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典故

 爱美6858 2020-05-06

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深入意境是诗、词鉴赏与创作的钥匙。

诗、词创作过程是一个感受、酝酿、凝炼、提升的过程。因为,“他一直想用 首诗来唤醒或者安慰一代人,自己却深陷其中”。所以,诗、词创作不仅仅是 对生活的再现。

所谓“象”,是文人借来表明自己情感的一种外化物。有些情感是简短的 语言难以完全表达的,这时就需要作者用“象”一方面含蓄地表达情感,不至于 太直露,另一方面通过“象”营造一种氛围,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意思藏于形象中,让读者借助“象”来揣摩、体会。即寓情于景、以景托情。

对于何为意境,梁启超的解释最为明了:“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实。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同一风雨也,三两知己,围炉茅屋,谈今道故,饮酒击剑,则有余兴;独客远行,马头郎当,峭寒侵肌,流潦妨毂,则有余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同一黄昏也,而一为欢憨,一为愁惨,其境绝异。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同一桃花也,而一为清净,一为爱恋,其境绝异······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口含黄连者,所食物一切皆苦;口含蜜饴者,所食物一切皆甜··...·其分别不在物而在我,故曰三界唯心。”

一般来说,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因此,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才是精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宁静之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