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昆仑瑜加功的特点,在心法上,强调于心无求、等同观;在身法上强调修脊柱中脉;在行法上,强调动静结合,以动求静。 中华昆仑瑜伽功系列功法,不论是动功,还是静功,其行功过程中,身法要领的总要求“松肩塌腰”。 何为松肩塌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体会。一是要将身体的重心点向下移,移到髋骨以下,越低越好。这样上身才能轻柔,两肩才能放松。其二是保持脊柱的中正直立,但直而不僵,呈现出正常的生理S型曲线。具体的做法是在全身松直的基础上,能够感觉或是体会到尾椎微微外撅。 脊柱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通过脊柱椎间孔的神经纤维所受到的影响才最少,神经信号的传输才能最通畅。 中华昆仑瑜伽功动功的特点是以脊柱的左右转动和前后摆动为主,全身运动的力点来源于脊柱,整个脊柱,从尾椎到头颅如同一枝出水青莲,头部是莲花,脊柱是干,而根部就在尾椎。 为什么通过修炼一系列中华昆仑瑜伽功简单易学的动作就能达到治病强身、抗衰老的效果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初步分析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一、第二、第三套)、九阴功标准型及小九拜功等功法的要领来体会。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一套神龙出山 第一式 摇首红尘。重在对“瑜伽呼吸法”的训练,同时训练颈椎以及颈部肌肉群,同时配合脊柱的扭动。 第二式 白娘摇船。通过两肩的运动,带动颈肩、脊柱的前后运动。 第三式 回头一笑。加大、加强脊柱的左右转动的力度。 第四式 神龙冲天。双臂的上下运动,配合脊柱的前后弯曲。 第五式 乌龙盘柱。在前面各节的脊柱运动以后,脊柱已初步活动开了,在脊柱的不同位点,做旋转运动,进一步活动脊柱。 第六式 神龙拜师。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上肢的配合,加大脊柱的前后弯曲的力度,也加强了下肢的肌腱运动。 第七式 低位求仙。是以训练膝关节、踝关节为主,同时带动髋关节及相关肌肉群的活动。 第八式 舵公摆船。大幅度训练脊柱前屈为主的运动。 第九式 大虚无天。在脊柱左右转动的轻松状态下收功。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二套 飞龙在天 第一式 摇首红尘。此节训练颈部的肌肉群和颈椎。 第二式 神龙探爪。在脊柱左右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脊柱的爆发力和扩胸运动。 第三式 上天入地。在训练脊柱前后弯曲的基础上,训练下肢的肌肉和肌腱。 第四式 神龙拜佛。此式在训练脊柱的同时训练髋关节和相关的肌肉肌腱。 第五式 下拜观音。在前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髋关节和相关的肌肉肌腱。 第六式 九拜九宫。配合颈肩的运动,训练面部肌肉群,最大限度地强化12对脑神经的功能。 第七式 凤摆青莲。通过左右摆动腰部,训练脊柱的柔韧性和侧向弯曲度。 第八式 龙掌行风。在训练马步站桩的同时,训练脊柱、双臂的爆发力。 第九式 昆仑贯顶。在脊柱左右前后的旋转摆动中收功。 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三套 龙凤相应 第一式 摇首红尘。训练颈部的肌肉群和颈椎。 第二式 龙欢凤悦。训练下肢肌肉肌腱的基础上,旋腕扭腰,锻炼腕部、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和腰椎。 第三式 神龙摆尾。训练马步站桩的同时,训练肩、肘、腕关节和腰脊椎的左弯右弯。 第四式 神龙抓爪。在神龙摆尾作用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劲、暗劲的训练。 第五式 神龙刺掌。在第三式、第四式作用基础上,增加了爆发力的训练。 第六式 秋月拜日。对脊柱进行左弯、右弯训练的基础上,同时锻炼身体的左侧、右侧韧带、肌肉、肌腱和筋膜。 第七式 罗刹朝圣。在上三式马步站桩的基础上,进行瑜伽呼吸法的训练,同时进行颈椎与腰脊椎的旋转和向左、右、后弯的训练。相应也训练了肌肉、肌腱、筋膜,按摩胸腹腔内脏,更加大了对平衡的训练。 第八式 青潭观月。重在训练腰部、腿部和双臂的暗劲、内劲的力量。 第九式 游斗罗汉。在马步站桩的基础上,进行爆发力的训练和左右旋转腰脊椎的训练。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九阴功标准型的动作特点。 第一式 神女传书。脊柱微微一抖,左手立掌向前,带动双臂呈神女手印。 第二式 凤摆金莲。先是松肩塌腰,全身放松,在脊柱的扭动中,旋大虚无掌。 第三式 潜龙开山。脊柱左右、前后运动呈波浪状动作,再配合手和小臂开合,目的是开通中脉。 第四式 三渡玄关。脊柱前后摆动为主。其中“白娘翻天”对通“任督”二脉,即小周天有奇效。 第五式 龙跃于渊。在前几节的基础上,脊柱的前后摆动达到了高潮,幅度最大,此节是全功的高潮、重点所在。 第六式 彩云追月。脊柱呈左右的小幅运动,动作轻柔。 第七式 海底捞月。在前节轻柔的基础上,加大了脊柱的前后、左右运动力度。 第八式 三度还魂。在前节的左右、前后运动脊柱的基础上,使身体回收,返本归无,归向婴儿在母体中的姿势。 第九式 昆仑贯顶。在脊柱前后、左右的对称运动下,收功。 九阴功的九式中,运用大量的“瑜伽呼吸法”有机巧妙地结合到上述大部分瑜伽体位法中,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功效。 最后,来看看小九拜功的行功特点。 整套小九拜功中,有三十六拜,每一小拜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瑜伽呼吸法”、脊椎的前弯和后弯、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的拉抻、增加肺活量和对内部脏器的充分按摩作用。 以上简要分析了九阳功基础训练第一套神龙出山、第二套飞龙在天、第三套龙凤相应和九阴功标准型、小九拜功的行功动作要领。不难看出,中华昆仑瑜伽的功法特点是以训练脊柱为主,其他为辅的系列功法。中华昆仑瑜伽功系列功法是立足于治病、强身、健体和抗衰老,至于该功法的其他特点、要领和最终目的已经远远超出了治病、抗衰老的范围,这些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下面,我们就中华昆仑瑜伽功法的行功要领,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来说明中华昆仑瑜伽功治病、强身和抗衰老的独到之处。 我们人体有着遍布全身的内外感受器,接受着各方面的信号,通过神经纤维,经脊髓传入神经系统的低位中枢和高位中枢系统,经过综合分析后,发出调整信号,再经脊髓、神经纤维将传出信号传送到全身各处相关的效应器。效应器执行这些信号指令,调整身体内外各相应器官的功能活动,使身体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从而保持了身体内外的平衡。此外在内分泌系统的参与下,更精确地调整身体的机能活动,脊柱中的脊髓正是这种信号上传下达的交通枢纽。如果脊柱的功能出现任何轻微的异常,均会导致神经信号的传输障碍,从而引发身体的功能代谢紊乱,表现出身体的疾病和衰老。中华昆仑瑜伽功正是把住这一关键,首先恢复脊柱的功能,在此同时,也促使各组织、器官、经络和系统的机能活动的恢复。 为什么运动脊柱能促进机体的健康,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的增生,增强机体活力,并表现出治病、强身和抗衰老的作用呢? 首先,从脊柱解剖可以看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脊柱从侧面看是呈S型曲线状态。在此状态下,脊神经不受任何压迫,表现出正常传导信号的功能。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变化,脊柱的受力状态会发生变化,如脑力劳动者的脊柱以前弯为主要特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脊柱是以承受压力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脊柱朝某一方向弯曲的单一工作习惯,一方面改变了脊柱骨本身的代谢活动,同时影响到脊髓,以及脊神经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心血管、内脏、呼吸等系统的机能发生改变,从而引发疾病。 由于机体内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共同组成了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参与全部生命过程的调节功能。如果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了障碍,必然引起内分泌系统的机能发生障碍,导致身体内环境的平衡紊乱,进一步加重病情。 中华昆仑瑜伽功正是从心理平衡、生理平衡两方面入手,为调节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高位中枢,通过中华昆仑瑜伽功的心法,于心无求、等同观,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平衡。而平衡的高位中枢,则直接作用低位中枢和各组织、器官使其放松,以利于组织器官的机能恢复,从而保持了内外的平衡。 通过中华昆仑瑜伽功的身法训练,在脊柱的运动过程中,治病、强身和抗衰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表现出来。 1.通过脊柱的运动,恢复了脊柱的机能,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营养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2.通过脊柱的运动,对脊髓、脊神经有很强的刺激和按摩作用。对脊髓本身而言,刺激强化了基本生命中枢的机能活动,并通过它直接作用于所支配的组织、器官,使之营养代谢和机能活动更趋于平衡。同时,由于脊柱的运动,使分布于脊柱周围的四大神经丝,即颈丝、臂丝、腰丝、骶丝的刺激作用加强。向下,直接作用于所支配的组织器官;向上,作用于低位中枢、高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上行到达高位中枢,在各上行信号的作用下,进一步调整和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机能进一步得到加强。平稳而又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加强了对外围组织、器官的调整作用,又进一步保证了外围组织器官的机能稳定,从而保持了身体内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平衡稳定,也使身体与外环境之间保持了平衡稳定,增强了机体适应外环境的能力,从而表现出疾病的消失、机体的强壮和青春活力的恢复。 3.由于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布在脊柱的垂线上,脊柱的运动、颈部的运动也刺激了内分泌腺的功能,促使内分泌腺功能的改善,又反作用于神经系统。同样,神经系统的完善也促进了内分泌腺功能的增强,它们的总体效应就是使机体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即更大的适应能力。 4.瑜伽呼吸法又是中华昆仑瑜伽功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呼吸法的重要作用可参阅《结缘中华昆仑瑜伽功法》。 总之,平静的心态是神经体液系统平衡稳定的保证。平衡稳定的神经系统,又是机体内外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代谢平衡稳定的基础,也是机体在环境多变的自然界中适应生存的保证。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外在的表现就是机体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个体抗衰老的能力增强。 治病强身、抗衰老,仅是中华昆仑瑜伽功中的第二层次,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名之为生理康复。 有的学练者想了解第—层次的内容,因为修炼第一层次时,会出现第一层次的效应。第一层次名之为哈欠连天,并伴随出现特别困倦的感觉,总想睡,有的会泪流满面,女性比男性更为突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对生理康复有何作用呢?下面对此作些解释。 我们都有体会,当人悲伤时,最好的解脱办法莫过于哭泣。一个人的悲伤、痛苦和忧虑长期被埋在心底,不能向别人倾吐或发泄,结果会形成“心毒”。这就是现代医学上被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障碍,它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称此为“心病”或“心理障碍”。医学上又没有办法医治,只能进行心理疏导。中华昆仑瑜伽功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能使一个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悲伤和忧虑,通过泪水而发泄出来,从而消除心毒,使生理机能得以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