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吐蕃王朝图文详解【下】

 陆一2 2020-05-05

  本文中历代国王的出生年代是参考藏族古代历史书籍《智者喜宴》、《青史》、《红史》、《弟吴宗教源流》、《知识总汇》、《娘氏宗教源流》、《敦煌文献》、《吐蕃碑文》等,以及汉文《新旧唐书>>、《资治通鉴》、《颠志》等文献资料推算而出。

历代吐蕃王朝图文详解【最终回】

9、 吐蕃第四十一代国王牟迪增波,生于公元763年,父亲赤松德增,母亲次邦妃梅朵贞。十八岁那年他因杀害那囊妃儿子乌仁祖协而被流放九年。公元797年牟尼增波中毒身亡后他继承王位。那时,吐蕃的政治军事实力正值巅峰时期,吐蕃将疆场向四面邻国扩张,并派使者要求唐朝割土纳贡,唐皇拒绝,于是吐蕃兵伐唐朝,占领了“莽岭”、“太丹”等城池,又举兵天竺,俘虏了天竺国王达玛巴拉,并将其挟持到拉萨软禁了一段时期。公元804年,那囊氏设下陷进,牟迪增波被受到惊吓的烈马摔死,享年42岁。

10、吐蕃第四十二代国王牟儒增波,又名赤德松增,生于公元776年。父亲赤松德增,母亲青妃拉姆贞,幼名“塞那列金元”。

    公元804年,王兄牟迪增波逝世,赤德松增继承王位。公元806年,唐朝宪宗登基,派使者来到吐蕃表达了结盟之愿,并带来顺宗皇帝驾崩的消息,吐蕃派大臣木荣前往唐都吊唁。土牛年即公元809年,吐蕃派遣使者造访唐朝,次年唐朝派使者李逢给国王牟儒增波呈递了唐朝皇帝的书信,随后吐蕃也派大臣斯锡送国王牟儒增波书信与唐朝皇帝。

公元813年,吐蕃大军准备在黄河渡口上架设桥梁,遭到唐军妨碍,后来得知唐军守官素来贪财,于是暗中贿赂,桥梁才得以顺利架设,并在渡桥旁边修筑攻事。”此时期,编纂了所有梵文佛经译成藏文的目录例《旁塘目录》和《庆普目录》等。公元815年牟儒增波逝世,享年40岁。

11、吐蕃第四十三代国王赤热巴, 又名赤祖德增,生于公元806年,父亲赤德松增,母亲卓萨·赤玛雷。公元815年继承王位。公元821年,蕃、唐议和,在汉地立蕃、唐立碑,公元822年在蕃都拉萨立蕃、唐立碑,823年书写唐、番条例碑文。

赤祖德增时期,对梵、藏翻译方面拟定了“忠实原文,保持风格”的译文标准;编撰了《声明要颂二卷》;《释惑大典》等重要典籍。其中《释惑大典》是梵藏双语对照词典。

      国王赤祖德增时期,佛教僧尼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余人,全由国家财政供养,但是当时的吐蕃国库空亏,僧尼的供养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增波制定了由每七户人家供养一个僧尼的规定。因为财力不支,吐蕃由此慢慢衰退。

     公元836年,某日国王赤祖德增在墨竹香巴宫殿里醉倒金床,早有预谋的大臣卫·达郎、久茹·拉内、勒·度尊三人乘他酒醉不醒,扭断了其颈项将其杀害,享年31岁。

12、吐蕃第四十四代国王朗达玛,生于公元815年。父亲赤德松增,母亲卓萨·赤玛雷。于公元836年继承王位。   朗达玛秉承国王赤热巴的崇佛尊僧的政策。执政第五年时,为了挽救日渐衰败的财政,他取消了国家供养僧尼的制度,要求僧尼自食其力,并将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国政和军队建设。  就此新政一出,立即遭到佛教阶层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新政执行未到六个月,公元841年,国王朗达玛在王宫外散步时,遭佛教僧人拉隆巴多用弓箭射杀致死,享年27岁。 至此,吐蕃帝国走向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