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曼殊|有多少人为自己,真正地活一次

 怡心斋YXZ 2020-05-02

在102年前的今天,1918年5月2日(农历1918年3月22日),诗僧苏曼殊早逝。

▲苏曼殊旧照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奇男子,他英俊潇洒,才貌双全,三次剃度,三次还俗。

佛教有“五戒”,曰: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言、不饮酒。此人竟五范其四。

至今,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是莫衷一是。

不欣赏他的人,评价他是“畸人”、“怪和尚”、“厌世者、自虐狂”。而欣赏他的章太炎称其为“亘古未见的稀世之才”;郁达夫说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的了”;印顺大师则干脆说“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没错,他就是一代狂僧,苏曼殊。

▲苏曼殊书法作品


世人看我太可怜,我怜世人看不穿

苏曼殊原名苏戬,曼殊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1884年,苏曼殊出生在日本横滨。年幼的时候,苏曼殊身患重病,大家都认为他无法治愈了,于是便把气息奄奄的他丢弃在柴房里,任其自生自灭。

天不亡他,苏曼殊奇迹般地地活了下来。

小小年纪的他心中的屈辱和绝望可想而知,童年不幸的遭遇为他日后狷狂性格的形成和出世为僧的经历,埋下了种子。

1898年,在表哥资助下,赴日本留学。归国后,他辗转来到广东惠州削发为僧。因无法忍受寺庙里的单调生活,一个人跑去了外地。

过了一段时间,他第三次出家。这次出家的最大“收获”是,他竟偷拿了刚刚圆寂师兄博经的戒牒,从此自命法号“曼殊”。

是僧?是俗?我并不在乎。

管他世界乱不乱,管他被人笑话太狂狷,看穿了红尘之后,我只想在晨钟暮鼓中,活得简简单单。

▲苏曼殊西服照


别看我狂,但我能吃

虽已出家,苏曼殊却改不了地地道道的吃货本性。时人以他好玩的逸事为乐,他也不以为意。

他最喜欢吃五香牛肉。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在浴场淋浴。宋教仁恶作剧,趁苏曼殊还在洗,便故意高声邀请朋友们去吃牛肉。

苏曼殊还特爱吃糖,时人谓之“糖僧”。

当时有一种进口的名叫“摩尔登”的巧克力糖,他特别喜欢吃。有一年,他手头有些拮据,却又特别馋糖吃,于是竟敲下自己的金牙,去当铺换钱,全部买了糖。

生病住院期间,医生明令禁止他吃甜食,可他照吃不误。每当护士来收拾病床,一抖褥子,底下全都是栗子壳、糖纸……

▲1879年作 溪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率性洒脱,下笔如神助

关于苏曼殊的画作,黄宾虹曾评价说:“曼殊一生, 只留下了几十幅画, 可惜他早死了, 单就凭那几十幅画, 其分量也就够得过我一辈子的多少画。”

虽然,当时苏曼殊的画已千金难求,但他作画不太讲究,随手画好随手扔。而且,很多时候他作画都是送友人的,并不是为了赢得什么名声。

当时,叶楚伧非常想要苏曼殊的墨宝,于是将他带进一个摆满了雪茄、牛肉和糖果的房间。

▲《汾堤吊梦图》

美食当前,苏曼殊下笔有如神助,于是画下了大名鼎鼎的《汾堤吊梦图》。

这世上,有点才华的人,难免陷入沽名钓誉的泥沼,在名利的追逐中失却了初心。

难得有人如同苏曼殊这般,在俗世中保持一颗出世的赤子之心,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在飘逸出尘中,领悟到了艺术和为人的最高妙旨。

▲秋兴 镜片 纸本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病逝于上海,年仅35岁,去世前留下一句遗笔:“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他只想做自己,不图富贵,不求青史留名,只求不负此生。

苏曼殊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思想是超前的,他心性高远,我行我素,三次剃度,三次还俗。来来回回兜圈,不过是想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山雨欲来 立轴 水墨纸本

每个人都会死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作家贾平凹曾说:“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苏曼殊书法作品


四月图书推荐:

《我不喜欢人类,我想住进森林》

作者: 

[挪威] 阿澜·卢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我是自行车手。

我是丈夫、父亲、儿子和员工。

还是房产所有者。

以及一堆其他身份。

我想逃。

迷人的现代寓言,原汁原味的北欧风情,关于一个男人和他的小驼鹿。以及活着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