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流:申论考试讲义(1)

 欧卡教育 2020-05-05

我没参加过国考,更没考过申论,这次有个小朋友参加考试,我把教材和习题集找来一看,笑了,这不就是机关公文写作吗?接下来硬着头皮又看两章,有数了,不看了,当年的文胆很容易找到自信。

机关公文写作分下对上、上对下、平级三种,但却暗含一种。

下对上:请示、报告、建议等,语气上不要求卑躬屈膝,而是不卑不亢,把理说完就算完。上对下:决定、指示、命令、任命等,语气上居高临下,没有或然性,不用模态词,执行起来没商量余地。平级:函,一般对外单位行文,以达商洽通融之目的,语气上不傲,却也不必太谦虚,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以沟通、办事是目的。

暗含的一种最难做,能做的不多,它需要多方面知识,能看懂中央及国务院文件,还要对本辖区大员的品行喜好忌讳什么有透彻了解,最好对彼此争斗已进行到什么程度有所洞察,若冒险用词,就要及时请示,否则一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而稳妥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妥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妥的财政政策”就足以惹下塌天大祸,一枪打偏,就把领导乌纱打没了。关键是这种文体看似上对下、其实是下对上:这就是最高首长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看似罗列、八股,其实承上启下,有分析,堆数字,而且与国家发展的方针大计对的上,条条块块一大堆,啥都不缺。

申论绝不考这个文体,否则时间不够,且不及格的一大堆,不好交代。但这个文体属于在职干部首先完成身份代换的文体——首先把自己置换成最高首长,才能下笔,这一点与申论考试很类似。

那么申论考什么呢?下对上行文:报告。它是一种通过技术处理的、掐头去尾、偏偏就隐藏了“下对上”的特性,让考生发挥。

提起报告,有种最常用的文体与它最容易混淆而出错,这就是请示。两者的区别是:第一,必须一事一请示,不能一个文件请示两个及以上事项,但报告却可以一事一报告,也可以多事一报告,端看工作需要;第二,请示必批复,行或者不行,领导从速决断,快速予以反馈,故请示后必有“当否?速批复”或“以上若无不妥,速批示”滋养,而报告可批可不批,除非事关重大,原则上不批,故报告后必有“特此报告”。做公务员,这是入门第一课,马虎不得。

考申论,一般给你小资料,让你借题发挥。报告标题的规范写法是《关于××事件的调查报告》,为掩藏“下对上”特点,申论标题矮化为《我对××事件的看法》甚至没标题,抬头(领导及职务)没有了,“特此报告”没有了,行文日期没有了,却依然还是下对上。

对了,那么厚的一本教材,概括起来就一句话:

我对××事件的看法

    我:不是考场里这个我,而是公务员我。从速完成身份代换。

    ××事件:不一定存在,但政策性特强。从速找准中心词。

    看法:吃透两头——一头是中央政策,一头是基层实际。

作  业:

第一  机关公文写作分                     三种,但却暗含         一种。申论专考       ,属于        

第二  请示、报告有什么区别?

    第三  严格说申论就是请示吗?

    第四  思考题:

    《我对××事件的看法》,看法是怎么获得的?

第五  思考题:

    为什么说考申论“论述重要,论证不再重要”?

2  为什么说考申论“谁都会,谁都做不太好”?

    为什么说考申论“吃透两头”才是取胜法宝?

    第六  疫情期间,国家经济政策、工业政策、农业政策是什么?

第七  三年来,国家金融、经济、工业、农业政策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