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早晨,我的一位好友发来一条信息,说《藏书报》登载了我某年错失《梅花喜神谱》的故事,问我后悔不后悔。对我来说,错失《梅花喜神谱》还真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记得那是2000年春天,经书友郝先生介绍,我结识了河北书友卓承元先生。卓先生年长我几岁,老实厚道,家境似不太富裕。他知道我酷爱精刻本,欲向我出让一部嘉庆刊本《梅花喜神谱》,并将书寄给我,让我一览,其诚可感。说起《梅花喜神谱》,我可不陌生。该书有宋本,原为海上四欧堂吴湖帆先生旧藏,新中国成立后捐赠上海博物馆。传世有多种覆刻本、影印本,其中以清嘉庆间士礼居黄氏代云间沈氏古倪园摹刻本最著名。该书刊刻极佳,传本又稀,堪称清代版刻的白眉,晚近藏书家皆欲得之而后快。我喜欢清代精刻本,故《梅花喜神谱》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善本。此前虽有几次机会,但皆因种种缘由,与其失之交臂了。看到卓先生所藏这部《梅花喜神谱》,我喜出望外,必欲得之。卓先生索价1万元,我因囊中羞涩,还至9000元,几经交涉,终于敲定以9000元交易,卓先生还善意地表示附赠一部乾隆版《竹叶庵文集》。正要成交之际,我的一位书友恰巧来访,认为这部《梅花喜神谱》略有瑕疵,其中几叶有霉斑,难以修补,若以7000元成交比较公允。当时我正举棋不定,遂又改变主意,提出以7000元交易。哪知当时卓先生家里有困难,急于用钱,因为我出价较低,最终未能成交,故该书在我的抽屉里睡了半年多后完璧奉还。事后想来,为了区区2000元钱,回拒了卓先生的一番盛情好意,真是对不起卓先生。书奉还不久,卓先生急于用钱,就将该书转让给了一位南方书友。时过多年,《梅花喜神谱》一书现身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的拍场。当时看到该书,我内心激动,跃跃欲试,想多出些钱,实现昔年的梦想。谁知世事无常,书价暴涨,原本万元的古书,竟拍出49万余元的天价。书好,书少,买家懂书且有这个实力,而这个价格绝非我所能企及的。算了!不要也罢了!这件事给了我刻骨铭心的教训,斤斤计较一时一地的小利,而得到的是失去珍贵善本的永久遗憾!从此以后,凡遇到心仪的善本佳刊,只要力所能及,一定要克服暂时的困难(大多是因为钱不凑手)将其拿下,免得留下遗憾。有了这次错失《梅花喜神谱》的深刻教训,此后我买书时出手特别果断,出价特狠,有书友开玩笑地赠我一个“工薪阶层敢死队”的雅号,不外乎我对古书爱之深求之切。后来,我陆续购入康熙本《离骚辨》,康熙本《秋笳集》,康熙本《玉几山房吟卷》,雍正本、开化纸印、陶北溟父子批校本《笠泽丛书》等,均价格不菲,都属于版本好、书品佳、传世稀、名家递藏、大家批校的善本,由此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不花冤钱,买不到好书。当然,有的书友买得巧,不花大钱就能买到好书,这当然是令人艳羡的,恐怕也是小概率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