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袁承志dtau70na 2020-05-04

现如今,我们大家走进故宫博物馆,我们能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百年前的明清故宫带给我们的震撼,更多的也是这数万件古代文物带给我们的故事,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历史。

这些文物在历史中走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才稳稳当当的住进了故宫博物馆,供我们欣赏。

可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和平年代的故宫。时间追溯到上世纪,1932年。在那时候,故宫的文物进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迁徙,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文物大迁徙。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物大迁徙,“文物的长征”

  • 复杂的打包整理过程

在准备南迁时,故宫内尚存二十四万件以上的国宝。在战火就要殃及时,多停留一分就多一分的危险。

故宫博物院的主要负责人庄尚严及一些专家挑选了9000多幅书画、27000多件瓷器,并将它们分成4层进行打包。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其次,各个种类文物的打包整理也是很漫长的过程。这每件文物都被裹上了纸、棉花、稻草,最后,还要套上一个木箱子,有的甚至还要在木箱子外边再套上一个铁盒,为的就是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文物遭受到损坏。这些文物太多了,故宫博物院负责人庄尚严及一些职工,打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将他们收拾停当。

为此,在真正离开前,还要将打包好的每一个箱子打开检查,看是否有疏漏,垫铺的棉絮稻草等是否发霉潮湿。

  • 一波三折的运输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 抵达南京

1933年的一个夜晚,故宫的工作人员趁着夜深人静,悄悄地带着第一批南迁的国宝离开北平前往南京。刚下汽车,文物就被运上了火车,整整两列火车。

次日凌晨这两列火车就出发了,在故宫的工作人员和军队的保护之下经过平汉铁路,陇海铁路,津浦铁路,一路向南,直达南京。一路也并没有那么顺利,差点遭到了土匪的拦截,不过幸亏提前发下,所以有惊无险。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可是就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南京后,这一批国宝却都被南京国民政府退货了。他们根本不准备接受这批文物。

当时是运送文物的负责人之一吴瀛,找到了国民政府宋子文。在他的安排下决定将文件档案留在南京,而其余的文物则运往上海,放在法国租界天主教堂的仓库内。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就这样,第一批文物终于落脚。而接下来的四批文物也在宋子文的安排之下,运送到了南京和上海,总计是19557箱。

  • 远洋伦敦

纸包不住火,在不少人知道文物落脚在上海南京后,提出想要一睹风采。于是便做了几次小型的展览,没想到的是这些文物一经展出,震惊天下。

有意思的是,当时文物在重庆展览的时候,文物保护者出于经常被日机轰炸的考虑,在展览说明书上写到“如遇敌机空袭,大家依次撤退。”这样别具一格的展览在历史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当时有不少的欧洲国家希望故宫博物院将这些文物带到他们的国家去展出。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且不说这路途遥远,要是去了欧洲他们也想要这些文物,便很有可能有去无回。但是这也是很好的彰显我国的文物的机会。

于是在半年之后,筹备委员会将80箱文物送出了国门,举办了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经过这一次展览会,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艺术热,连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他的王后太子,欧洲的贵族都赶过来参观。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展览,南京国民政府,终于开始正视文物的保存问题,在朝天宫修建了一处库房,用来存放南迁文物,可是这样的稳定持续了还不到一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不久,日军又发动了813事变,上海也沦陷了。南京告急,文物又要立马转移。

这次的危险程度和上次南迁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当时不光文物要转移,南京政府也要转,一路枪林弹雨,还有那么多百姓要逃难,这个情况得有多么的混乱可想而知。

本着鸡蛋不能放进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国宝西迁分“南、中、北”三路进行。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 兵分三路
  1. 南路:

1937年8月第一批南迁文物,也就是曾经出国展览的那80箱文物。本来的机会是将文物放在湖南大学博物馆,可是却收到了密保说要轰炸长沙,于是赶紧又转移到了桂林和贵阳。

还好走的迅速,一个月后湖南大学便被炸为平地。将国宝运到安顺华严洞藏了几年,最后落脚点是四川巴县的飞仙岩。

2.中路

第一批文物走后南京便陷入了混乱,日军的飞机,隔三差五就来扔几个炸弹。就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批文物开始运送。

这一路文物出发之后,就好像撞了邪似的,走到哪儿日军的飞机就炸到哪,刚到汉口,遇上轰炸,随后到武昌也有敌机一路轰炸。原来是因为日军知道了文物南迁的消息,便早早地开始打探文物的去向。在重庆呆了一段时间后又因为日军的轰炸迁往四川乐山。

可以说第二批文物就是被日军的飞机轰炸,一路跑到乐山的。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3.北路

北路可以说是最刺激的,先是在郑州火车站险些被轰炸,在宝鸡时,因潼关受到威胁再次转移,翻越了秦岭雪山后运到汉中,可是汉中是平原,也有被轰炸的危险,最后藏在峨眉县的大佛寺和武庙。

当时政府抽调了多趟火车运送国宝,并采用竹筏搭载卡车渡过无桥的河流,峨眉县的一场大火还差点将国宝给烧了。


古物一散难复聚

  • 社会各界的反对

当时知道了文物要南迁后,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说,这不就是摆明了在说北平城保不住了吗?反对南迁的这些人当中,就有时任故宫博物院理事的周兆祥,为了阻止文物南迁,周兆祥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北平市民众保护古物协会,又是演讲又是散布传单。

有人认为带走国宝,意味着放弃北平、放弃抗战,有人认为国难当头,不该在国宝上浪费精力,还有人认为国宝价值连城,应该把它卖了买飞机、大炮。

甚至当时很多文人也站出来反对文物的南迁。鲁迅还写诗进行讽刺:“寂寞空城在,仓皇古物迁。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惊扰讵言妄?奔逃只自怜。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虽然国宝迁徙一直不被别人看好,但从结果来看,还是很正确的,抗日战争时,从东北打到内陆,日军本着发家致富的想法,从来就没想过放文物一条生路,中华文明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 用生命守护着中华的传承

就算在沦陷区内,国人也没放弃抢救和保护文物,驻美大使胡适以“美国国会购书”的名义,将数万册古籍运往美国存放,郑振铎先生自掏腰包购回流失在外的国宝。

四万件文物四海流亡十五年,上演现代版的“完璧归赵”

不过遗憾也是有的,国宝陆续从大山运回南京时,内战爆发了,眼看着南京就要被解放了,蒋介石连忙带人逃跑,他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些国宝,南京的国宝从台湾基隆港登陆。后在台北建成故宫博物院。

当年参与迁徙的国宝如今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


(据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简称“清损会”)不完全统计,战时全国被日军掠夺、损毁的书籍、字画、碑帖、古物等共计3607074件,损毁古迹741处。)

不过最神奇的是,国宝文物在逃亡过程中历经了,轰炸、土匪、恶劣环境、白蚁、潮湿等考验,最后结束战争时竟都完好无损,被称为世界文物史上的奇迹。

在当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护这些文物,有许多人也是觉得难以理解的,我觉得这段话说的很对,拿来和大家共勉。

为什么我们会被日本侵略?因为他们羡慕我们幅员辽阔的土地。为什么他们烧毁圆明园?因为他对我们的文化充满了羡慕和嫉妒。必须烧掉、必须把我们曾经的辉煌都毁灭,才能把我们彻底征服,把我们的傲气彻底抹去。

试想如果中国真的被侵略,那么过去的辉煌历史都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后人将会浑浑噩噩的被培养成奴隶。过不了几代,我们的国家便会被永远的黑暗笼罩,再无光明。

历史不需要想象,就算是文字也不能完整证明一切,文字也可以伪造。

所以,历史需要证据。

而古董就是证据。

即使我们不幸被黑暗所笼罩,但每一个古董,都是一个火种。

都说弱国无外交、无人权,我们因为弱小,经历过太多屈辱。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各个角落依旧战乱频发,但中国却早已屹立在世界之巅,是祖国的强大让我们今天能安静地在博物馆里,欣赏到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