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味血腑逐瘀汤治愈三例外伤性耳聋

 学中医书馆 2020-05-06
  耳司听觉,位于头面两侧,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其主要功能依赖气血阴阳调和而发生作用。由于全身各大脉络汇聚于耳。此例由于外伤导致气血凝滞、壅结耳窍,阴阳气血失调。故耳聋。

             病案介绍:冯 X X,男,17岁,1995年7月来诊,自诉于一年前爬树,从树上摔下来右耳部受外伤,逐步听力下降。曾去三大医院诊治,经检查诊断为外伤性神经耳聋,多次治疗未见好转,现己无听力,感觉右侧耳中鸣声无中断,胀痛,耳周围呈阵痛,查舌尖红,舌面有瘀点,两目黯黑,脉涩,其佘未见异常。此乃证系外伤导致气血凝滞,壅结耳窍,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逐给"加味血腑逐瘀汤"治疗,连服十五剂诸症皆除,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处方:生地9g、枳壳6g、当归9g、赤芍6g、桃仁12g、红花9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甘草3g、川芎9g、丝瓜络15g、路路通15g、石菖蒲15g等,水煎服,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二诊服完上药五剂,耳鸣声,胀痛均有减轻,守上方再进十剂告愈。

               按:方中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君;以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气血下行,以加强其活血祛瘀之功,为方中之臣药;因血瘀阻碍气机,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方中以枳壳、桔梗行气,使气行则血行,以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之气,生地凉血清热,与当归合用则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均为方中之佐药;甘草以调和诸药,桔梗又兼有载药上行之力均为使药;石菖蒲、路路通、丝瓜络等以助通经络开窍,共组成调和阴阳气血之剂,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开窍、止痛之功而告愈。

      此文发表于1997年8月16日中药报,同时在医学研讨大会获金奖。

                                                          作者:林德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