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海有人问晚年的启功先生:“您眼睛不好,现在还读书吗?”当时已经年过九旬,视力近乎失明的先生回答:“不敢不读!”此时的先生,没有工作任务,没有功利目的,但却仍然坚持读书。此“不敢不读”四字,可谓是其一生能在诗书画文各领域颇有建树的最好诠释。可能有人觉得,这些名人大家,天生聪慧,记忆力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他们是真下功夫读书。比如被人称为“立地书橱”的钱钟书。有人会说,他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杨绛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一文中,揭示了其中的秘密:“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可见,钱钟书的记忆力惊人,能做到过目不忘,与他的大量的反复阅读与笔记不无关系。他留下的读书笔记就有70000页,其中涉及到好几国的文字!国画大师范曾,博古通今,出口成章。要知道,他80岁以前每天早晨5点钟起来读书,读两个多钟头才吃早饭。这个是习惯,保持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大师就是这样成就的。他说,自己能把《离骚》的2473个字、377句,用12分钟背完,一字不差,靠的就是日常的积累。还有,他家里的壁上,画室里,随处贴着一些小纸条,那是他常诵常记的一些格言、诗词,即使在厕所里他也挂着各类年表……范曾先生曾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书己怀。好读史书,略通古今之变。”这24字,正是他能成就今天的最好诠释。对于读书而言,大师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是他们比常人更用功罢了。启功先生晚年的“不敢不读”,可谓是读书的箴言,今天想起来,真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2020年4月22日《中国水运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