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源与《奇症汇》(2)

 为什么73 2020-05-04

相关阅读:沈源与《奇症汇》(1)


沈源与《奇症汇》(2)

 曾骞(散人)

不过呢,沈源做了个注解:

〔源按〕此方救五绝。一曰自缢死,气绝;二曰墙壁崩压死,气绝;三曰溺水,气绝;四曰鬼魇死,气绝;五曰产妇死,气绝,并能救之。昔葛生尝用此方救人,人问葛生何授得此神术能活人命?生曰∶吾因入山采药,遇白衣人问曰∶汝非葛医生乎?吾乃半夏之精,汝遇人有五绝之病,用吾救治即活。但用吾作细末,令干入鼻中,即复生矣。

原案中没有详细到的地方,沈氏加进去。所谓五绝,基本上属于古代医学中的常识,很多医书里都记载有不少快速救治法。在注解中,又讲了一个采药人的故事。故事里有意思的地方,半夏之精,是白衣人。也倒和半夏的外观颜色有几分相符合。所以会觉得,应该也不是全白吧。毕竟半夏不纯白,偏黄口。药物都有自己的灵魂。半夏品种也不少,半夏之精会不会分类也丰富,不过既然是精,都是可以变化的。

继续看第四卷里的一些案子。

《疮疡经验》云∶一老妇喉间及心中咬痛,得食则止,心思香燥之物。偶夏天猫绕足而叫,此妇素性爱猫,取鹿脯嚼之,喉中忽有物出,即取之堕地,头足皆有,五寸长许,乃饥虫也。

这个和《聊斋》中的酒虫类似。同气相求而治。酒虫的故事,就是有人特别能喝酒,后来被发现是有酒虫,手脚捆起来,在面前摆坛酒,虫闻酒气则出,立斩。我也知道,有种病,是鸡虫病。特别能吃鸡肉。能吃下一只鸡也不够。我有个朋友煮白切鸡,刚煮好要端上桌,她的婆婆突然张大嘴巴,伸出只两指宽一点的白头虫,咬住盘里的一块鸡肉,整个吞掉。像蛇吃东西。她的婆婆自己都傻掉,惊愕不已。才从此明白自己为何总是爱狂吃鸡肉。这只鸡虫,也是迫不及待,不惜暴露。

人体内部,本来就是容易长虫。各种细微的,熟悉度高点的,大虫,比如蛔虫。但实际上,在古代的医学认知中,认为五脏是可以化五虫。《圣济总录》里有“五虫论”。在这里引入一下其概述和论治。

“论曰五脏虫者,缘脏真衰弱,热气熏蒸而成之,传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理固如此,其名状之异,见于九虫叙,可辨而察也。”

总结起来,就是内部有的地方烂得生了虫。五脏各有种类的虫。

治心脏劳热伤心,有长虫名曰蛊,长一尺,贯心为病,雷丸丸方;

治肺劳热生虫,其形如蚕,令人咳逆气喘,或谓忧隔、气隔、恚隔、寒隔、热隔,皆从劳气所生,名曰膏肓病,针灸不至,麦门冬丸方;

治肺劳热生虫,在肺为病,桑根白皮酒方;

治肝劳生长虫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茱萸根丸方;

治脾劳,有白虫长一寸,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胸中咳,咳即呕而不出,前胡汤方;

治肾劳热,四肢肿急,有蛲虫如菜中虫,生于肾中,贯众散方。

我想了一下,不管什么虫,大概都喜欢呆在湿、温、热的环境里吧。比如经典的【乌梅丸】证中,对于虫证的治疗。厥阴,下冷上热,虫自然要往热的地方钻。虽说冷僻可以生虫,但毕竟还是和冷僻造成的气滞与痰湿互结脱不了干系。

像《奇症汇》中收录《疮疡经验》的这个案子,就是饥虫。究竟有多少种,可能特别多。我也搞不清楚这种事情。还是《圣济总录》的概括比较直接简明:

“论曰虫与人俱生,而藏于幽隐,其为害也,盖本于正气亏弱,既食生冷,复感风邪,所以种种变化以至蕃息,初若不足畏,而其甚可以杀人,善摄生者,薄滋味,节嗜欲,蚤去三尸,防患于未然,彼九虫亦将销铄于冥冥之中,惟未进此道,则攘孽剔蠹,无使滋蔓,盖有药存焉。”

来看一个比较常规的案子。

有一人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地,或倚门后,见人即避,似失志状。此为卑惵之病,以血不足故尔,人参养荣汤主之。

属于正治。心神受损的例子。养起来治。这个是所谓的卑惵症。惵,恐惧。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抑郁症。或者是抑郁症的其中一种。自卑,胆怯,惶恐,容易胡思乱想,想控制完全无法控制。容易谴责自己,也容易迁怒他人,相当于处在,要么过分压抑,要么霸凌他人这两端。有时非常疯狂,有时非常低落,甚至长时间沉默。是自杀自毁高危人群。常胸闷胸堵,失眠多烦。而且这种问题,是阶段性的,尤其容易因外界刺激,情志受伤,诱发出来。

说实话,这种病蛮难治疗。案子中粗略地讲到,以【人参养荣汤】主之。后效如何,没有讲。大概主要就是想讲清楚,这个病人血不足,以虚论而治的大方向。属于纲领性医案。

从我自己的临床经验来讲。最长的病人,我治过差不多有一年才改善到大半。但是病人因为家庭关系原因,再次暴受打击,差不多一夜回到解放前。在这类病人中,因生病,而转信宗教的非常普遍。因缘巧合去练习瑜伽的,也不少。掉进各种旁门左道的也多。但同样是最后真正能走出来的,凤毛麟角。也有寻求心理医生的,但据我观察,效果不怎么样。电影《记忆重现》里,就有心理医生反而被病人杀掉的故事。这个问题,不在此篇的讨论范畴,因此就不展开讨论了。回到卑惵症本身。

这个病,与一般的只因缺血引起的惊悸怔忡有类似相似,也有很大不同。不同处在于,有明显地回避人的特征。老的小的,我都见过不少。和他们打交道,最大的感受,是明显能感受得到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紧”。如果我自己试验性地也“紧”一下,比如有意识地将自己调整到小紧张的档位,那么,彼此之间简直感觉有块钢板横亘在那里。而且这种紧张力,穿透性非常强,隔着电话一样可以传递,只要自己开放那个接受部分的话。卑惵这个“紧”怎么来的。在于有淤有浊,滞碍了神机,神舍空虚,无活力魂弱魄亏。再而因虚致实。

所以治疗上还是要分型的。【柴胡龙骨牡蛎汤】好不好用。是证则用。是不是一味养血,就可以治好,未必。虚者责之心血不足以及心胆气虚。实者,则责之痰淤血淤,也有食淤。虚实夹杂,则兼治,或先取其实,再取其虚,或先养其虚,再攻其实。法无定法。如果要用大数据的思维来梳理,倒还不如遵守八字诀:“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再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子。

康熙年间,予里地藏庵有一僧,名鹤松。忽一日藏身暗处,若见人或闻人语,即惊避。每进饮食,必置之外室,窥视无人,然后出食之,如是数年。适有方士视之曰∶病名鼠魂。鼠窃食为猫所逼,因惊失其魂于食物间,食之乃得是症。治以安神药,外加猫涎和服而愈。〔源按〕此症即中鼠涎,云鼠魂者,士好名故耳。

吃了老鼠藏的食物得病,而且这个食物是老鼠被猫追时,仓皇所遗,老鼠的惊魂能量就无形中注入在食物里。这就很有意思了。有如量子纠缠。

所以说,我经常在文字里,会提倡做饭的时候要怀着好心情做饭,心里不高兴做的饭,容易有毒。如果我问人要水喝,对方不高兴甩脸递过来的水,我不喝的。因为是毒水。所以我性格容易被认为怪。其实道理很简单,而且这种知识,在以前古代,恐怕始终常识吧。

这个话题如果要展开了,可以谈很多。比如小孩子做作业。小朋友非常恨地做完了作业,那个作业交给老师,老师无形中在吸毒。一个班级几十个小朋友,一半的小孩子非常恨地做作业,老师吸下去的毒,长年累月恐怕是要侵染脏腑。这个时代做老师非常可怜。

情绪力量,其实不但塑造着我们自身的样子,其实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事物。《奇症汇》里这个案子,实在是有意义极了。因为谈到的不光是人的心神通道,也谈到的是动物的心神通道。

下毒不一定要用砒霜。一个人只要每天把自己的那种恐惧烦躁的感受,不断注入到一块食物中,别人吃了就会中毒。生活里,我还发现一个现象,非常微妙。也是心神投射的一个现象。当如果我们不断谈论某个人特别的坏习惯,反复向人谈论时,用不了多久,自己也会开始出现相同的毛病。比如一个人就不断地和别人说,自己的妈妈很啰嗦,说得多了,他自己本来利索的一个人,慢慢就像他谈到过的那种啰嗦发展了。会逐渐展现在自己的行为中。

那反过来,由于夺命而逃,产生强大投射力,可以改变事物的成分,或者说,意识是可以转移的,有化变的,那么反推起来,对于《阴符经》中的“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就更好理解了。纯粹岔题。而且问题关键,还在于,也像老鼠突然被猫追那样,是突然产生出一股力,本能地由内而生,并非刻意得来。不是造作出来的,是自然而来。这样的力量大得可以影响事物面貌。

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讲清楚了没有。那个老鼠被猫追,是突然发生的意外,日常被打破,相当于被触犯侵扰,生死关头时,心神会自然寻求安全,它就拼命跑啊跑啊,比阿甘还快,极端情况造就了一种极端的回应,出于怕,那么回应出来的就是百分百浓度的恐惧情绪。

如果有办法,回应出一种,老子不怕,但也不可能给你吃掉,然后采取措施,比如跑啊跑,脑子越跑越空,那么回应出来的就可能是接近、趋向磐石的情志。那么其实这种危险,反而造就淬炼。想到远一点,人世里的清净,刻意求不来,刻意求也难成。要么是一个人很擅长布局,安排自己,避得开那些炸自己心神的地雷。要么就是,反而很擅长抓住被触犯和侵扰机会,来练那个“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也就更容易撄而后成后宁吧。

△▲

蘋果用戶打賞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