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臣庾亮一决策失误,造成苏峻之乱,也留下后世久传不息一典故

 思明居士 2020-05-04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晋明帝去世后,晋成帝司马衍即位为帝。这时司马衍才5岁,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庾文君兄)辅政,庾亮任中书令,实际上把握着朝中政事的决策权。王导因宽和而赢得众心,庾亮严厉任法,因而大失人心。

权臣庾亮一决策失误,造成苏峻之乱,也留下后世久传不息一典故

庾亮剧照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担心会引起内乱,也为防备西部边境的敌人侵犯,于是就派温峤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边境防务。温峤上任不久,庾亮就得到了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的报告。原来苏峻早有叛乱之心,已经纠集了大量的亡命之徒,准备起兵谋反了。

庾亮利用手中权力,本想让苏峻离开历阳,把他给骗到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做大司农,这样便于更好地控制苏峻。大臣们都劝说这办法不合适,温峤也写信给庾亮劝阻说这样会加速苏峻的叛乱,但庾亮自作聪明,一意孤行,不听大家意见,执意要把苏峻调入京都建康。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预谋已久的苏峻,在接到庾亮的调令后,果然看出朝廷对自己起了疑心,不但没把庾亮的命令当回事,反而提前了造反起兵计划,联结一直对朝廷耿耿于怀的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发兵进攻京都建康。

权臣庾亮一决策失误,造成苏峻之乱,也留下后世久传不息一典故

苏峻剧照

温峤得到苏峻反叛的消息后,立即召集部下将士们开会,进行平叛动员,统一将士思想,尔后厉兵秣马,准备从水路进入到建康,抗击苏峻、祖约叛军的侵犯,以确保京都建康的安全。然而,庾亮却对苏峻、祖约叛军估计不足,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他没有同意温峤率兵回建康阻击苏峻叛乱之敌。

大战在即,庾亮却写信给温峤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就是说,庾亮更加担心西境之敌的入侵,西境的敌人要远远比苏峻、祖约叛兵多得多,庾亮要求温峤要听从自己的号令,必须要坚守原地,不能越过雷池到京都建康来。庾亮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在战略上绝对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让苏峻、祖约叛军占据了上风。

苏峻、祖约叛军的攻势极其猛烈,在短短的时间内非常迅速地就逼近了京都建康。庾亮指挥守卫都城的晋军迎战,士兵无力抵抗,最终大败,结果京都也随即失陷。庾亮指挥的晋军被打的所剩无几,到最后弄得京都建康也丢了。

权臣庾亮一决策失误,造成苏峻之乱,也留下后世久传不息一典故

温峤剧照

当初没有听信温峤的建议,而造成这样的后果,庾亮心里非常内疚,但没有别的去处,只好去投奔温峤。温峤明知这次止乱失败完全是庾亮的责任,但他并没有责怪庾亮,而是请庾亮负责白石营垒的守卫,自己则加紧操练水军,准备与苏峻、祖约叛军决一死战。

苏峻、祖约叛军占领建康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迅速集结10000步兵,从四面包围白石,拼命攻击,大有一鼓作气拿下白石营垒的气势。庾亮所指挥的队伍只有2000多人,在苏峻叛军的猛烈围攻下,很快就撑不住了。庾亮想到之前自己因决策失误,才丢了京都,但温峤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还让他守卫白石,这是对自己的信任。

于是,庾亮决定豁出去,也决不让营垒失守。在这一战中,庾亮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挥刀猛冲,英勇杀敌。晋军士兵受到激励,愈战愈勇,终于杀退了叛军的围攻。庾亮见叛军败退,大喝一声,率晋军冲出营垒,紧紧追击,斩杀数百名苏峻、祖约叛军士兵,获得大胜,保卫了白石营垒。​白石营垒守卫战的胜利,给最终平叛苏峻、祖约叛军争取了时间,赢得了战机。

权臣庾亮一决策失误,造成苏峻之乱,也留下后世久传不息一典故

不敢越雷池一步所在地图

​最后,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咸和四年(329年)二月,苏峻、祖约之乱正式完结,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巨大损失。​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但让后人能真正记住雷池的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了那句流传千百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一经典的历史典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