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上盛下虚

 阿根212 2020-05-04
我们摸脉摸得不是一个人的疾病,很多人生病的时候来摸脉,说我咳嗽,我感冒了你能摸出来不?摸不出来。中医摸脉摸的是一个人的气机运行状态,在《雷公炮炙药性赋》中有句话叫“升降出入浮沉之辨,,豁然贯通,始可以为医而司人命也”,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你摸脉的时候摸的是气的升降出入,我们有个词叫起伏,起伏可以大体分为六种情况。但是在现实临床中哪个情况最常见呢?上盛下虚是最常见的,你把这个上盛下虚搞清楚了,在临床当中有很多病号就可以处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上盛下虚?
第一个上盛的原因就是因为火热,火都往上走了,上面有热就需要降下来,所以降下来的话就需要用苦寒的药,苦寒的药往往都往下走,所以这种情况用黄芩和栀子,严重的情况下就用黄连,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如果这个脉象用黄芩栀子和黄连的情况下,往往脉象是浮大或洪大。单纯脉象浮大或洪大,如果这个人又伴有弦象的话,说明这个人是气郁。气郁就好比垃圾堆放时间长了在那里,很容易发热。这种情况下必须加一个舒肝的药物,就可以用柴胡和郁金。柴胡和郁金当然是有区别的,柴胡这味药比较轻透,它单纯治疗气郁行,但郁金这味药不一样,郁金透的比较深,可以入血份。柴胡是比较轻透的而郁金市比较深邃,不但调机也可以调血,所以这种情况可以两种药都用。如果去细微鉴别的话可以用这两种药的其中一种,如果不去细微鉴别的话两种药都用也可以,但前提是一点要把热给透出去。由有些人问,我柴胡和郁金这两味药不用行不行,当一个人的脉象出现弦象的时候,你不用是不行的。单纯用黄芩和栀子去清热的话,气郁的环境一直改善不了或是气郁的环境一直存在,它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热,所以用黄芩和栀子的效果会非常差,你只有用柴胡和黄芩,柴胡和郁金这样的再加上黄芩和栀子这样的药一搭配,有舒肝的药有清热的药一搭配,这样会完美一些。
第三个问题就是瘀血的问题。上面有热有弦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上盛下虚,但气瘀时间长了会造成血瘀,热时间长了,也会造成血瘀。所以瘀血也会在上盛下虚中体现,主要体现在左右寸脉中,这种情况下一般用活血化瘀的药,这个不能落掉,为什么不能落掉呢?你想想这个人单纯有热的话,我加上黄芩栀子,其余的我再加上柴胡和郁金,不加活血化瘀的药行不行?不行!你如果不加活血化瘀的药的话,他的热你单纯用清热你解决不了,因为这个瘀血和热一结合,你必须把这个火热的附着物给除掉,火找不到附着物了自然而然的会熄灭,所以说活血化淤的药极其关键,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用的药一般是桃仁,赤芍,红花。
第四个就是痰浊,痰浊也会造成上盛下虚,痰浊的脉象往往是滑象,有的人气瘀后容易产生瘀血,气瘀后也容易产生痰浊,痰浊也是一个火热的附着物。如果上火的时候,上盛的时候不把痰浊除掉,这个火热依然有附着物,火热依然会持续,所以痰浊一样重要。痰浊可以考虑那些药物?比如瓜蒌,浙贝母,姜半夏等,这些药物就是临床当中常用的药物。
第五个情况就是亢进,上盛下虚的时候会出现亢进,火热了之后会出现亢进,亢进的话就需要用一些收敛的药物,比如龙骨,牡蛎,石决明等,一定用生的,有时候还能用龟板,鳖甲这样的药物。他们都是有区别的, 但大体思路是这样,龙骨牡蛎石决明是火热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人会问,如果说病人火热大于亢进的时候,我只用黄芩栀子,不用龙骨牡蛎行不行?实际上也行,但效果不是很好。因为龙骨和牡蛎是一种往下镇潜的药物,单纯用黄芩栀子这些药效果不强。
第六个问题,我们有时候需要注意,上盛下虚的时候,往往上盛伴有下虚,你怎样把上盛下虚的地方把它给引下来,所以我们要加一些把它引下来的药物。就是上面盛了,我们需 要给它导引导引。有些药配伍时看似没关系,但实际上大有关系,举几个例子,上盛的时候往下导引的药,比如茯苓,有些人会说,他没有水湿为什么用茯苓?茯苓这味药是降火气的一味药,茯苓用到三十克到六十克的时候,他往往会将火气,可以把上面的火给往下降一降。还有一个就是半夏,半夏这味药有人会说,这个人没痰为什么要用半夏,半夏这味药它不是化痰的,它是降火的。病人的脉象不是很干燥的时候用。干燥的时候不能用半夏,干燥的时候可以把半夏换成天花粉。还有一位药就是桑白皮,桑白皮这味药可以把上面的火给降下去。姜半夏,天花粉桑白皮主要是降右脉的,降左脉的话,川牛膝,左脉比较盛的话川牛膝非常好用。有些人说,病人也没有出现腰痛腿痛的为啥用川牛膝,川牛膝不是用来治腰痛腿痛的,它是把多余的气给降下去,你就像茯苓,没有水湿可不可以用茯苓?只要是你上盛下虚的时候也可以用茯苓,也可以用半夏,你回去看看张锡纯的书,里面有几个治疗鼻出血的方子,有一个方子用的就是半夏,往往鼻出血就是火热引起的,用姜半夏可以把火往下导引一下。
下一个问题就是下虚,如果你上盛很厉害的话,下虚一定要照顾到。如果说下虚不照顾的话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呢?你想想一个人,他在上盛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黄芩,栀子这种上火的表现,如果下面有虚的话,黄芩栀子这些药偏凉,病人上面的火虽然降下去了,但很容易伤脾胃。所以说我们下虚的时候往往加入几味药,很多人说,黄芩栀子服用后上面的火好了,但是又拉肚子了,什么原因?并不是你给病人看得不对,而是你这个下虚没有照顾到。所以下虚时,我们一般用党参,甘草,生姜,大枣这几味药来照顾下虚的脉象,这是右脉。左脉的话我们一般加杜仲,因为杜仲可以保护左尺脉。为什么天麻钩藤饮里面加杜仲,就是这个原因。
这就是上盛下虚,总而言之,上盛下虚在临床当中是很灵活的,你不能把所讲的要全部加上,这是不合适的。首先你得明白你什么时候用。比如你单纯出现浮大了,就用黄芩栀子这样的药物。而这个病人又出现了弦象了,那就加上黄芩,不出现弦象就不需要加。如果这个人出现了瘀血,那就加上桃仁赤芍和红花,如果没有瘀血就不用加。如果出现了痰浊就加上胆南星瓜蒌和浙贝母,没有痰浊呢就不用加。这些都是在临床中相互灵活运用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药物不多,还能治病的情况下还能有效果。
你摸到上盛下虚的时候,这个人上盛下虚,有火热,里面有没有弦象,再摸病人有没有痰浊,又没有瘀血,刚开始摸得时候你要考虑脉象里有没有痰浊,有没有瘀血,有没有弦象,有没有亢进,挨着过一遍。所以说一定要会。看病的时候,这个人出现上火了,摸着有弦象了。就加柴胡和郁金,这个人要是还有痰浊,就加瓜蒌和胆南星。这种思路这样就不会落掉。上面上盛下虚的原因大体一共就是六个。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盛下虚的人很多,第一人的欲望过多,需要买车买房,不停的索求探求,努力挣钱,连挣一个亿都称为小目标。再一个我们饮食,辣椒太多,高热量的食物太多,比如羊肉鸡肉牛肉等等。我感觉有很大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