这也意味着这样特殊的师徒制修复师惯习,即将走入历史。

赖清忠与他的师父林茂生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加入文物修复的领域,老一辈的匠人也坚守着岗位,将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明代的董其昌周子通书,

清朝的无量寿佛唐卡,

清代康熙年间,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在两代修复师的呵护下,重获新生。

「修复时,会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当外界只关注在产品的表面是否无暇,修复师却是将文物视为自己生命。」

善待文物,把破损与实务经验、技术,完整的把它纪录下来。

这,就是古物修复师的使命感。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就算十六岁的赖清忠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会让他大半生在故宫修文物,他也还是会愿意回到这里。

匠人2#千金一刻

第一次知道「艋舺」这个地方,是因为赵又廷、阮经天在八年前的一部黑帮故事电影《艋舺》。作为台北最古老、曾经最繁华的城区,这里既有中国传统的寺庙,又有日据时代的遗风。

艋舺的青山宫

经过岁月更迭,「艋舺」改名为「万华」,取其 「万年均能繁华」之意,可昔日的繁华,如今早已退去,仅剩浓厚的市井气息,许多经营50年以上的摊档小店仍驻守在此。

在艋舺最大的市场东三水市场附近,已有108年历史的金和贵银楼,低调地隐身在骑楼中,它是这片区域最后一家坚持手工制作的百年银楼。

从橱窗陈列的1950年代金饰设计,便能看出金和贵银楼独特的设计品味。

金和贵的第三代传人:钟春忠师傅,银发齐肩、戴着金丝眼镜,在此守护着祖父创立的百年字号,并一直坚持用手工制作金雕作品。

钟春忠师傅自幼便在金子铺成长,日夜在雕花细捶间,看尽万华区的繁华与故事。

上世纪,当地人只要赚到钱就会去买金子,并拿到银楼金铺,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它铸为精致的金饰。

由于当时都是手工制造,每一款都是世间独有,每一件都代表着重要的记忆。

1980年代,金式脱蜡烛制造技术的引进,导致台湾很多银楼自产自销的形态式微,坊间很多金饰店逐渐放弃纯手工打制方式,转以机械仿制铸模的金饰。

但金和贵的钟春忠师傅,却始终坚持着祖父创业至今的手工精神与传统技法,就连店内雕刻使用的凿刀、眼镜上悬挂的放大镜,也都是他自己亲自打磨而成。

早期的手工复制金品的方式,是以锡模作为制膜的器具,把金片放在锡模中捶打拓印,再以手工拓雕的方式精修金品。

如今很少地方会看到这种锡模了,也没有人会倒锡模。

钟春忠师傅却依然坚持使用这个技艺。在他眼中,虽然机械复刻的金饰,可以精致保留每个细节,但用纯手工雕刻的金饰,才有扎实而独特的美感。

由于金子不易氧化、高延展性的本质,需要金雕师傅拥有极强的耐心,在工作台上和它慢慢推敲消磨,否则很容易就会被金子的韧性打败。

而且金雕的材料成本太贵,每次的练习都需要谨慎细致,所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成为金雕师。

「如果我不做要怎么办,不做就是都不见了,手工都不见了。」

钟春忠师傅就带着忧虑与传承的责任,坚持这门手艺。

过去台湾传统的银楼金铺,每间都拥有一本自家的花簿,里面会记录不同金饰品的样式图案与技法。

而金和贵如今沿用的花簿,是钟春忠师傅的祖父留下的,有七八十年历史,页面早已泛黄。

无论是打造客户定制的传统花样发簪、领带夹,每一款经典的设计,都能为客人找回珍贵的记忆。

钟师傅在保留传统打金工法之余,也会不断的创新。他很少绘制草稿,往往根据金子的柔韧性质,随着灵感勾勒心中想像的图案。

店中摆放着各式独创的非卖品,生动灵活的金鱼饰品、孩童手拿狮头面具嬉闹的舞狮......每件作品,都承载着师傅对于金雕创作永保赤诚的初心。

钟师傅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日常的观察,他常常会与自己的爱妻在万华的老街闲逛,探寻生活的趣味。

在雕刻「龙」的时候,钟师傅带着相机勤走寺庙,捕捉各式龙的神情态样。

承接百年使命的钟师傅,无论金雕产业的没落,始终以专注、诚挚之心,为亲手打制的纯金之物,刻上千金不变的永恒祝福。

就算艋舺的辉煌消失了,曾经的百年字号金银铺倒闭了,他的匠人精神也会一直感动着我们。

在纪录片《匠人魂》中,还有十几位来自不同领域,述说不同故事的匠人。

90多岁的哨角艺师魏幼谦

台湾仅存的Foley电影配音师胡定一

60年经验的电影手绘海报师谢森山

即便百工百业拥有不一样的艰辛与困难,但他们对手工艺持之以恒的坚守、他们不曾被岁月磨灭的匠人精神,都同样值得被了解和尊重。

容来自知中,内容根据主题需要有删减。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