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来,视觉笔记这个词越来越流行,因为它有趣,富有视觉冲击力、逻辑清晰以及更具易读性,吸引了很多的人关注。 其实很久很久之前,我们已经见过学霸这样来记笔记了。 视觉笔记就是把在阅读或聆听过程中输入的内容,以图像结合文字的形式输出。 输入:聆听、阅读、开会、脑海中的idea。 输出:图像结合文字,不一定是画画,可以通过一些软件结合手作的方式。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问,你们就不能老老实实记笔记吗?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咧? 所以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要记录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知识进行二次梳理的过程,视觉笔记绝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无意义的画插图。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视觉笔记的流程: 输入(聆听、阅读)——归纳——视觉化。 在画出来之前,要对所输入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消化和归纳,在懂得逻辑的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这是一个对已有内容全面归纳输出概括的过程。 在把概括出的内容进行视觉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能力,这一部分考察的是创意思维,是一个右脑开发的过程。 说了这么多,视觉笔记可以应用到哪些地方呢? 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就是读书笔记、听课笔记、分享笔记、生活日记、个人管理或者旅行记录。 很多小伙伴都会羡慕那些画的好看的图片,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思路、思路、思路,才是视觉笔记最重要的! 1、画画不等于视觉笔记 2、清晰的思路+简单明了的视觉呈现=于人于己都一目了然的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的核心原则是表达想法而非艺术。对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通过画图的方式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练习视觉笔记的基本元素。 1)人物画法 2)地点画法 3)流程 一件事的发生是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可以用箭头来表示过程。根据自己归纳和发散的需要去选择不一样的箭头。比如左下角的箭头表示不同的内容聚向中心等等。 4)对话框 5)文字 如果把一篇视觉笔记比做人,文字就是它的肌肉。字写得好看就好比一个人的肌肉线条很好看。比如可以通过不同的曲线来组成不同的图案,文字也会跟着曲线来,就构成了不同的图,就是所谓的练出漂亮线条。 右下角:可以用一些项目符号,使文字看起来更加有条理。 6)颜色应用 视觉笔记里很少出现特别素的内容,在做视觉笔记时: ➀用深色系的来写字; ➁用明亮的黄色或绿色、蓝色来标注一些小的重点; ➂考虑作品的风俗习惯; ➃禁止用黄色大片的写字; ➄不要用大片的红色,会使人烦躁。 7 ) 效果 ➀增加点缀(指向某处,指向的地方加以强调) ➁阴影效果(图像更立体) ➂动向效果(超人飞起来的时候加一个小尾巴) ➃给人物加表情 8)构图 ➀线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灵活运用“S”型或“Z”型) ➁放射性:思维导图(适合有一个大中心,分为几个不同模块来记录) ➂模块:不同板块的划分 ➃摩天大楼:明确对内容的把控,需要几个“大楼” ➄路径:现场笔记常用,先记录内容,最后通过一条线把不同的内容连接起来 ➅固定结构:金字塔;饼状图;坐标等。根据自己的内容来选择 最开始大家能够运用到刚才说的元素并有意识的匹配一些构图就OK了。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实践一下,通过六个步骤的一一拆解,教你如何绘制一张视觉笔记,让自己想得更清楚。 这种图文并茂的笔记,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只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元素,然后加上我们脑中的思维,就很容易就呈现了。 ❶ 主题图像 设计出本次你想表达的“主题图像”,即你脑袋中可以代表本次表达的内容的一个图像。 ❷ 大小标题视觉化 我们知道,每一本书、每一次的演讲、每一堂课都是会有分成几个部分构成的。 因此每个部分都有可以代表这个部分的标题。有的需要我们自己提炼,有的分享者已经直接给到我们了。 对于标题,我们可以先在大脑中先想象出一个“思维导图”的形式,区分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然后提炼出大小标题。 然后将其用小元素的方法来呈现出来。 ❸ 提炼关键词 根据内容,提炼恰当的关键词。 ❹“边框”、“箭头” “边框”、“箭头” 是一种很好用的逻辑视觉呈现的小元素。 我们可以用他们来把各个内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区分或联系起来。 ❺ 美化 我们可以用彩色马克笔对于我们的图形稍微上色或者做点阴影,这样会让图形更加生动。 ❻ 突出和强调 最后,我们可以用荧光笔或者马克笔,在我们觉得重要的地方标记出来,突出这个知识点。 好啦~关于视觉笔记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仅仅是一个抛砖引玉,小伙伴们需要做的是,拿起画笔,开始你的画笔记生活! 期待画笔记能走进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来自: 逸香阁居士丽人 > 《教育、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