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智慧的商人,既非吕不韦,也非沈万三,而是千金散尽的他

 江山携手 2020-05-04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很多著名的商人,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也能够凭借着自己超出常人的智慧,获得远超众人的财富,比如说战国时期的吕不韦,他就是典故“奇货可居”中的主人公之一,比如说明朝时候的江南首富沈万三,财富甚至一度比皇帝还多。

吕不韦与沈万三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显然他们还是比常人要聪明很多的,但他们却并不是历史上最为智慧的商人,因为他们的结局都算不上太好,吕不韦在秦国担任丞相的时候,确实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是被灭了三族,沈万三给朱元璋修城墙犒劳军队的时候也很风光,结果全家都被流放。

不能够善始善终,又怎么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慧呢?从这点上来看,历史上最智慧的商人,显然就是千金散尽的范蠡了。范蠡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商人,甚至于可以说,他之所以成为一个商人,那只不过是因为形势使然,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

范蠡本来在越国担任大夫,战国时期纷战不休,处于南方的吴国与越国彼此攻伐,双方互有胜负。到范蠡成年的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在遭受屈辱以后,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于是欧薪尝胆,到处求访贤能之士,范蠡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他的心腹。

范蠡为勾践献上了一条美人计,并且帮助他治理国家,让越国的国力迅速发展壮大,最终勾践得以成功复仇,彻底灭掉了吴国。范蠡之所以来到勾践身边,是因为勾践需要有人帮助自己去灭掉吴国,这个时候吴国已经灭掉了,范蠡就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范蠡的同事,也就是当初曾经与范蠡一起陪着勾践去吴国成为奴仆的文种,认为哪怕勾践完成了灭吴的小目标,心中也依然有自己与范蠡的位置,劝说范蠡留下来继续一起辅佐勾践,但是范蠡说了一番很著名的话,“猎人打猎成功后,打猎用的弓就会被藏起来”,于是飘然远行,而留在越国的文种没多久就被勾践所杀害。

离开越国以后,范蠡隐姓埋名去了齐国近海的地方,在海边盖起茅屋过起了隐士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努力种地,同时还做着一些晒盐、捕鱼的副业,很快就积累起来了雄厚的家产,成为了著名的富翁,齐王听说自己国境内有善于操持家业的贤人,就专门派人去请他来辅佐自己。

范蠡在齐国当了三年国相后,再次放下一切,将所有家财都散发给普通百姓,前往宋国的陶邑隐居,他本来也不想太高调,但他是一个对生活很认真的人,以至于没几年又成为了闻名天下的巨富,由于是住在陶邑这里,所以他就给自己取名为“陶朱公”,以88岁的高龄善终,被后世的商人公认为是“商人之祖”,成为中国众多圣人中的“商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