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 二、空肠与回肠 空肠jejunum和回肠ileum上端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接续盲肠。空肠和回肠一起被小肠系膜悬系于腹后壁,合称为系膜小肠,有系膜附着的边缘称系膜缘,其相对缘称对系膜缘或游离缘。 空肠和回肠的形态结构不完全一致,但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故两者间无明显界限。一般是将系膜小肠的近侧2/5称空肠,远侧3/5称回肠。从位置上看,空肠常位于左腰区和脐区;回肠多位于脐区、右腹股沟区和盆腔内。从外观上看,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呈粉红色;而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呈粉灰色。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多。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别,空肠的动脉弓级数较少(有1~2级),直血管较长;而回肠的动脉弓级数较多(可达4~5级),直血管较短(图5-22)。从组织结构上看,空、回肠都具有消化管典型的4层结构。其粘膜除形成环状襞外,内表面还有密集的绒毛,这些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肠粘膜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组织内含有两种淋巴滤泡即孤立淋巴滤泡solitary lymphatic follicles和集合淋巴滤泡aggregated lymphatic follicles,前者散在于空肠和回肠的粘膜内,后者多见于回肠下部。集合淋巴滤泡又称Peyer斑,有20~30个,呈长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管的长轴一致,常位于回肠下部对系膜缘的肠壁内(图5-22)。肠伤寒的病变发生于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 此外,约2%的成人,在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对系膜缘上,有长2~5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Meckel憩室,此为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消失形成的。Meckel憩室易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因其位置靠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致谢本文来源:网络及网络投稿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本文小编以欣赏、学习之意发布,谢绝商业传播及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