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晓这么美的句子是在看电影巜城南旧事》时,听到的片中主题曲。 幼时以为就是一首思乡的电影主题曲,台湾作家林海音对老北京深深的眷恋与乡愁。 年岁渐长后才知这是一首弘一大师在未出家前填词的一首送别歌。 一 李叔同写下巜送别》词送别挚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整首《送别》读下来,充满离别的感伤和惆怅,人世的聚散无常,让人有想流泪的冲动。 李叔同有一个挚友叫许幻园,李叔同携妻俞氏吃住在他家,两人无话不说,惺惺相惜。 后来许幻园因社会变故,家道败落,生活陷入窘境,许举家欲搬到上海谋生。 临行前,李叔同填了这首巜送别词》给挚友。 所以歌词中有“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一声叹息。 二 弘一大师写下“悲欣交集”送别人世长亭、古道、芳草、晚风、细柳、笛声、夕阳。 这是世间触目可及的景象,此时的诗人还不是弘一大师,他用笔写下这人间的烟火,怀着聚散依依。李叔同借巜送别》送友人,实际上他在这热闹喧嚣的世间已经不再留恋了。他其实是借巜送别》送走了自己的前半生,了断了自己的尘缘。 不久后李叔同就去了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号弘一。他的日本妻子在他出家后来杭州,想劝他回到红尘中去。 以为自己的丈夫只是一时的冲动,毕竟他曾是留连在花间酒肆,放荡不羁的才子,学者,画家。怎甘余生留在青灯枯卷的深寺中。 弘一法师拒绝再见到相伴11年的妻子,只是答应在西湖上与她见最后一面。 在微寒的湖面上,雾蔼沉沉中,两舟相向而行。妻子轻唤:“叔同一一”李叔同打断:“请叫我弘一”。 妻子悲伤地问:“请告诉我什么是爱?”弘一双手合十回答:“爱,就是慈悲”。 从此世上再无李叔同,少了一个音乐家,画家,书法家,戏剧大师。但是多了一位世人尽知的佛学家一一弘一大师。 在寂静冷落的寺院深处,弘一大师潜心研究佛学,从文学到佛学,从诗词到经书,弘一大师就这样彻底告别了他的前半生。 他的“弘一体”书法古朴自然,浑然天成,字迹的朴和拙无人能妨。他用“弘一体”为世人留下了佛学造诣的经典,用后半生的修佛之心告诉世人要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以一颗普世济人之心诠释了:爱,就是慈悲。 多年以后,弘一大师圆寂前亲笔写了四个字:“悲欣交集”。如果知道李叔同走向弘一大师的人生历程,离世前留下的“悲欣交集”就如他的巜送别》歌一样让人有泪流满面的冲动。其实在他临出家前的《送别》歌词里,大师内心已经绝然离去了。 笛声婉转悠扬,如怨如诉,从此只留给世人一个飘然而去的背影。不必悲伤,人生本就是一场聚和散,离散和孤独是人生常态,不必太过于纠结。 三 巜城南旧事》里反复吟唱的《送别》这首巜送别》除了本身词的意境优美,曲调也苍凉悠远。离情别绪,人生无常的无奈世人十之八九,感同身受。 台湾作家林海音特别喜欢这首巜送别》歌,时时慰藉她旅居台湾,思念家乡北平的寂寞。 后来她把这首《送别》在回忆北平往事的电影《城南旧事》中反复吟唱。 加深了乡愁的浓郁和思念的绵长,《城南旧事》中小主人公英子就是林海音的原型。 林海音是台湾人,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又是广东人。她幼年随父母迁到北京,住在城南。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后来父亲不幸病故于北京,滇沛流离后林海音又辗转回到了故园台湾。 对她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告别,家国情怀里浓浓的北平情结是她文字里终生的想念。 看过巜城南旧事》的人都对英子怀着深刻的印象,也记住了这首《送别》,争相传唱。音乐是通向内心深处的声音,美好的文字也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这首巜送别》歌除了词和曲的极致之美,背后还有很多让人潸然泪下的情感故事。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包括他出家前的妻子,从女作家林海音对北平的怀念,到电影中小英子的故事,都是触动到了我们泪点。 即使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巜送别》中的离愁别绪也会让你莫名流泪,有悲欣交集之感触。 所谓悲欣交集弘一大师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一切随心,自由自在,无乐无苦,无喜无悲。 此时,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送别》歌旋律响起,一切随心吧,你有没有泪流满面呢? 有书君语:有书君送福利啦!!私信有书君,回复“福利”即可【免费领取52本】高分好书,限时福利,不容错过哦~ |
|
来自: qweasdzxcrty >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