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曾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其黄金产量一度超过五代时期的'黄金天府'山东省的招远县,跃居全国之首。因为漠河地区储藏有丰富的金矿,所以自鄂伦春人把这里誉为'金穴',又名'东金山'(新疆的阿尔泰山称'西金山')。 一、金矿的发现众说纷纭 颇具传奇色彩漠河胭脂沟金矿,位于黑龙江漠河县西林吉镇北43公里、北极村南32公里处,始建于1889年,史称漠河金厂、漠河金矿局,现称老沟金矿。2008年热映全国的电视剧《闯关东》中的老金沟的原型就是漠河的老沟金矿。 现在的老金沟俯瞰 关于老沟金矿的发现,也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清朝咸丰十年(1860),一位鄂伦春老人到老沟掘坑葬马,从掘出的沙石中发现了金苗,于是挽起裤腿来到附近河底打捞河沙仔细观察,居然有一把河沙中金沫占了近一半,老沟发现金矿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淘金者闻风而来。 另一个版本是,光绪九年(1883),有个鄂伦春人在额穆尔河上游河谷为死去的母亲寻找挖掘墓穴时,意外地挖出了金苗,进而发现了金矿。 两个版本的共同之处是,漠河金矿都是鄂伦春人挖坑时意外发现的,一个是为死马挖坑,一个是为死人挖坑;不同之处是,一个是鄂伦春老人发现金苗后,又跑到附近河谷进一步取证,另一个则没有跑到河谷去扩大线索。哪个是真实的故事,哪个只是传说,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 二、漠河'金圣'李金镛1887年4月,李金镛率人沿鄂伦春人狩猎路线,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漠河境内实地踏勘,将采集的矿石样品送到国外化验,化验得出的结果是:1千分中尽得金871分,银71分,铅、硫磺、铁54分,其成分可与美国旧金山之金矿相媲美。他在写给上司的报告中,勾勒了漠河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地邻北极,严冬则雪高盈丈,马死人僵;夏秋多虫,塞耳盈鼻。起居服食,无一不难,无一不苦……'尽管如此,这位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南方人,却没有丝毫畏难退缩之意,他向李鸿章详细报了漠河金矿的筹备情况,得到回复后立刻前往烟台、平度、上海等地筹集商股,购置采金设备。 1888年10月,李金镛亲率500名士兵,一路跋山涉水,沿着上次趟出的道路,来到了元宝山南麓,正式筹建漠河矿务局。随后成立了漠河金厂、奇乾河金厂、洛古河金厂等五家官办金厂。1889年初,金厂正式开工生产,当年就获得了3万两黄金的收益,第二年又增长为6.2万两。 19世纪80年代,正是世界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之时。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设计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发动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在美国,亨利·福特制造出了第一辆四轮汽车。在中国,清朝的北洋舰队此时也拥有了50艘战舰。然而,此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所以漠河金矿的开办具有先行的意义。 到漠河的采金者们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有逃犯,有死囚,有闯关东找生路的关内穷苦百姓,更有来自外国的冒险家。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很难想象李金镛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李金镛祠堂 直到如今,在漠河,李金镛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对漠河人而言,李金墉是开发漠河的第一功臣,是'金圣'。在他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漠河的采金人在开工之前都要首先祭拜这位金圣,祈求得到他的保佑。 三、如今的老沟金矿已成为旅游景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对漠河金矿垂涎已久的俄国趁清廷沦陷、无暇北顾之际抢占了金矿, 后 经中方多方交涉,六年后才勉强归还,但这时的漠河金矿已已无法再现昔日之辉煌。 老金沟废弃的采金船 时至今日,老沟金矿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有些地段的沙土,已被先人们筛淘过几十遍,但是至今仍可以淘到黄金,可见此地黄金储藏量之丰富。现在的漠河金矿于1989年建成投产,1990年的黄金产量为4433295两。 除1987年受'五六火灾'的影响减产外,其余年份年年超产,经济效益很好。老沟金矿一号船,单船年产量突破2000两。整个矿区,除了生产区和生活区之外,还有李金镛祠堂遗址、妓女坟、采金文化陈列馆、胭脂亭等人文历史景观。近年,出于生态保护方面的考虑,当地政府已经关闭了漠河金矿,并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禁采。 老沟采金小镇工艺区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老沟筹建一个'采金小镇',将老沟金矿昔日的繁荣景象再现世人。这个采金小镇建有采金博物馆、采金流程演示馆和采金民俗馆,将带有神秘色彩的采金文化全方位地展示给参观者。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东北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