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词的取象艺术|『闲闲诗话』(综合)

 振波浪清 2015-11-05
浅谈诗词的取象艺术
邱才扬

      诗词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情感的一种文学载体。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物象为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思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素材,也为诗人的创作激发和增添了无穷无尽的诗思源泉。诗词创作讲究意象、意境,所以,诗词的创作一般是先立意,后取象,象随意转,境由心生,意是主轴。但也有因发现物象秀美而激发诗兴,进而进行诗词创作的。如果把情感当作是一盘主菜的话,那么,取象则是为了让主菜更鲜美可口的调味品。物象的取舍、组合、排列运用得巧妙,往往能够使诗词的意境起到锦上添花,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也可能弄巧成拙,收效甚微。所以,在诗词创作中,取象是一门高深而又精湛的技巧,是一项须十分注重和讲究的艺术。
      取象通常有正象正取和正象反取两种形式。正象正取就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欢乐愉快的心境就选取欢快明亮的物象;悲哀伤感则选取暗淡低沉、哀愁的物象。而正象反取则恰好相反,用欢乐的物象衬托哀愁,用伤感的物象来振奋精神,所以,往往其效果也更震撼人心。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意境中,所取之象必然不同。换言之,就是诗人必须通过选取不同的物象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如晴天丽日让人心情舒畅,蓝天白云让人浮想联翩,阴雨连绵让人心情压抑、烦闷,电闪雷鸣让人惊惧、惶恐不安;而春暖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使人充满憧憬,使之爱意无限。夏日炎炎使人心烦意乱,盼望获得一丝清凉。秋实之时,使人感到收获的充实和欣慰。而深秋的萧瑟端肃,又易让人产生离愁别怨。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便让人感到寒意凛肃。鹤唳长天,孤灯寒夜使人产生客旅思乡,孤寂离别之思;秋风萧瑟,红叶滿山,便生相思、衰老之念;柳絮飘飘,芦花漫漫,有萍飘落寞之伤;春光明媚,花好月圆,是喜庆祥和、欢乐团聚之象。
      而正象反取,则往往利用小中见大,或大中见小,悲中蕴喜或喜中含悲,忧中藏乐或别中蕴聚、聚中蕴散,近中虑远或浅中见深等各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思。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悲中蕴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乐中藏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聚中言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别中思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赞中含讥等等。
      象随情转,诗缘意生。取象时既可以一象多意,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么多的具象综合在一起,只是为了证明《观书》的论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一组物象的排列只为“断肠人在天涯”之意铺垫。也可以一象多意,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是此诗唯一的物象,但通过诗人的描画,其蕴意却既多项且十分深远。“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是唯一的物象,但其蕴意却纷繁复杂,既有怨气,又有思念等等。
      以象寓意,好的象本身就是诗,是情。有了好的立意,又选取了合适的物象,再加上诗人的推敲雕琢,清句雅辞,相互配合,使诗境立现。因此,古往今来的诗人无不在取象中狠下功夫。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所取之象中,既注意了远近搭配,高低错落,声色兼备,大小相衡;还注重了上下相偕,古今相印,季节相顾,方位相融等多种具象元素,使这一绝句美不胜收。当然,这是名人绝句,我们在具体的学习创作过程中,还可以具象到更具体,更灵活。如声音可以粗细有别,颜色可以明暗相间,浓淡相宜等等,把诗情画意尽显象中,从而使诗词意境高远,句美词雅,要出精品也就不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