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李麻花 《1》 五月初,是岩茶采摘的重头戏。 各大山场的肉桂,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人手采摘。 春茶季刚一开始,就连听到几位武夷山老友传来的消息。 “天气不好,外面没山场的厂,都不好收青了。” “今年普遍要比往年减产了,做茶就是看天吃饭……” 做好茶,要看天气。 天时地利人和里,“天时”排名首位,属不可控因素。 站在茶农的立场看,他们自然最喜欢在天晴时做茶。 因为晴天的日子,空气湿度低。 做茶更省时省力,并且晴天做出来的茶叶香气更好,品质更高。 但是,如果老天爷不够给力。 一连好几天都下雨,那可是会白白的耽误一款好茶! 《2》 坏天气对岩茶的影响,最先体现在茶青质量上。 按照理想的状态,岩茶最好的采茶时间要到下午。 因为夜里会有雾,经过早上的日光照射后,茶叶内部的含水量更低。 等到露水干透后,再去采茶。 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活性更好,鲜叶含水量更低,更利于岩茶做青时的走水。 所以,每家的茶厂/茶农在安排采茶时。 对于自家山场最好的肉桂,肯定要留要露水干透后再采茶。 顺时而为,顺应天时,是做出一款优质好茶的前提! 茶青的质量,是岩茶品质的基础。 而茶青的好坏,受气候影响明显。 当新梢快到达到可以采摘的开面时,如果天气不好,特别是连续好几天下雨的情况。 会影响茶叶的采摘。 因为岩茶的适采期有限。 等了一年,可不同品种的岩茶采摘,窗口期就这么短短两三天。 如果连续三天都下雨,那么到第四天已经不得不采茶。 瓜熟蒂落,熟透了的瓜再不摘,就该烂在地里了。 采茶不及时,茶树新梢开面容易长老,采下来的茶青品质也不高。 略粗老的原料,做出来的岩茶成品,汤感容易淡薄。 而在阴雨天采下来的茶,是通常概念里提到的雨水青。 雨水青,是品质不大理想的茶青。 会增加制茶加工难度,并且后期品质容易受影响。 雨水青的鲜叶内部,茶味物质容易被稀释。 由于含水量高,茶叶的芳香物质活性会受损,对香气有直接影响。 再加上,雨天挑青下山时,茶叶容易黏在一块。 湿漉漉的,里边的水分不好烘干。 按老师傅的原话讲,雨水青不好做。 《3》 雨天采茶,本身难度会变高。 武夷岩茶,非岩不茶。 岩茶的生长,大多是在沟壑、坑涧、岩缝当中。 特别是正岩的茶,位于景区。 一般驱车到入口后,采茶的工人只能徒步进山。 像牛栏坑的肉桂,采茶难度相对低一些,毕竟路相对好走。 但马头岩那徒步登上去,本身就很费力。 山路崎岖狭窄,一旦碰上雨天。 那么两旁的路会变滑,更不好走,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茶农们自然也不愿意采雨水青。 雨天采茶,效率会受影响。 在挑青下山时,运输时间长度会增加。 采摘下来的青叶,在运输过程中,呼吸作用并未停止。 伴随着鲜叶的呼吸散热,闷在茶青筐内的茶,容易损伤与积水。 含水量比正常鲜叶要高的雨水青,水分不好烘干。 走水的难度增加,相应的时间也得加长。 在吹热风加促茶叶表面水分干燥时,一旦风吹得不均匀。 那茶叶内的水分不好散发,做出来的成品容易带有闷味。 《4》 面对雨水青,做青是个大难题。 经验丰富的岩茶师傅,在处理雨水青时,第一步要先吹干叶表的水分。 这一步骤的原则要求,是用最温柔的方式,帮助茶叶表面的水分发散。 茶青运下山后,要及时的处理。 薄薄的摊开在干燥的地方,最好是二楼及以上的木地板房间,可以吸收潮气。 打开空调、风扇、抽湿机等,让空气保持流通。 吹干茶青表面的水分时,要留意茶青的变化。 不能让鲜叶受热,不然会造成茶叶带水闷味。 第二步要做的,是及时的做青。 做青的原则,要求是做透,茶叶内部不能有积水。 同时,要适量延长走水时间,帮助水分的发散。 最后在发酵前,要确保走水干净。 若不然,茶青内部的水汽过多时,容易让茶叶发酵过快,过重。 在后期的成品内,发酵过重的岩茶,容易生成“红茶味”,气味略闷,不鲜爽。 不过,如果是技术足够好。 那么能够最大程度的挽救雨天采下来的茶青。 换言之,野百合也能拥有春天。 而雨水青,也可以拥有高品质的成品! 这一切,还是得看山场、看工艺来决定。 《5》 工艺不精湛的雨水青,会出现哪些问题? 对茶友们来说,最最关心的话题。 不是茶叶的加工难度,而是买茶时如何区分品质不高的雨水青? 加工不及时,或工艺处理不彻底的雨水青。 在做青完成,进入焙火环节后,“火”不容易焙进茶叶内。 这就导致了,茶汤里的水青味偏重。 新茶买入手后,剪开泡袋,认真闻闻干茶香时。 一般很难闻到让人舒服愉悦的焦糖香、以及发酵到位产生的窖香。 泡开来的茶汤,尝入嘴巴里会感觉清爽度偏弱。 茶香落水不足,爽口程度受影响。 细啜茶汤的时候,甚至会感觉汤感也是发闷的。 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像是茶味被压抑住了那样。 你会觉得明明不是在雨天喝茶,却从一泡茶里,感受到了雨天低气压的氛围。 闷闷的,茶香不够清晰愉悦。 茶香不正,品种香气不显,很容易让人闻到杂味。 如果是处理不及时的雨水青,那么在火功不高的情况下,泡出来的茶汤会有浑浊感。 论清晰度, 做得不好的雨水青,短板太明显! 《6》 进入五月后,武夷山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 说变就变,一点也猜不准。 所以,天气预报上显示的情况,不一定准确。 更何况,各大不同的山场内,还有小气候的情况。 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可一点不奇怪。 所以,岩茶采摘时的具体情况,一切以当日实际天气为准。 肉桂,是当今岩茶的主角。 2020年度的岩茶的正式采摘,序幕刚开启不久。 五一小长假,正是岩茶采摘热火朝天的时候。 今年的岩茶品质究竟如何?一切敬请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