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欧阳安 | 山村中的炊烟

 香落尘外 2020-05-02

山村中的炊烟

文:欧阳安 

 图 源 :堆糖

主播 / 自在花开





△点击上面绿色标记收听香落输出的音频

记得是在我记事的时候,母亲告诉我的。我出生的那天,舅妈在接生我来到人间时,先在灶屋烧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沸水后注入家中的木脚盆,加进岭上可口的山泉水调至适当的温度,再把我从母亲身体内取出,小心翼翼地置入脚盆中,随后在满屋热气的氤氲中,我开始放声大哭,这是我来到人间的第一次发声。我生下来时呼吸微弱,是那一抹拌合有山村的炊烟催生的温暖将我温情抚摸之后,我才蓦然惊醒。在以后成长的日子里,母亲时常唠叨:村里早晚间那些自灶屋顶飘出的炊烟,它飘啊飘!抵达月宫,吴刚伐桂嫦娥因此将它酿成了浓浓的八月桂花香;青枫岭头顶上的白云是灶屋烟囱中放逐的风筝,不管飘多远,根在岭上。从此,我的生命被整个山村的炊烟裹挟着,无论身在何处,每每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总让我联想起故乡山村——青枫岭上各式各样如炊烟般的山里琐事,乡愁总在我的生活时空里流荡,悠悠的,如同一个漫长而又飘忽的梦境。

常在梦里回到故乡青枫岭,回到我童年时期的小伙伴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在一片红薯地里追赶着蜻蜓,在牛背上装骑士冲锋跌落进枫树岭的小溪中后蓦然惊醒!然后一个人自樟树坡那条如牛绳般的山道上狂奔而至现实生活。然后每年清明回青枫岭在母亲坟头插上一炷香,一任香烛烟雾袅袅如炊烟溶入头顶上的雾霭和白云。

每回梦回青枫岭,总能见到母亲坐在火塘边或灶台前,用一根细细的竹管朝火塘中灶台内冒着青烟的柴火吹气,一点点火光往往能在瞬间被她吹得光亮欢腾。母亲的眼角布满血丝,额前的头发鬈缩着。她已娴熟掌握了吹火的技巧,但火苗难免袭击式地喷出来薰烤她的脸,在老人家原本沧桑的脸庞上留下一轮又一轮岁月的印痕。

灶屋中的一角一般都码满了干枯的柴禾,深秋后,猫儿会慵懒地俯卧在火塘边的踏砖上,很认真地舔着自己的爪子。老鼠多半都藏在堆满柴火的角落里,猫儿的职责就是监视他们,不让他们出来祸害家中的储粮或灶屋中横梁悬挂的腊货。在冬天里,火塘中的火一整天都不会熄灭。柴禾一般是烧不完的,烧得差不多时就添加,堂屋中储有成垛整码的柴禾,大多是母亲自崇山峻岭处斫回的粗枝灌木,晾干后再斫成一截截码成垛,冬至后开始整天燃烧薫烤腊肉腊鱼腊鸡之类,为春节储备丰盛的年货。或许因为带油大自然的气息,相比市场上流通的腊肉腊鱼之类,青枫岭用炊烟薰烤的腊货备受城里人青睐,逢年节来临之际,因此总有朋友同学向我预约购买,而现在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了!

傍晚时分,青枫岭上能听得见各种唤鸡呼狗回家的声音,也有牛哞声在夕照中穿透炊烟暮霭,搏击天空,传向幕阜群山。牛曾经是青枫岭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也是青枫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常。牛的形象,不仅在于它有浑厚的哞声,也在于它憨厚如我父亲兄长般的形态。与山村为伴的日子里,那饱满如山般壮实的身躯,强壮的四肢,坚实的脚步,像谱写在山歌中一个低沉舒缓的音符。村民和牛是山村中最和谐的两个符号,晨光暮霭中,山坡洼地处或某处缓坡中常常有一前一后晃动着的两个点,由一架犁耙嫁接,他们在山地中用一份默契与协和,将山村画面构建出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与恬静。

我特别感谢生我的青枫岭,我家移民至此后,它给了我家几亩山林和坡地,那个叫谷坡却无谷类生存的山谷就好像幕阜群山头顶上悬挂着的一轮月光,它引诱着我的父母兄长们常年像穿山甲一样,在山中来回穿行。砍斫山中楠竹编织篾货,在坡地上种植一大片的红薯,虽然这不能使我们家脱贫,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却养活了一大家人。他们用汗水浇灌的山地总不肥沃,于是又种了冬小麦,因为麦子可以兑换到美味的面条用来改善生活。而麦类收成却小,有时候种下去麦苗能够顺利长出来,有时却非常慢,还稀稀疏疏。红薯却不一样,只要不是大旱之年,将薯藤一节节埋进土里它就能长出果实。所以村民们都会选择这种命贱的植物,这样就不用担心饿肚子。

我家劳力少人口多,多数时候口粮紧张,因此我常常会在秋天中的黄昏,用一把小号锄在一片又一片被收获过的土地中翻找被遗落的红薯,待到有了一小篓的收获后,便将小号锄柄套进小竹篓的提挽,将收获的喜悦扛在肩上,一路欢歌朝着已升起炊烟的家的方向奔去。顺光与逆光中,我和青枫岭的那份亲密,将山村的黄昏和谐渲染得更加淋漓尽致。

让人感叹的是,如今的青枫岭,青壮年大多去沿海城市谋生去了,只留守下为数不多的几位老人。而大片的山地退耕还林后却也更加葱绿了,留守老人们在房前屋后栽种些时令菜蔬并少量红薯,让偶尔返乡的我更加眼热口馋了。没有了用武之地的牛,在退出了属于它的舞台后则成了人类餐桌上各式各样的美味菜肴。而没有了炊烟缭绕的山村,则更像是一道的家常菜,总给人一种味觉上的欠缺,让人生出种种对过去岁月的眷恋!

于是常想,我或者应该重新回到生我养我的山村,在那个叫牛栏屋的老宅基地上盖几间小木屋,规划两层,和城里住的房子一样也做个阳台,将阳台装修成露天书房,在其间和着青山、阳光看书或者写点什么,再或者也练练书法,种点红薯和时令菜蔬,喂养些牛羊什么的。同时,将儿子喂的猫儿们及自己养的狗一并带回,守着父母,陪伴故乡,将故乡的炊烟重新燃起,做一名“平安山村”守护人,让山村在旧貌换新颜后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因为此刻故乡青枫岭上的阳光正柔和,楠竹和树木层层叠叠青绿深黛,泉水更是清甜可口,悠长得已然不需要遥远的呼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