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slkj.org/c/4170.html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南浦》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注释】 1、鸭绿:深绿色,代指春水 2、鹅黄:嫩黄色,代指新柳 3、袅袅:细长柔美貌 【解说】 在南浦东冈吹东风的二月之时,美丽的景色让我诗兴大发。东风吹动了一江春水波光粼粼,摇动的新柳柔美地垂在岸边。 【鉴赏】 “南浦东冈二月时”,点明时令,时临二月,早春刚至。“物华撩我有新诗”,为后面具体描?春水柳丝的景色定位。撩,引逗,挑弄。**撩人,引起我写作新诗的灵感和兴趣。“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这两句诗对仗工整,状物精妙。绿水含风,始有粼粼波起的动态;黄柳弄日,方显袅袅轻wWW.slKJ.org盈的舞姿。鸭绿代水,鹅黄代柳,隐而显,用词精妙而意韵悠长,色彩清丽而对比分明。把春水柳条的物状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时所作,后两句状物精妙,对仗工整。据说诗人常常高声吟哦这两句,并说“此几凌轹春物”(这几乎压倒了春天的景物),可见乃得意之作。 ------------------------------------------------------------------------------------- https://m.slkj.org/c/4167.html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的意思“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出自唐朝诗人贺铸的古诗作品《惜余春·急雨收春》第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昏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释】 ①“惜余春”,语出李白《惜余春赋》:“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余春”者,残存无多、转瞬将尽之春光也。惟其无多,惟其将尽,故格外值得珍惜。 ②收:结束。停止。 ③约:阻止,拦挡。 ④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 ⑤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⑥解:懂得,明白。 ⑦隅:角落。 ⑧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⑨昏:日落时的余光。 ⑩渭北:渭水以北。渭水在袂西省。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翻译】 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鉴赏】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昏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wWW.slKJ.org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 https://m.slkj.org/c/4164.html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的意思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出自唐朝诗人唐庚的古诗作品《春归》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定何物,所至则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 1、还推:语出庾信《愁赋》:“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 【解说】 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前面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结尾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 【鉴赏】 颈联“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犯”:逼近。 “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颈联暗转,诗中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思乡的愁绪。对鸟儿叫声的描写,或用鸣,或用啭,或用啼,绝少见到有人用“犯”,因为鸟儿嘲哳的叫声,唤起诗人宦海沉浮的无穷感慨。“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迁客,“赏心乐事谁家院”那种惆怅正紧紧缠绕在心头,故用“犯”。 诗意:在鸟儿的鸣叫声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江边春意浓浓已昭示着新的一年己经来临。 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还推”:语出庾信《愁赋》:“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尾WwW.slKJ.org联句 “驱”和“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把愁拟人化或物化,写出了诗人和愁搏斗的场情,令人读后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趣味。诗意:我无计驱走心中思乡的忧愁,反而又被思乡的情愁推到酒边,端起酒杯饮酒吧!看看饮酒能否驱解我心中的浓浓的乡愁。 --------------------------------------------------------------------------- https://m.slkj.org/c/4163.html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的意思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出自唐朝诗人唐庚的古诗作品《春归》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定何物,所至则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 1、犯:逼近。这一联的意思是:鸟声和水色都含有春意 【解说】 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前面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WwW.slKJ.org,春光烂漫;结尾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 【鉴赏】 颈联“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犯”:逼近。 “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颈联暗转,诗中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思乡的愁绪。对鸟儿叫声的描写,或用鸣,或用啭,或用啼,绝少见到有人用“犯”,因为鸟儿嘲哳的叫声,唤起诗人宦海沉浮的无穷感慨。“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迁客,“赏心乐事谁家院”那种惆怅正紧紧缠绕在心头,故用“犯”。 诗意:在鸟儿的鸣叫声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江边春意浓浓已昭示着新的一年己经来临。 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还推”:语出庾信《愁赋》:“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尾联句 “驱”和“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把愁拟人化或物化,写出了诗人和愁搏斗的场情,令人读后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趣味。诗意:我无计驱走心中思乡的忧愁,反而又被思乡的情愁推到酒边,端起酒杯饮酒吧!看看饮酒能否驱解我心中的浓浓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