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憋宝人”是干什么的?关于憋宝的传说是真的吗?

 尚宫女史 2020-05-04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这个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概述,士农工商衍生出很多的行业,而在唐朝时期有著名的三十六行,后来逐渐增加到了三百六十行,虽不至于将所有的正经行业都概括进去,但大体上代表的就是各行各业。

而在这三百六十行之外,还有一个外八行,简单来说就是偏行,不是什么正经营生,比如偷盗、巫蛊、刺杀、机关暗器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这所谓的外八行也和三百六十行正经营生一样,只是一个概括,实际的分类有很多,并不只是八个。

而这外八行中的偷盗一行又有很多的细分,比如一般意义上的小偷、盗墓、强盗和海盗等等,还有一个可能已经算是失传的憋宝行当。憋宝也是偷盗的一种,但又和普通意义上的偷盗不同。具体来说就是,憋宝所盗取的宝贝属于天生地长的,是无主的。

憋宝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比如相灵,再比如牵羊。如果我们以羊这种生物来做比喻的话,偷牧民家的羊这属于一般意义的偷窃,偷古墓中的各种羊制品,属于盗墓,而偷那种天生地长的、没有主人的、野生的而且是很稀少已经成了精的羊,就属于憋宝。

憋宝之所以也叫做“相灵”就是因为他们所盗取的宝贝很多已经是有灵性的了,比如成了精的小动物,比如灵草妙药等等,这多少有些传奇色彩,属于民间的一个行当,但具体是不是真的存在,以及所得到的宝贝是不是真的是有灵性的宝贝,我们不得而知。

毕竟没有见过,而这又脱离了科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未知的行当,或许其中的道理只有憋宝人自己清楚。但憋宝人的数量又不可能很多,因此也就注定了这一行当的神秘性,而之所以说从事憋宝的人不多,是因为这样的灵宝很少,而且对憋宝人的要求也很严苛,简单来说就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憋宝人的。

首先你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夜观天象,也会望山看水,知道什么地方适合好东西生长,是个风水宝地。知道了这样一个地方,还要能到达这样的地方,即要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又要有高超技艺,上山下海入深林都不在话下,最关键的是要能识得好东西,别好东西就在眼前却认不出。

有了这样的技能之后才能入憋宝的门,而入了门之后还要遵循这一行的规矩。我们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规矩,而憋宝一行的规矩也不少,并且还比较苛刻,一旦触犯很可能就会死于非命。

憋宝人遵守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规矩就是绝对不能盗取有主之物,这是必须要谨记的。所盗取的宝贝必须是天生地长的,没有主人,否则就不是憋宝了,而一旦触犯这一规矩,很可能就会死于非命。

憋宝人第二个要遵守的规矩就是不能结婚。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残酷的,毕竟结婚生子是绝大多数人都要走的一条路。而不让结婚就很让人受不了,但既然下定决心做了憋宝人,就得遵守这一规矩,除非金盆洗手。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规矩,很可能是因为一旦结婚之后,不仅会破坏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而且心中有了牵绊,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会畏首畏尾,反而会导致憋宝失败,一旦失手,对于憋宝人也是一种损伤,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所以这一行不允许结婚。

第三个要遵循的规矩就有点神秘色彩了,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一个行当里,憋宝人很多时候是昼伏夜出的,夜晚是他们工作的最佳时机,那些灵物会在晚上出没,所以憋宝人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在晚上出动。

而一旦听到公鸡打鸣也就是天即将破晓的时候,就必须立即停手。即便是灵物近在咫尺,也必须毫不犹豫地停手,然后等待下一个夜晚的到来,等待下一个机会。如果憋宝人控制不住对宝贝的渴望,执意要在天亮的时候将其得到,那很可能就是得不偿失,不仅宝贝会失去,自己也很可能死于非命。

当然这其实也只是道听途说,毕竟这个行业很神秘,本身就是用科学无法解释的,我们无法知道这个行业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灵物又是不是真的存在并能被憋宝人得到,估计憋宝也是一个保密的行当,其中的很多门道不可能对外人提及。

而且憋宝人不能结婚,没有亲人,一身的技艺估计只能找个机灵的徒弟来继承,但能继承的人是很少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的行当,所以憋宝人渐渐变得越来越稀少,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人从事这个行当了。

而憋宝人的技艺也就逐渐失传了,也就没有人知道这个行当的一切了。只能从民间的一些传说中窥探一二,但这些传说也很难说是真是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憋宝人自己说怎样怎样,外人也看不到,所以即便有很多憋宝人的故事在流传,也终究是道听途说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