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级别?品种等级?白茶到底哪种才好

 昵称30265258 2020-05-02

我们所知白茶的制作工序从鲜叶-萎凋-干燥,再经历精制和压制,同样的加工工序下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这四类等级不同的鲜叶,会因为原料差异而产生品质差异吗?等级越高,品质越好?

相信许多茶友对此都抱有疑惑,那么我们一起来梳理分析一下吧。

寻根溯源,从茶叶的源头分析——原料鲜叶。白茶的品种等级便是从鲜叶的角度出发,进行区分定义,好比食材由山珍海味到家常蔬果的区别。

白茶按茶树品种分为大白、水仙白、小白,按芽叶嫩度分为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

鲜叶,也可称为茶青

银针

只采于大白茶树品种,品质好的银针,外形单芽肥硕,白毫密布,色泽银白或银灰。

白牡丹

采于福鼎大白茶,大毫茶,水仙品种,一芽二叶,要求叶张肥嫩,毫心壮实。大白品种的叶张肥厚,毫心硕大,色泽翠绿或灰绿。

贡眉

采于菜茶品种。一芽二叶至三叶,要求含有嫩芽、壮芽。贡眉的内含物质其实和白牡丹很是相近,但是经过加工,其感官品质却与白牡丹不同。

寿眉

采于大白茶,大毫茶,菜茶品种。一芽三至四叶,要求略带芽头。寿眉的叶梗比例相对较多,但同时因为叶梗多木质纤维也多,这使得寿眉酿化后易出枣香。

一道菜能不能做好,食材很重要,但不光光靠食材,厨师的手艺也很重要。

白茶简单的制作工艺中,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制茶人的投入,才能对茶叶的品质做到保障和自信

单从干茶外形来说,四者有着较为明显差别,除了寿眉与贡眉差异比较细微外。

茶买来自然不是光看着,品饮是最为重要的体验与目的。决定茶口感与香气的,是茶的内含物质成分,含量的多与少有着不同的表征,正如一道菜盐多则咸,放了醋就酸一样。

而不同等级白茶茶汤中物质含量如下:

白牡丹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高于白毫银针,明显高于寿眉。

白毫银针茶汤中的儿茶素化合物含量要明显高于白牡丹、寿眉最少。

寿眉茶汤中的总黄酮含量及有机酸含量最高,白牡丹第二,白毫银针含量最低。

根据鲜叶的特性,有目的地选择,才能充分发挥鲜叶的经济价值,制成品质优良的茶叶。

这些物质成分的多寡,最终造成了:银针毫香明显、滋味甘醇爽口;白牡丹特点鲜爽,带毫香;寿眉贡眉则以清甜醇爽口感为主

小结:不同等级的白茶滋味、香气各有千秋,无法简单的进行比较评判高下。

正如我们饮茶会说,适合你口味的茶,就是好茶,当然这有个茶叶本身品质不错的前提。与此同时,经过良好存储,酿化好的白茶又会展现出另一番风味,所以说,品茶之道,其乐无穷啊。

用料好的白茶品质就越好吗,不一定。

茶叶最终的评级,不是说原料达到特级的标准,就可以评定为特级的白毫银针,干茶外形只是评定等级的参照之一。

通过滋味、香气、汤色等因素,审评白茶的内含物质,这方面的评判指标权重更大。

举个例子,两款茶,如A款鲜叶原料等级稍高于B款,但生长的环境、管理的条件不如B款好,那么B款的内含物质好于A款。

所制成的干茶品质B款就会高于A款,所以茶叶的鲜叶等级、价格并不能用来评判一款茶的具体品质。

除了受茶叶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茶叶品质更取决于加工过程,再高级的鲜叶原料,若加工不当则会大大影响其茶叶品质,鲍鱼海参也经不住糟蹋啊。

面对茶叶,我们是严谨的,如果真要对两款或多款茶进行比较,决出高低,那么我们也是尽可能希望进行比较的茶:产地、采摘时节、加工过程等等外界因素是一致的。这样才敢说,同品类的白茶等级越高,品质越好,否则是不能武断做判断。

正所谓强者不一定是胜者,但胜者一定是强者。经过审评,被评为高级别的白茶,品质自然是没话说的啦。

同一等级下,不同的级别就是根据茶叶的感官品质评定的。简单理解,同等级,级别越高相对品质也会高。

是不是觉得有点绕,判断茶叶品质真是个复杂又麻烦的过程

但这正是茶的奇妙之处,看似等级稍差的鲜叶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工序,能发挥出独特的风味弥补等级之差,使茶叶品质有很大的提升,这也正是经验丰富的制茶师的宝贵之处,可以取长补短化腐朽为神奇。

千年前的茶饮一路传承至今,茶,集自然的馈赠、人类的辛劳智慧、时间的宽容于一身,诸多言语不如都留在这一杯茶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