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学生在家期间,家长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如何在学习、作息、价值引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 快看看最具影响力教师、班主任,给家长提供的一些建议都有什么—— 五个“一”让孩子快乐学习 1.一场家庭预备会 孩子开始网上学习之前,建议家庭成员开一个预备会,确定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要求、其他家庭成员的纪律。全员参与、民主讨论,制订相关奖惩条例,并以文字抄写、边框修饰、张贴悬挂,大家各司其职,营造家庭学习仪式感。 2.一个学习好环境 学习的场所要保证安静、干净、简洁。安静是指无噪音,干净是指无灰尘,简洁是指无杂物、无零食、无玩具,只有必需的书本、文具。 3.一种庄重的气氛 孩子上课时,家庭成员不得干扰。家人可蹭课,蹭课是为了陪伴,不是现场监督。如果孩子上课不专注,不要立即批评,可以课下提问所学内容,以提问而不是说教反推孩子认真学习。 4.一项作业评价 每天举办一次作业展览,家中所有学生的作业均在展览之列,优劣好坏众人评说。可自评、互评、大家评。评价时从具体题目,从细微处入手。多从正面鼓励,多用“这道题思路很清晰”“这道题心思很巧妙”“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一点”等肯定句,少用“太差了”“真糟糕”这样的否定句;多用“如果”“并且”这样的关联词,少用“但是”这样的转折连词。多用幽默句,比如“错哭了”就比“全错了”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5.一次欢乐互动 每天上完课,全员互动,用3分钟讲述一天学习的开心事、得意处、创新点,强化学习成就感。 时间充足了,该如何利用 1.平衡轮防无聊 怎么解决学习、生活、娱乐的关系呢?我建议家长使用平衡轮的模型,帮助孩子养成通盘考虑、全面兼顾、多元发展的生活习惯。 家长与孩子共同坐下来,帮助孩子商议安排一下假期生活内容安排,多多关注孩子的自我需求,力求把作业、阅读、游戏、锻炼、亲情陪伴等不同方面都考虑进去,以圆形轮形式分出多个扇形,视觉化呈现,统一规划安排。 注意每项内容尽量能够量化,可控制,可检测,便于自我监督。 2.双闹钟治赖床 假期时容易赖床,平时的作息时间完全被打破,怎样治赖床的毛病呢?我建议使用双闹钟起床法。 家长可为孩子设置两个闹钟,孩子床边一个、客厅一个,两个闹铃相差5分钟。要求孩子必须在床边闹钟响起5分钟内,起身关掉客厅的闹钟,不能打扰到别人,这样能有效治赖床。 3.番茄钟培养专注力 番茄钟工作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即每25分钟为一个番茄专注时间,可用来学习,之后休息5分钟,接着再进行25分钟的专注时间,以此类 每晌可以做5—8个番茄钟,在番茄钟的时间里,远离手机、关掉电视,在自己的房间专注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效率会大大提升。 4.四象限宜分类 家长教给孩子把每天的事务按照重要与紧急程度分别入四象限中,以分清每天事情的轻重缓急,以便让孩子于合理搭配、劳逸结合。 5.真陪伴增进感情 在独立学习之余,家长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带领孩子在室内进行相应体育锻炼、做家庭游戏……这样才算真正陪伴孩子,才能增进亲子感情、助力孩子成长。 重点是做好孩子的三观引领 1.“宅”而要闻 每天的真实疫情,其实就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极好素材。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病毒的感染与传播?从医护人员和其他行业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为什么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话,会让大家觉得特别可信、踏实?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家长可以在陪伴孩子观看新闻的同时,从新闻素材中挖掘背后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 2.“宅”而不荒 一份合理的假期作息时间表,可以让孩子忙而不乱。针对高中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既可以让他们自己来制订,也可以直接根据学校的来执行。由于高中学业压力较大,一些学校开通了网络在线学习,并为孩子们制订了科学、详细的学习作息表,如我们家孩子所在的扶沟县直高中。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进行督促执行就可以了。 3.科学定位 作为普通大众,面对疫情,我们多数家长和教师一样,并不具备冲向一线的实力。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只需做好自己、保护好家庭和孩子,就够了,不必过度恐慌。 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张胜利 1.稳定情绪,防止焦虑传导 疫情之下,家长们也面临很多压力,容易出现恐慌和焦虑。在孩子面前,家长不仅是教育者,也要做好观察者、陪伴者和引领者,避免将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传导给孩子。 2.启发孩子认识社会 家长如果只关心病毒预防和孩子的学习,限制孩子在家的其他活动,很可能爆发亲子冲突。要善于观察孩子,与孩子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做家务,和孩子一起学习自我防护的科学知识,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启发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和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3.把线上课堂落到实处 由于干扰因素较多,线上学习效果可能会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做好示范,让孩子意识到线上课堂就是真正的课堂,不能敷衍,要和在学校学习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学习,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给孩子的建议 课前: 按照老师的指导提前下载电子教材,按老师布置完成预学任务。 课中: 认真学习线上课程。 课后: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将作业及时发给老师。对错题自行进行订正并线上反馈教师。 课余: 合理安排阅读、习字、收看电视节目、观影、室内锻炼、家务劳动。 自律意识 在家因为环境舒适,我们易犯“拖延症”。为了提高线上学习效率,建议孩子们: ①准时起床,换好衣服。这是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会把你快速带入学习状态,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②在书房学习。把学习和休息娱乐的场所分开。从“休息区域”进入“学习区域”,就能通过环境切换进入学习状态。 ③区分学习和休息时间。该学习时专注学习,该休息时彻底放松。完整地遵从班主任的时间安排,这是最科学的,也是最符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的。 自主思考与拓展能力 和传统的课堂一样,线上学习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学习之前,需要大家对当天的课堂做好充分预习,根据自己预习过程中的疑问预设听课的重点;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抬头,适时动手”;学习结束后,结合笔记对自己本节课的内容做好“复盘”,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体系。 课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和提醒,做一些自主拓展的任务。 |
|
来自: 青草微微 > 《方法、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