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视觉太极体验课打卡第二天(蹲起桩)

 VENAS42 2020-05-02

202052日 体验课打卡第二天

之前看到有人分享说练了太极睡眠改善了,而我昨晚却“失眠了”,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练太极失眠了,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而兴奋得失眠了。

其实我还是跟平时一样,昨晚十点来钟就躺下了,但是躺在床上脑子里不停地闪现昨天练习的动作,还想着第二天会是什么内容。于是我干脆打开公众号,直接看了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动作——蹲起桩。

看完视频我心里已经很清楚了,这个动作是我的“软肋”,之前我练过一段“贴墙功”,就是因为老做不好丧失了耐心而放弃了。但是,看到万老师教授的蹲起桩,我感觉是与之前的方法完全不同,万老师的功法更适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练习,是真正可以去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

今天早上起来我并没有急着练新内容,而是先把昨天的“引膝法”做了3组。本以为昨天徒手就可以掌握的动作,没想到今天早上做到后半程就完全保持不住姿态。不能不说,今天终于明白了老师用棍辅助的道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数量越多越好。所以,棍子重新拿起来!

练完引膝法,开始“蹲起桩”。这个动作练起来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对我而言“很难”——我现在只能蹲到大腿与地面大约45度角的位置,如果再向下,身体就无法保持中正了。我在自己可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上做了9组。这个动作对我而言就是三个字——坚持练!

今天还有一个小体会,就是看到群里还有练友问关于下蹲时膝盖过脚尖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之前也特别关注过,也曾因“膝盖不敢过脚尖”而使膝盖疼了一个多月,但自从听了万老师讲解过这个问题后,我心里就把这个“坎儿”过了。我的体会是:下蹲时膝盖是否过脚尖因功而异,不能作为所有动作的标准。在太极里,就像万老师说的:“不过脚尖会增加不合理受力”,这是太极的动作决定的。但在瑜伽或其他功法里,如果动作要求不能过脚尖就不要过,瑜伽和太极,从方法到精髓都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练下去。所以,真的不需要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今天要请教老师的问题是:如果做蹲起桩在下蹲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最低点时尽量多停留一段时间再慢慢起身,这样是否有助于增加这个动作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