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全名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常累计多器官、多系统,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错综复杂,且临床发病率高。在了解风湿病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这样才能理解风湿免疫性疾病为什么要做各种检查。 人体免疫系统由哪些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 免疫器官根据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人的胸腺和骨髓属于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是干细胞和B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器官。 脾、扁桃体和全身淋巴结等是周围免疫器官,它们是成熟T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此外,黏膜免疫系统和皮肤免疫系统也是重要的免疫组织。 免疫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抗原递呈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化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以及一些其他受体分子等;也包括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分子,如免疫球蛋白分子、补体分子以及细胞因子等。 免疫系统的作用和发挥免疫功能的机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免疫预防、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 免疫预防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的功能。 免疫预防功能异常可引起疾病,如反应过高可出现超敏反应,反应过低则可导致免疫缺陷病。 免疫稳定指机体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维持其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患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通过免疫细胞而完成。免疫系统由淋巴管维持循环,淋巴管广泛分布在除脑以外机体的每一个器官。淋巴管充满白色、黏稠的淋巴液,其中富含脂肪和白细胞。沿淋巴管分布着淋巴结、扁桃体、骨髓、脾、肝、肺、小肠等特殊区域,淋巴细胞在这些特殊区域得到募集、动员并分配到免疫反应的部位。这种精巧的系统结构保证了免疫反应及时而迅速。 抗原和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在免疫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给动物注电射细菌或外毒素,经过一定时期期后证明在动物血清中存在一种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毒性的组分(称之为抗毒素)或能使得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组分(称之为凝集素)。其后将血清中这种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组分称为抗体,而将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之为抗原,由此建立了抗原与抗体的概念。 免疫复合物是可溶性抗原和它对应的IgG或IgM类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正常情况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清除。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复合物也可引起疾病。
免疫球蛋白以及其功能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l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D血(IgD)和免疫球蛋白E (IgE)。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而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抗体和膜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见于其他体液和外分泌液,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结合抗原。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在体内,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直接发挥效应,如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病毒的中和抗体可限制病毒感染靶细胞,分泌型IgA可抑制细菌黏附宿主细胞等。 在体外,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出现凝集、沉淀等现象。 免疫球蛋白能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即可结晶片段。用木瓜蛋白酶水解lgG分子,可得到两个Fab和一个Fe段。该片段能与效应分子和效应细胞相互作用,但不能与抗原结合。)受体,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和黏膜,在人类lgG是唯一能通过脸盘的lg类型,母体的lgG通过胎盘转移给胎儿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泌型IgA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是机体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因素。此外,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调节和负调节作用。
补体的作用和意义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新鲜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及溶细胞作用,由于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杀伤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称为补体。补体并非单分子,而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体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或膜结合蛋白,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在机体防御和介导免疫病理损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系统按其生物学功能可分为三组: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受体成分。 补体系统是体内一个重要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补体系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HLA分子对免疫系统的意义20世纪发现,在不同种属或同种不同系别的个体间进行组织移植时,会出现排斥反应,其本质是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一种免疫应答。 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型抗 原称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较弱排斥反应的抗原称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一个复杂的抗原系统,编码这系统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片段上,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不同种属的动物MHC有不同的命名,如小鼠的MHC称H-2复合体,人的MHC称HLA复合体。而HLA复合体的产物称为HLA分子或HLA抗原。HLA 分子的功能:
在了解了以上相关专有名词后,我们才能理解,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为什么要检查常见风湿病化验指标——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CP、血沉ESR等。 “自身抗体检测对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与治疗检测、病程转归与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应重视自身抗体检验项目在临床的推广普及,自身抗体检测应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理念,重视自身抗体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联系,提高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病诊断、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曾经如此指出。 风湿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和多脏器,且表现形式多样,知识复杂、涉及面广。风湿病的诊断有赖于详尽的病史采集、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病理学等等。抗原、抗体、补体等实验室检查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尤为重要,相关数据可以让医生了解疾病相关情况、免疫应答、炎症以及明确属于那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准确判断病情,才能进行精准治疗与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