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庾亮的真香定律

 生物学家讲历史 2020-06-28

“真香定律”常用来嘲讽对事态发展严重误判的人,想去做某件事,最后起到核心作用的却是你起初最为嫌弃的东西。人人都不想被这样啪啪打脸,可现实中这样的实例一点也不罕见。东晋名士庾亮便有这么一桩不大愉快的“趣事”。




正式分享庾亮同志的“真香”事件之前,先分享个问题,很多人都应该听过“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俗语,指的是做某些事情不敢有丝毫僭越。但大家知道“雷池”究竟指的是什么吗,不问度娘的话估计很多人还真说不对。这个“雷池”就和庾同志今天的故事有关。

庾亮的书法也很有名

庾亮不但出身名门,而且长相俊美。和当时嘻嘻哈哈的风流文士不同,庾亮做事一板一眼,名望甚高,是个标准的儒家子弟,放到现代绝对是酷酷的顶级流量小生。这样的大家子弟还有一个令人艳羡的身份,即当朝皇帝的舅舅。是时晋成帝司马衍登基时还不满十岁,朝政委托给了太后庾文君。庾太后又把朝政委托给了哥哥庾亮,于是庾亮在36岁时,成了东晋的首席辅政大臣。
庾亮对自己要求甚高,做事不能有丝毫差错,按说这样的人挺无趣的,不会是个好同事,而悲剧的是他对别人同样如此,而且他还是所有人的上司。
庾亮一上台,就拿皇室亲王和高门大族开刀,得罪了不少人。之后他又瞧那些地方军阀不顺眼,尤其是寒门出身的荆州刺史陶侃和北方来的流民帅苏峻,总觉得他们和朝廷不是一条心。
陶侃是从底层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封疆大吏,在军队中声望甚高,而且荆州和京都建康相隔近千里,天高皇帝远,庾亮动不了人家。于是庾亮暂时把矛头对准了毫无根基的苏峻。
庾亮想出的主意是调苏峻入京当农业部长,手下的部队嘛,另安排人统领。在这乱世,部队就是生命线啊,苏峻怎会不知庾亮打的什么主意,他也是混不吝,干脆反了。
庾亮既然敢主动招惹苏峻,自然是有准备,苏峻一反,立刻组织京城附近的部队反击。他手下是东晋的中央军,在庾亮看来,王师一到,苏峻的杂牌军就会土崩瓦解。
结果,土崩瓦解的是庾亮。


苏峻之乱形势图
苏峻手下的流民军都是刀口舔血过来的,战力相当不俗,东晋的中央军一触即溃。苏峻军很快攻到建康城下,庾亮欲哭无泪,因为他无援兵可盼了。
说起来这要怪庾亮自己了,苏峻刚刚起兵时,庾亮的好友江州刺史温峤便要起兵入京帮忙平叛。庾亮却谢绝了好友的好意,他坚信可以独力应付苏峻叛军,更让他担心的是荆州的陶侃。他觉得苏峻和陶侃肯定有联络,保不齐陶侃已经准备和苏峻汇合了,温峤的江州军与其来建康,还不如驻扎在江州边上,盯着陶侃,谨防他有异动。
庾亮确实想的周全,他有一点说的没错,苏峻确实曾写信拉陶侃入伙,然而陶侃并没鸟他,乐见他和庾亮狗咬狗。但庾亮其他方面就全都说错了,根据各方战绩,四方的实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苏峻的流民军、陶侃的荆州军、温峤的江州义军和庾亮的中央军。庾亮对战斗力这方面是毫无概念,他特意反复写信叮嘱温峤一定不要来,可不要越过雷池一步,务必盯紧荆州方向。雷池大概在今安徽望江县至东至县一带,是荆州军东下建康的必经之路,这便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出处。
庾亮对自己造的孽也深感无语,前方军队败的太快,他已经没时间向外求援了。苏峻军很快兵临城下,庾亮趁着叛军还未形成包围圈,只身逃走,投奔温峤,还将小皇帝外甥和一干文武大臣都扔在了城内。
温峤对庾亮造的孽也深感无语,但两人毕竟是好友,这忙不能不帮。温峤知道单凭江州军无法战胜叛军,必须得找盟友。可是如今苏峻入主建康,控制了满朝文武和皇帝。说句不好听的,相比如丧家之犬的庾亮,现在人家苏峻才更有资格代表朝廷,盟友不好找啊。
陶侃是后世入了武庙的名将
温峤思来想去,觉得这事还是得找陶侃。荆州军是东晋境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地方军阀,只有与之合作,才有机会击败苏峻。况且,荆州军一直没有异动,说明和苏峻并未暗通款曲,陶侃仍是心向朝廷的。
庾亮对温峤的提议,打死也不愿接受。之前他还在反复叮嘱温峤“不敢越雷池一步”呢,言犹在耳。现在就要去求陶侃联盟,这不啪啪打自己脸吗!
温峤却没那么多心理包袱,背着庾亮给陶侃写了很多信,劝说他以大局为重,联合倒苏。陶侃对庾亮那是相当反感,自他上台后给自己穿了不少小鞋,苏峻之所以叛变很大程度又是庾亮政策失当导致的。陶侃扬言,先杀了庾亮以谢天下,再去建康平叛不迟。


庾亮听到了风声,更不敢去找陶侃了。温峤却不以为意,劝慰庾亮,陶侃就是痛快痛快嘴而已,他不敢来真的。温峤见庾亮还是不信,于是建议二人见个面,吃个饭,冰释前嫌。
庾亮抬头看着自己这位唯一可以依靠的好友,都快看愣了,温峤这是根本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吗?
温峤却管不了那么多了,叛军占据建康愈久,形势就对他们愈不利。真让苏峻坐稳了京城,到时候谁是王师,谁是叛军可就说不定了。
陶侃其实也挺矛盾得,庾亮那算私仇,苏峻反叛这是国恨,他是两边都不喜欢。直到建康传来消息,留在京城的儿子陶瞻被叛军杀死了,又在夫人的劝说下,陶侃这才坚定了倒苏决心,答应和温峤会盟。
温峤马上邀请陶侃来自己营地赴宴,陶侃欣然前往。庾亮深知机会难得,容不得他再扭捏,只得硬着头皮上了餐桌。

说起来,庾亮和陶侃这还是头一次正式见面,庾亮一上来就向陶侃深表歉意,过去是他识人不明,小肚鸡肠,现在丧师丢国,罪当万死。陶侃本来还想端架子,然而一见庾亮姿态放的这么低,他反倒不好意思了。庾亮毕竟身居高位,又是高门名士,而他说起来只是个大老粗,立时他就不好意思了。陶侃主动劝慰,胜败乃兵家常事,君侯切不可执念于此。两人随后又互相吹捧了一番,合作算是达成了。
温峤趁势推陶侃为联军盟主,庾亮还把自己的将军符节给了他。陶侃很是受用,挥师东进平叛。
在平叛过程中,陶侃的荆州军确实不可或缺,硬仗基本都是发生在荆州军和苏峻军之间,温峤军甚至一度缺粮,向陶侃借粮草。气的陶侃想一走了之,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冤大头。好在战争没托过久,第二年联军顺利消灭了叛军,庾亮重新入主建康。
事后,庾亮对陶侃很是感激,庾陶两家的关系迅速升温。陶侃病逝后,荆州军还交给了庾亮统辖,庾氏家族又多了一个可供依托的资本。
庾亮一直瞧不上的大老粗却成了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陶侃“真香”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