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十四)从十户一刀,谈兵器管制

 思明居士 2020-05-05

想必诸位都听说过元朝“十户一菜刀”的说法,先不谈这说法是不是真的,咱先聊聊菜刀能不能算武器。

当年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他和吴玉霖一人一把,砍死两个县长护兵,夺了步枪开始走上革命征程。

另外就是《食神》里双刀火鸡和地痞鹅头对话的那一段:“……我就操着两把刀从西贡街追到公众四方街……谁不知道我双刀火鸡呀……”

元朝(十四)从十户一刀,谈兵器管制

《食神》

个人单打独斗用菜刀的非常多见,如果一次性用的人在多点………那就是各种各样的黑帮电影里小弟们频繁使用过。

不过菜刀并不是他们的最爱,什么匕首啦、斧头啦、砍刀啦、球棒啦、铁棍啦等等,反正趁手就行。

菜刀当凶器没什么问题,当武器可没听说过,打架可以,打仗应该不行。

非要说哪里能用?那最有可能用的应该是古代农民起义。

农民们的武器大多以农具为主,什么锄头、棍棒、铁铲、耙子、各种刀具,都可以用,不过一旦夺了专用兵器,立马就换掉了。

如果真要用菜刀来对付官军的长枪、长刀,最起码你得先躲过长枪的刺杀,在格挡下佩刀的挥砍,最后近身出击、一刀致命…………

怎么合计都觉得像武侠小说,你要没张无忌那一身功夫,最起码也得是裘千仞。不出意料的话,等你还没靠近就被挑死了,这个结果还比较靠谱!

元朝(十四)从十户一刀,谈兵器管制

因此,只要农民不傻,就不会将菜刀作为造反用的武器,所以元朝也没必要弄出个十户一菜刀的规矩,这个说法也仅仅是体现了当时官府与民众之间岌岌可危的矛盾。

元朝对十户一刀的说法不可靠、但对武器的管制可是属实的。

而根据兵器管制的渊源,对民间持有兵器进行管制,是历朝历代所奉行的政策,只是管理程度不同,也并非元朝一家。

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时代里,多数时间以冷兵器为主,制作普通冷兵器需要的条件、技术和材料都不困难,尤其是长枪,木头杆子上固定个铁质尖头就成了,在不忌削尖了扎人也能用,所以想彻底管制是不现实的。

元朝(十四)从十户一刀,谈兵器管制

唐刀

反倒是战车、弓箭、盔甲是严格管控,严禁制作、私藏、贩卖的,但是这也分朝代。

早期、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民既是兵,兵既是民,所以谈不上对兵器的管制,带刀者满地走。

《史记》中记载,孟尝君的门客冯驩,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你说一个饭都吃不上,养家糊口都困难的人,居然还背着把长剑,看来当时随身佩剑也是很普便啦。

《过秦论》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可见,秦统一中原之前,天下之兵不在少数。

有些朝代当兵还要自备武器装备,比如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花木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因为当时是府兵制,平时在家种地,闲时训练,战时应招出征。每家出一男丁,不去不行。装备不但自备,路费还得自理。

花木兰家能买的起马还有那么多装备,看来家境不错。

打仗还要自掏腰包,那老百姓岂不是很不划算?

其实不然,当兵可以免除徭役,退役后可以分田,战死后可以得抚恤金,田产子孙可继承,可减租免租。

《大兵小将》“当一次兵免兵役,终身免兵役……”“给十亩好地,我种豆还是种黍呢?”

元朝(十四)从十户一刀,谈兵器管制

古代征兵分花钱招聘的“募兵制”、强制当兵的“征兵制”、亦兵亦农的“府兵制”,还有“卫所制”“民兵制”啥的。

兵器也分种类,有些是可以佩戴的,比如装饰用佩刀可携带,制式兵器严禁携带。(这一点和现在美国人持枪标准挺相似)

另外,镖局子,大户花钱雇佣的家丁护院、青楼、商号等也可携带武器。

明朝对武器的管制相对较松,主要管制火器,火药等相关物品,对冷兵器要差很多,一般常见的刀枪剑戟,弓弩都可以拥有。

雍正四年,清廷下了道著名的“禁武令”,禁止民间人士佩戴刀剑行走,禁止百姓拳斗, 禁止民间擂台较技,违者依律重处。

元朝对私人拥有武器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超过了历朝历代。

前文讲过元朝统治期间对民众压榨、盘剥的行为,尤其是对汉人的统治非常严酷。不仅仅是兵器,养马、射猎、练武、集会、结社等都严加限制。

元代律法规定:“诸郡县达鲁花赤(官职)及诸投下,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彩纸代之,用真兵器者禁。诸都城小民,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在外郡县不在禁限。诸打捕及捕盗巡马弓手、巡盐弓手,许执弓箭,余悉禁之。诸汉人持兵器者,禁之;汉人为军者不禁。诸卖军器者,卖与应执把之人者不禁。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带把圆锤,辽金兵器),及含刀铁拄杖者,禁之。

汉族人占人口数比例如此之高,统治这么一大帮文化水平高,脑子灵便,心眼儿多的异族,不担心是假的。

另外疆域太大,管理水平有限,管理力不从心,很多政令实施往往打折扣,所以汉人一朝开始反抗,各种武器就都翻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