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读书是认识世界最快的方式!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5-02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世界读书日#

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美丽传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巧合的是,这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

巧合之外,则是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读什么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买什么书,就是给下一代指引什么方向。

一本好书,可以让你看到不同时代下的不同命运,畅游在无垠的情感世界之中;一本好书,可以让你获得颇多的知识,让这些知识为你所用;一本好书,可以让你了解不同方面的事物,拓展你的的眼界,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不知从何时起,为兴趣读书越来越少了,应该是从“读书”后,学业越来越繁忙,就只读考试要用的书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下面我们看看全世界的人都怎么读书的?以鼓励和鞭策自己阅读要永不停止:

犹太人爱书。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

以色列有图书馆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仅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就有100万人办有借书证。在人均拥有图书、出版社及读书量上,以色列居世界第一。

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

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在德国的大街上,腋下夹着一本书,目光祥和,举止优雅,慢悠悠行走的,既有白发老者,又有高挑美女,还有身着蓝色工装的技工。德国的产品让世界服气,产品来自科技,科技来自读书。

读书都会让人收获,感悟人生,拓展眼界,丰富阅历,读书使人满足、使人明智、使人进步,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让人生的高度更上一层楼!孩子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现在就打开我们的书本吧!

编辑:吴帆

审核:包蕾

#读书日,我在行动。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